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百济神州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受理瑞复美®(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惰性淋巴瘤(滤泡型淋巴瘤或边缘区淋巴瘤)患者的进口药品新适应症上市申请(sNDA)。瑞复美®于2013年在中国首次获批与地塞米松联合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项治疗的成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于2018年获得批准扩展至用于治疗此前未经治疗且不适合接受移植的成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百济神州获得百时美施贵宝公司旗下的新基物流责任有限公司授予的瑞复美®独家经销,可在中国独家销售该药品。
此项sNDA是基于一组临床、非临床以及药学(CMC)数据,包括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开展的关键3期AUGMENT临床试验结果。AUGMENT是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的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s.gov登记号:NCT01938001),共有358例复发或难治性滤泡型淋巴瘤及边缘区淋巴瘤患者入组该试验,按照1:1随机接受瑞复美与利妥昔单抗(R2)联合用药或是利妥昔单抗与安慰剂组合。在中位随访时间为28.3个月的情况下(0.1-51.3个月),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得出R2组合治疗具有临床意义,在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统计上有着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54%(风险比[HR] = 0.46; 95%置信区间[CI]:0.34,0.62;p < 0.0001)。中位PFS在R2组与对照组中分别为39.4个月与14.1个月,相比之下存在多于两年的提高。由IRC评估的试验次要终点之一的总缓解率(ORR)在R2组与对照组中分别为78%与53%。持续缓解时间(DoR)在R2组与对照组中分别为37个月与22个月,相比之下有显著提高(P = 0.0015;HR:0.53;95% CI,0.36-0.79)。在R2组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AE)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58%),相比对照组中的22%。在多于20%患者中观察到的其余常见AE包括腹泻(R2组:31%;对照组:23%)、便秘(R2组:26%;对照组:14%)、咳嗽(R2组:23%;对照组:17%)以及疲乏(R2组:22%;对照组:18%)。在R2组中更多被报道的AE(发生率>10%)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便秘、白细胞减少症、贫血、血小板减少症以及燃瘤反应。
关于滤泡型淋巴瘤和边缘区淋巴瘤
滤泡型淋巴瘤(FL)和边缘区淋巴瘤(MZL)是两种主要的惰性淋巴瘤,其中FL是最常见的亚种,约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病率的20-25%,其次为MZL,约占所有NHL发病率的5-17%。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8年世界癌症发病与死亡报告(Globocan 2018)估计,中国有88,090例NHL病例。FL与MZL在先前接受治疗的情况下无法被根治,现有治疗方案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又十分局限,加上患者通常高龄多有并发症,目前这一领域存在高度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寻求拥有不同作用机制以及更加耐受的新型治疗方案,以提高既往接受过治疗的FL/MZL患者的缓解质量以及PFS。
关于瑞复美®
瑞复美®在欧洲和美国获批作为已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新诊断MM患者的维持治疗方案。瑞复美®与地塞米松联用在美国、欧洲、日本及其他约25 个国家获批治疗先前未经治疗且不适合接受移植的MM 成人患者。瑞复美与地塞米松联用在包括欧洲、美洲、中东和亚洲在内的约70 个国家被批准治疗先前接受过至少一种疗法的MM 患者。该联合用药也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获批治疗接受一次疗法后出现进展的患者。
瑞复美在美国、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数个拉丁美洲国家以及马来西亚和以色列获批治疗由伴有5q 缺失(其他遗传物质正常或异常)的低危或中危-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导致的输血依赖的贫血。在欧洲获批在其他疗法选择不足时治疗由伴有单独5q 缺失的低危或中危-1 MDS 导致的输血依赖的贫血。
另外,瑞复美在美国和欧洲被批准治疗先前接受过包括硼替唑米在内的二线治疗但复发或进展的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在瑞士,瑞复美获批治疗先前接受过包括硼替唑米和化疗/利妥昔单抗的治疗方案后复发的或难治性的MCL 患者。
瑞复美未被批准也不推荐用于临床对照试验以外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