EN
产业资讯政策法规研发追踪医改专题
2018年10月中国1类新药临床动态
研发追踪 药渡 2018.11.20 9908

1.1类化药批准临床概况

2018年10月,共有10个申报临床的中国1类化药获得了NMPA核准签发的临床试验批件,即将开始临床一期试验。其中5个是特殊审批品种,抗肿瘤药物3个,抗感染药物2个,心血管系统药物1个以及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药物1个,具体信息如下:

*:特殊审评

数据来源:药渡数据库

1.HNC042

HNC042由广州市恒诺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拟用于治疗流感病毒感染。HNC042为目前未报道全新化合物,相关结构专利授权,针对H274Y位点突变系统用药,将解决现有主要流感药物的耐药难题,有望成为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1类广谱抗流感病毒药物。

2、S086

S086是沙库巴曲和阿利沙坦酯的复方制剂,其中,沙库巴曲(又称沙库必曲)是一种前体药物,在体内可代谢成活性脑啡肽酶抑制剂LBQ657;而阿利沙坦酯(商品名为信立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类抗高血压药物,为非肽类前体药,在体内胃肠道吸收的过程中被酯酶完全水解成唯一的药理活性代谢产物EXP3174。S086(沙库巴曲/阿利沙坦酯)由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研发,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成人患者,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这是国内首个申报临床的抗心衰1类化药。其专利公开号为CN105963296A。

3.WXFL10203614

WXFL10203614由无锡福欣医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及药明康德合作研发的酪氨酸蛋白激酶(JAK1)抑制剂,可通过抑制细胞内与细胞因子受体相关的JAK激酶,特别是JAK1的活性来中断从细胞因子到STAT的信号传导途径,减少了对细胞因子(如IL-6等)的信号传导,导致细胞因子和其它炎性介质的合成和分泌的减少,从而起到对炎症的抑制,减少滑膜炎入侵软骨,起到阻止类风湿关节炎的进程和治疗的作用。

WXFL10203614在两种关节炎(CIA和AIA)模型中都展示出明显的治疗作用,通过对其理化性质及体外、体内活性及安全性的评估表明,WXFL10203614选择性更高,减轻了对JAK2激酶的抑制活性,因而减轻了造血系统的影响等毒副作用;并且稳定性更好,在体内半衰期更长,药效显著,显示了良好的体内活性和安全性。

目前JAK(酪氨酸蛋白激酶JAK)抑制剂中国1类化药有5个,具体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药渡数据库

4.氟[18F]阿法肽

氟[18F]阿法肽由厦门大学分子影像暨转化医学中心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生物医学影像与生物工程研究所陈小元教授实验室联合研发。目前该知识产权已全部转让给企业并通过江苏施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泰州启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递交化药临床试验申请。本品是我国首个获得临床批件的正电子放射性药物一类新药。

本品为氟化铝标记RGD衍生物,其结构中所含的二聚体RGD能够与肿瘤或新生血管中高度表达的整合素αvβ3特异性结合。该放射性标记的药物利用核医学影像技术,配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PET)不仅可用于整合素αvβ3高表达多种肿瘤(如骨肉瘤,神经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黑色素瘤,肺癌以及乳腺癌等)的早期影像诊疗,而且能够检测心血管系统疾病和肿瘤的发展情况以及指导肿瘤精准治疗,对于人体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氟[18F]阿法肽具有亲和力高、非靶本底清除快、稳定性好、标记步骤简单等优点。此外,基于该产品的标记技术非常容易实现自动化制备,并且易于转化为其它放射性诊断或治疗核素(如64Cu、68Ga和177Lu等)标记,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目前ITGAV&ITGB3(整合素αvβ3复合体)中国1类化药有4个,具体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药渡数据库

5.CS3001

CS3001由基石药业(苏州)有限公司和拓石药业(上海)有限公司研发,是一种尿酸盐重吸收转运子(URAT1)抑制剂,但申报适应症尚不明确。

靶向URAT1(尿酸盐重吸收转运子)的中国1类化药有5个,具体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药渡数据库

6.HEC81885对甲苯磺酸盐

HEC81885对甲苯磺酸盐由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研发,暂时没有其他相关信息披露。

7.GST-HG161

GST-HG161是由福建广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靶向作用于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新型肝癌靶向药物,具有全球知识产权,是目前已披露药效研究结果的同靶标在研药物中药效最好的肝癌靶向药物,有望冲击全球一线抗肝癌用药。据不完全临床肝癌分子分型统计,GST-HG161抗肝癌新药项目针对的靶点上高表达的肝癌病人占总肝癌病人的30%以上,特别是对亚洲人基因型高表达。

