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据《易经》中的说法,这一天之前,虽然已属春天,但龙还在蛰伏,称之为“潜龙在渊”。这一天之后,阳气上升,春意隐约可见,故曰“见龙在田”。顾名思义,龙出现了,一切都开始崭露头角。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易·乾》爻辞多处言“龙”,《象传》解释“龙”的象征意义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言称道君子,也是赞美龙;飞龙在天,龙腾虎跃,刚健进取,自强不息。
截至2月24日(阴历二月初二)零时,全国24个省份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为0,其他省份新增确诊病例人数均大幅下降;全国大部分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已超过50%,企业复工的速度正在持续加快。
毕可鹰老师在二月初二这一传统节日里,提笔挥毫写下“龙”字,应时应景。国人凭借自强不息的坚定信念和睿智果敢的高效行动遏制住疫情扩散,我们坚信疫情拐点终将到来,国家定会继续兴旺发达!中华巨龙已昂起头颅,呈腾空之势,定所向披靡,战疫必胜!“伤痛之末,涅槃之始”,危机过后自是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