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齐鲁制药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受理号:CXSS1800017)审评状态变更为「在审批」, 经过两轮补充资料以及临床和生产现场核查,Insight预测即将批上市,这意味着首个国产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物将成功出线。
年销68亿「爆款」品种
贝伐珠单抗(安维汀)是一种人源化抗VEGF单克隆抗体,是罗氏旗下的全球首个可广泛用于多种瘤的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阻断 VEGF 而抑制肿瘤的血管新生,切断肿瘤区域的供血,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从而产生抗肿瘤作用。
该药于2004年首次获FDA批准,2005年在欧洲获批,2010年在中国上市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2015年又被NMPA批准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截止今日,获批包括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胶质母细胞瘤、肾细胞癌、宫颈癌、卵巢癌、输卵管癌、腹膜癌等多个实体瘤适应症。
作为罗氏单抗三巨头之一,该药称霸销售榜多年,2018年全球市场销售额约为68.49亿瑞士法郎。Insight销售数据库显示, 国内贝伐珠单抗2017年销售额约为15亿元。
贝伐珠单抗在中国的专利保护2018年到期,目前国内尚无贝伐珠单抗类似物上市,但是参与开发对于这样一个超级重磅品种的厂家日益增多。
国产30多家在研,竞争激烈
Insight 数据库显示,目前国内 3 家企业而处于上市申请中,16 家处于临床试验中,8 家处于批准临床状态,5 家正在临床申请中,整体竞争十分激烈。
第一梯队,齐鲁领跑
齐鲁最早提交上市申请,于2018年8月提出上市申请获受理,据Insight临床试验数据库查看,申报适应症为非小细胞肺癌,QL1101(登记号 CTR20161024)临床试验,主要终点是使用RECIST1.1评估第18周的ORR。在国内招募了512人,最终纳入了 532人,2017年3月24日,国内第一例患者入组。
信达生物第二家申报,于2019年1月提出上市申请获受理,申报适应症与齐鲁相同,同时信迪利单抗晚期肝细胞癌临床试验也在进行中。
第二梯队,12家处在临床III期
Insight数据库显示,目前共有12家企业处在临床III期,视为第二梯队,5家处于I期,视为第三梯队。
目前国内进展到 III 期阶段的贝伐珠单抗类似物共有 16 个(包括信达和齐鲁),其中,恒瑞医药、复宏汉霖、山东博安生物技、东曜药业、天广实生物、百奥泰生物、安徽安科生物已经启动临床试验招募。其中百奥泰登记的是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适应症: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复宏汉霖则差异化选择了结直肠癌的适应症。
第三梯队,5家处在临床I期
处于此阶段的企业,为避免同质化,都未选择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其中,三生国健(适应症: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泰康生物(适应症:新生血管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南京先声东元(适应症:转移性结直肠癌、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已经启动临床试验招募。
结语
2017年国家医保谈判使得贝伐珠单抗的价格明显下调,从每瓶(100 mg/4 ml)5210 元降为1998元,大大提高了可及性。随着生物类似物的陆续上市,中国肿瘤患者在贝伐珠单抗这一药物上的支付压力将会进一步减轻。
此前复宏汉霖的利妥昔单抗获批上市,价格仅为原研的60%,极大降低了患者的用药负担;Insight数据库显示,贝伐珠单抗原研最新中标价为1934.26元/4ml:100mg, 预计齐鲁定价会在1000-120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