公告显示,本次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的成功受理标志着广生堂开启从仿制药企业向创新药企业的重大转型。

靶向c-Met/HGFR(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中国一类药物有17个,具体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药渡数据库

8.复方ACC007

复方ACC007(研发代码ACC-008)是由江苏艾迪药业有限公司和南京安赛莱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三联抗癌新药,为ACC007联合3TC和TDF的三合一复方制剂,是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联复方抗HIV新药。

靶向RT(逆转录酶)的中国1类药物共有7个,具体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药渡数据库

9.JS101

JS101由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苏州君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和苏州君盟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2018年10月获得临床试验批件。

该药物是一种CDK(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乳腺癌等实体瘤和淋巴癌等血液瘤。CDK抑制剂可有效阻碍癌细胞周期进程抑制肿瘤细胞增生,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目前中国1类CDK抑制剂有6个,具体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药渡数据库

10.HZB1006

HZB1006由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黑龙江珍宝岛有限公司子公司)和上海药明康德新药(药明康德全资子公司)共同研究开发的1类创新药物,哈尔滨珍宝制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拟用于治疗肝癌。

该药物是以FGFR和VEGFR为主的多激酶抑制剂,兼有细胞抑制和抗血管生成的双重作用,该药物作用机理明确,药效靶点选择性高,在临床前肝癌模型中评估,表现出体内药效优于同类上市对照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成药性和临床开发价值。拟用于治疗肝癌。

2.1类生物药批准临床概况

2018年10月,共有8个中国1类生物药获得NMPA核准签发的临床试验批件,其中特殊审批品种有5个,抗癌药物占6个。具体信息如下:

*:特殊审评

数据来源:药渡数据库

1.信迪利单抗

信迪利单抗(IBI-308)是信达生物开发的一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靶向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通过阻断体内PD-1与配体PD-L1之间的结合,使T细胞发挥正常作用,进而利用自身免疫清除肿瘤细胞。信迪利单抗治疗霍奇金淋巴瘤已处于BLA阶段,治疗晚期的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和胃及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研究,现处于临床III期。

2018年11月,信迪利单抗联合XELOX一线胃及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 双盲、多中心、 III 期研究(CTR20181953)在中国开始招募患者。

2018年10月,IBI308联合IBI305治疗,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拟开展在非小细胞肺癌和肝癌患者身上的临床研究。

2018年9月,对鳞状NSCLC随机双盲的临床III期研究(NCT03629925,ORIENT-12)启动,旨在评估信迪利单抗联合卡培他滨+顺铂/卡铂化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2018年9月,IBI-308对晚期或者复发的非鳞状NSCLC患者的一项III期临床研究(NCT03607539、ORIENT-11)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2018年4月19日,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的生产申请再次提交,并纳入优先审评程序。

2018年2月11日,信达生物主动撤回之前已获CDE承办受理的上市申请。

2018年1月,信迪利单抗(IBI-308)在美国的IND获得批准(直接进入临床II/III期)。

2017年12月,信迪利单抗(IBI-308)在美国的IND申请提交(使用中国的临床数据)。

2017年12月,信达生物向CFDA递交了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的生产申请(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申请适应症为霍奇金淋巴瘤。

2017年6月,信迪利单抗在一线含铂化疗失败的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受试者中进行了一项临床III期研究,即比较信迪利单抗与多西他赛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开放、多中心、平行、III期临床研究(NCT03150875、ORIENT-3)开始,目前正在入组中。

2017年5月,信达生物在国家临床试验登记平台上公示启动PD-1单抗IBI308二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的III期研究。

2016年9月,IBI308获得CFDA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2016年3月,信达生物IBI308提交临床申请。

临床结果

2018年6月,在第54届ASCO年会上,礼来和信达生物公布了信迪利单抗治疗复发/难治经典型淋巴瘤(R/R-CHL)的II期临床研究ORIENT-1的初步结果。此研究总共纳入96例复发/难治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中国患者,24周的随访结果显示,信迪利单抗治疗R/R-CHL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达79.2%,疾病控制率(DCR)高达97.9%,达到预设的统计学目标;中位缓解持续时间尚未达到,绝大部分患者依然处于持续的疾病缓解;研究过程中也未发现非预期的安全性问题,安全性特征与同类产品相似。

