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界 2018-05-24
根据彭博数据,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投资者对美国生物科技初创企业的投资金额超过去年同期10倍。
由于中国当下限制“走出去”资金流入外国房地产和赌博等行业的政策,外加鼓励投资对“中国制造2025”有帮助的创新型产业,一些美国生物科技公司因此有了更多选择,并得以获得进入中国广阔医疗市场的战略机会。
而对于美国风投资金来说,有潜力的初创生物医疗企业投资标的更为稀缺。
中国资金成为主流现象
硅谷全球数据研究机构PitchBook的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个月,中国的风险投资基金向美国私人生物技术公司投入14亿美元,约占这些公司在同期筹集的全部资金(37亿美元)的40%。而去年同期,中国资金在这一行业投入1.255亿美元,仅占这些公司同期获得资金总额的7%。
中国风险投资基金对美国生物技术初创公司的投资增长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彭博)
“中国制造2025”计划于2015年启动,生物技术和其他创新企业因此得到更大的政府支持。中国政策不再支持“走出去”资金参与外国房地产和赌博等行业,而有助于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行业投资受到鼓励。
中国政策的制定,希望在当前密集制造产业主导的经济模式中鼓励更多创新。而允许对美国生物技术公司进行更多投资,中国能够更早也更容易地获得新的医疗技术,并分享这些公司可能得到的高回报。
以往,新的医疗科技总是在西方先行上市,但未来这一局面或许将会改变。在中国,无论是政策制定者、头部企业还是创业者,都在力图改变上述现状。
“中国医药市场百人研究会”轮值主席夏军的看法是:未来的医药市场中,国外的研发技术平台或者国外的技术专利,将会越来越多地在中国转移和落地,国外研发技术可以在中国和欧美进行同步的专利申报。
他同时告诉健康界,自己的创业方向之一,就是正在进行实验室的转移和专利上跟欧美公司的对接,通过国外的技术转移,使中国药企在研发上与国外同步。
中国资金热潮给一系列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估值。
奥博资本(OrbiMed Advisors LLC,一家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公司)联合创始人王健表示,中国资金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现象(major phenomenon)”。
他说,“如果你能在纽约治愈癌症,为什么不能在上海治愈癌症呢?没理由的。合作是大趋势,也是我们的目标。”而奥博资本的总部位于上海。
虽然美国试图减弱中国在科技行业的影响力,特朗普政府正讨论对中国医疗设备企业和药企征收关税,并表示希望打击中国“滥用美国知识产权”的行为,但随着中国政府鼓励中国企业摆脱低成本仿制药模式,中国投资浪潮可能趋势难挡。
“中国对进入生物技术领域胃口极大,”亚历山大投资信托公司CEO乔尔•马库斯(Joel Marcus)说道,“我认为,中国资本不会短缺。”该公司总部位于加州,投资标的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新锐项目。
资本盛宴 全美撒网
美国生物领域的初创企业们正以极快的节奏吸纳资金,在2018年一季度达到了至少自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前10年,平均每季度融资水平只有0.44亿美元。本季度,有5家企业一轮融资超过2亿美元,而此前10年内,一共只有5家企业在一轮融资中得到2亿美元。
这些赢家中的佼佼者莫过于总部设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地区的生物药企现代医药(Moderna Therapeutics)。该公司专注于RNA治疗技术,于2018年2月再获5亿美元融资后,目前市值高达70亿美元。
和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Harmony Biosciences)总部位于宾夕法尼亚,致力于治疗嗜睡症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该公司融资2.95亿美元,投资者包括香港南丰集团旗下的南丰人寿公司。
南丰生命总经理彼得•比斯加德(Peter Bisgaard)表示,“从增长曲线来看,生物技术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
中国人口众多,但在药品支出方面,一度落后于其他国家。过去10年,中国药品支出规模有所扩大。2012年,中国首超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
行业咨询机构昆泰(Iqvia,2017年11月由艾美仕和昆泰合并成立)编制的一份报告称,到2021年,生物医药行业规模可能达到1700亿美元,而在2016年,这一数字是1167亿美元。
在中国销售药品也变得越来越容易,曾经对外国药物冗长的审批手续目前已经精简和放宽,美国企业已将中国视为一个重要市场,让中国投资者能够分享新医疗技术带来的回报。
纽约国际资本(New York International Capital)银行家汉莫·马斯(Hummer Mars)经常与中国投资者一起寻找美国投资目标。他说,“审批过程大大缩短,是风投公司在美国大量搜索投资对象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初创公司也被纳入视野。”
海银资本合伙人王煜全向健康界介绍,和许多投资人和企业家关注国内市场,或者即使关注美国市场,也是主要把目光集中在硅谷或者剑桥等地不同,海银资本看到的是全球的科技创新,对美国也是更多希望发现更多有着大学技术专利基础的硬科技创新项目。例如,海银资本投资的视力障碍者感官替代项目Wicab的技术是属于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这个低调学校的技术转让收入在美国高校始终名列前茅,“尤其是生物医药技术特别强”。
当中国投资人带来的中国资本,遇到美国生物企业,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呢?王煜全曾在产业咨询行业深耕多年,他表示,海银资本希望把多年来对行业研究的成果,进一步建立数据库,成为可以被广泛使用的研究成果,帮助中国企业家和投资人适应全球化局面。“科技就是企业的加速器。所谓的全球化合作,就是我们每个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把其他的变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