2018年ASCO会议摘要显示,截止至2017年12月9日,sintilimab对中国晚期实体瘤患者首次人体临床Ia试验(NCT02937116),总共12位患者,结果为初步疗效良好、耐受性良好。

2018年9月,信达生物于2018年CSCO会议公布信迪利单抗在选定的晚期实体瘤的受试者中的开放标签、多中心临床I期研究(NCT02937116)中对神经内分泌肿瘤、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结果。该研究在2016年10月开始,计划招募患者104名。

IBI308单药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Ib期结果显示,该研究共有25例患者已入组,其中22例为可评估患者,客观缓解率(ORR)达到22.7%;19例为分化差的神经内分泌癌,ORR为26.3%,显示出了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截至2018年6月28日,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5.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尚未达到。信迪利单抗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安全性特征与其他瘤种相似。

IBI308单药用于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一项Ib期队列C研究结果显示,该研究共有37例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其中34例为可评估患者。中位随访8.4个月后,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为17.6%(irRECIST标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3.8个月,单药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该研究队列还探索了肿瘤突变负荷(TMB)与信迪利单抗疗效的关系,25例患者进行TMB分析,其中TMB 高水平(>12个突变/Mb)患者有6例,ORR为50%,DCR为100%。安全性特征与同类产品相似,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之前报道的其他PD-1抗体总体一致。

IBI308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用于一线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一项Ib期队列D研究结果显示,该研究共有21例患者入组,其中19例为可评估患者,客观缓解率(ORR)达到68.4%。截至2018年6月28日,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中位无疾病进展期和中位生存期均尚未达到。显示出优异的抗肿瘤活性,安全性结果也令人满意。基于该研究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数据,于2018年7月开始信迪利单抗或安慰剂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化疗用于晚期或复发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Ⅲ期研究(NCT03607539、ORIENT-11)。

融资及交易

2011年10月,信达生物完成A轮500万美元融资。

2012年6月,信达生物完成B轮约3000万美元融资。

2015年1月,信达生物完成C轮1.15亿美元融资。

2016年11月,信达生物完成D轮2.62亿美元融资。

2018年1月,信达生物完成E轮1.5亿美元融资。

2015年3月,信达生物将信迪利单抗的海外市场授权于礼来,获得首付款为5600万美元。

2015年10月,信达生物与礼来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基于此次合作,信达生物获得礼来总额超过1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参考

1.信达生物在CSCO会议上公布信迪利单抗用于晚期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的研究结果,信达生物,2018/09。

2. 信达生物于CSCO会议上公布信迪利单抗用于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研究结果,信达生物,2018/09。

3. 信达生物于CSCO会议上公布信迪利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研究结果,信达生物,2018/09。

2.重组九价人乳头瘤病毒(6/11/16/18/31/33/45/52/58型)疫苗(大肠埃希菌)

北京康乐卫士生物开发的重组九价人乳头瘤病毒(6/11/16/18/31/33/45/52/58型)疫苗(大肠埃希菌)可刺激机体产生HPV6、11、16、18、31、33、45、52、58型病毒抗体。

重组九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是该公司继重组三价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58型)疫苗(处于临床二期)之后研发的又一款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是康乐卫士系列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中的主打产品,也是目前市场上价型最多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对宫颈癌、外阴癌、阴道癌和肛门癌等癌症的预防覆盖范围可提高到90%以上,对同型HPV病毒感染导致的高度的宫颈、阴道和外阴病变的保护效果可达97%,同时可以增加更多的适应症,如尖锐湿疣、阴道癌、女性外阴癌、阴茎癌、肛门癌、直肠癌、头颈癌、儿童复发性乳头瘤等。目前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已收到临床批件。

目前中国1类人乳头瘤疫苗共有13个,具体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药渡数据库

3.重组胰高血糖素样肽-1-Fc融合蛋白

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成都金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苏州金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重组胰高血糖素样肽-1-Fc融合蛋白注射液”《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重组胰高血糖素样肽-1-Fc融合蛋白注射液是一种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其作用机理为刺激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缓胃排空。适应症暂定为:(1)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2)用于肥胖或体重超重者(BMI≥24)的治疗。预计该产品将进一步丰富公司心脑血管领域产品线。

该品为Trulicity®(Dulaglutide,度拉鲁肽)的生物类似药产品。度拉鲁肽由美国礼来公司研制,并于2014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目前靶向GLP1R(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的中国1类药物有17个。具体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药渡数据库

4.抗CD19分子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自体T淋巴细胞

“抗CD19分子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自体T淋巴细胞注射液”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临床试验申请,由北京马力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都银河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及四川大学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提交,适应症为淋巴瘤。

2017年,随着美国FDA批准两款血液肿瘤领域的CAR-T产品上市,国内相关评审政策迅速落地,CAR-T临床申报得以快速推进。国内CAR-T疗法1类生物药申报有20个,以CD19靶点居多,具体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药渡数据库

5.重组抗CD19m-CD3抗体

A-319是健能隆医药基于ITabTM平台设计开发的一种双特异性抗体,靶向于肿瘤相关抗原CD19,并能通过CD3激活人T细胞,用于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

目前健能隆凭借免疫抗体技术平台(ITabTM),设计开发了多个抗肿瘤双特异性抗体分子。双特异性抗体分子由两个功能区构成,通过同时与T细胞上的CD3抗原和肿瘤细胞特异性抗原结合,将T细胞定向至肿瘤细胞周围,两种细胞接触进而形成突触,触发T细胞受体(TCR)信号通路的激活,颗粒酶表达、释放进而引起肿瘤细胞膜穿孔,导致后者的溶胞和凋亡。该双抗技术平台参考安进公司的Blincyto设计。

6.HH-003

HH-003注射液由华辉安健生物向NMPA递交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于2018年10月获批临床。

华辉安健(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uahui Health)是为对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加快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遵循市场化原则运作而创建的新型市场主体。该公司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在乙型肝炎病毒及相关领域内的系列原始科学创新为基础,以相关治疗药物研发为核心。根据已有资料猜测此次该公司申报临床的生物药抗体为抗前-S1 HBV抗体,是一种全新抗乙肝及丁肝病毒药物。

7.重组抗PD-1全人源单抗

重组抗PD-1全人源单克隆抗体(SG001)是杭州尚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创新全人PD-1抗体,特异性阻断PD-1/PD-L1相互作用,生物学活性显著,用于抗肿瘤。

靶向PD-1的中国1类生物药有17个,具体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药渡数据库

8.ADG106

由天演药业开发的ADG-106是一种靶向CD137新型表位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2018年7月天演药业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同意ADG106开展药物临床实验,用于治疗晚期实体肿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2018年10月,CDE也批准该药物开展临床试验。

CD137(或4-1BB)作为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超家族成员,是被临床证明了的有效刺激CAR-T细胞增殖的重要通路。该靶点在CD8+T细胞,DC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中拥有重要的调节功能,一直是肿瘤和自身免疫领域倍受关注的靶点。ADG106是源于天演原创抗体平台所生成的针对该靶点的激动型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天演药业将在I期临床中研究ADG106疗法作为单一药物对于实体肿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

3.1类新药NDA申请概况

2018年10月,CDE共承办了2个1类新药的NDA申请,具体信息如下表:

*:特殊审评

数据来源:药渡数据库

1.赞布替尼

赞布替尼是一种强效、具有高选择性的小分子BTK(Bruton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阻断相关信号传递,从而抑制恶性增殖B细胞的生长并杀死肿瘤细胞。

赞布替尼由百济神州研发,单一制剂和组合疗法药物拟用于治疗各种淋巴瘤(最常见的血液肿瘤类型),目前在西班牙、希腊和澳大利亚开展治疗Waldenström的巨球蛋白血症的三期临床研究;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和南韩进行治疗B细胞淋巴癌的临床一期研究,而对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及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的NDA申请已于2018年获NMPA受理。

2018年10月,赞布替尼胶囊用于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潜在疗法的NDA获NMPA受理。

2018年8月,BGB-3111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的NDA获NMPA受理。

2018年7月,BGB-3111获得FDA的快速通道资格用于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

2017年2月,一项对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的临床II期试验(CTR20160888)完成第一例受试者入组。

2017年1月,BGB-3111对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M)的全球三期临床试验启动。

2016年,BGB-3111获得FDA的3项孤儿药资格认定,分别用于治疗套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结果

2017年2月,一项对中国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临床II期试验(NCT03206970)启动。这项以每日160mg,每日两次剂量进行的单臂关键性临床II期试验的患者招募于2017年9月完成。在2018年8月,初步的试验结果公布,86位患者应答数据的独立评审结果显示,ORR和CR分别为84%与59%,中位随访时间为8.3个月。1此药在2018年8月向NMPA提交的NDA申请,也是基于此套数据。2

2018年9月,百济神州于2018年CSCO会议公布其zanubrutinib治疗中国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I期临床研究(NCT03189524、CTR20160204、BGB-3111-1002)初步结果。该研究于2016年7月在中国启动,以评估zanubrutinib作为单药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不同亚型,包括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及其他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安全性、耐受性等。目前该试验已经完成入组并由两部分组成——包括21位患者的剂量递增阶段和23位患者按每次160mg、每日两次口服给药zanubrutinib的II期推荐剂量治疗的剂量扩展阶段。初步研究结果显示,zanubrutinib药代动力学属性在中国患者和非中国患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初步结果还表明,在单剂量给药和多剂量给药的患者中都实现了完全或超过80%的持续BTK靶点抑制。截至2018年6月15日,在中位随访时间为9.5个月(2.3至23.4个月)的情况下,21位患者(47%)仍在接受治疗。在入组的44位患者中,34位符合疗效评估条件。在九位CLL/SLL患者中,总缓解率(ORR)为100%,包括两位完全缓解(CR),六位部分缓解(PR),和一位伴有淋巴细胞增多的部分缓解(PR-L)。在两位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中,一位达到CR,一位达到疾病稳定(SD)。在两位WM患者中有一位PR和一位SD。在26位滤泡性淋巴瘤(FL)中,ORR为42%,包括两位CR和九位PR。三位FL患者在数据截点时未符合评估条件。在五位边缘区淋巴瘤患者中,三位达到SD,两位尚未符合评估条件。截至数据截点为止,在剂量递增阶段未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在研究中也未发现预期之外的安全性信号,未观察到与不良事件有关的死亡。所有44位患者中任何原因造成的最常见不良事件(在多于20%的患者中出现)为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50%),贫血(32%),上呼吸道感染(25%),白细胞计数减少(25%),血小板计数下降(23%),皮疹(23%),血尿(20%)和高尿酸血症(20%)。此初步数据证明了zanubrutinib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为临床研究的继续进行提供支持。在这项研究中,初步数据显示了zanubrutinib有高活性和总体耐受性良好。3

在第10届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国际研讨会(IWWM)上zanubrutinib作为单药和与其他疗法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多种淋巴瘤的Ⅰ期临床研究的更新数据公布。数据显示,超过70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接受治疗,携带不同基因型的患者均表现出较高的缓解深度和持续缓解时间,包括总体缓解率、主要缓解率和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率。

参考

1. 百济神州公布2018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百济神州,2018/8/9。

2. 百济神州宣布中国药监局接受zanubrutinib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的首个新药申请,百济神州,2018/8/27。

3. 百济神州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公布zanubrutinib治疗中国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1期临床研究初步结果,百济神州,2018/09。

4. 百济神州公布zanubrutinib治疗WM的更新临床数据,美通社,2018/10/12。

目前国内BTK(酪氨酸蛋白激酶BTK)抑制剂的研发现状如下:

数据来源:药渡数据库

2.磷丙泊酚二钠

磷丙泊酚二钠于2008年12月12日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上市批准,该药由卫材研发,以商品名Lusedra®登陆美国市场。上市4年后停止销售,具体原因未知。磷丙泊酚二钠于2017年处于用于监测麻醉护理(MAC)镇静的临床三期研究。

磷丙泊酚二钠是异丙酚的前体药物,通过碱性磷酸酶代谢转换成活化的代谢物异丙酚。每毫摩尔磷丙泊酚二钠盐参与反应,会产生1毫摩尔的异丙酚(1.86 mg磷丙泊酚二钠盐会代谢成1毫克的异丙酚)。适用于麻醉监护(MAC)镇静药物。

Lusedra®是用于静脉注射的液态剂。每30 ml的注射剂里的磷丙泊酚钠含量为1050 mg(35 mg/ml)。推荐的初始单次注射量为6.5 mg/kg,追加剂量为1.6 mg/kg。

2008年6月,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向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提交临床试验申请(化药1.1类),2009年8月31日获得临床试验批件。

2013年12月,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再次提临床交申请,并于2015年1月15日获得临床三期的临床批件。

2017年4月,注射用HX0507多中心、中央随机、平行、阳性对照、双盲双模拟的IIIb期临床试验(CTR20170405)在中国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适应症为全身麻醉时的静脉诱导,并于2018年1月完成。

2017年12月,临床III期研究(CTR20180756),即HX0507与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对比的两阶段静脉注射给药的单中心、随机、开放、交叉、对照临床试验,在中国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并于2018年2月完成。

2018年10月,由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中国申报生产(1类新药)。

靶向GABAAR的中国1类新药有8个,具体情况如下表:

数据来源:药渡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