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关于我们

药促会简介 资质证书 协会章程 机构设置 医药创新科学委员会 协会领导 第十一届理事名单 第十一届监事名单 专业委员会 国际组织成员 IFPMA ICH 工作组专家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药审改革成果显著 中、美、欧盟抗体审评策略对比
当前位置首页关于我们

自1975年杂交瘤技术诞生,直至1986年第一款抗体药物OKT3诞生。自此以后的30多年,抗体药逐渐成为医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最近三年中,在全球销量Top10的单品排行中,抗体类药物稳稳成为第一大品种(图1)。

图1 2017-2019年全球销售Top10药物名单

截止2020年4月30日,FDA共批准了90款抗体新药,其中2010年之后批准了67款抗体新药,18款抗体生物类似药,在整个生物药新药中,抗体药占据绝对主导(图2);在2010-2020年的同时期内,欧盟审批了56款抗体新药;中国共批准9款新药(其中5款进口新药,而且均为2017年之后批准)和4款生物类似药。

图2 1993-2019年FDA批准新药数量

在2010-2020年期间,FDA批准的抗体新药中,仅有40%的药物走的标准审评流程;55%的抗体新药则各显神通,分别通过孤儿药资格、突破性进展、优先审评、加快上市审批速度等方式加快了最终的审评速度;另有三个财大气粗的玩家使用了优先审评券,分别是:Ravulizumab、Guselkumab和Alirocumab(图3)。

八卦小贴士

2015年,赛诺菲为了在PCSK-9这个靶点上取得对Amgen的竞争优势,把6750万美元买来的优先审评券用到了Alirocumab上,最终如愿缩短了4个月的审评时间,反超Amgen的Evolocumab一个月提前上市。在2014年赛诺菲拍出优先审评券之后,Amgen就对赛诺菲发起了专利侵权诉讼,这场旷日持久的诉讼中赛诺菲一败再败,退出日本市场已成定局。

图3 2010-2020 FDA不同审评途径药物分布

为何药企热衷于争取优先审评资格、孤儿药资格甚至使用优先审评券呢?且看图4数据:在2010-2020年期间,FDA批准的80个抗体药物中(包括抗体生物类似药),获得优先审评资格的抗体药物平均审评时间为191.2天;使用优先审评券,平均审评时间在222天左右,和法规里面8个月审评时间相符;按部就班的走标准审评的“老实人”平均耗时361.9天;孤儿药有《孤儿药法案》支持,在现实中,获得孤儿药资格的药物大多会集齐优先审评、突破性疗法或者快速审评中的某个“优先”资格,因此平均审评时间为221.5天,比标准审评的12个月时间有了极大的减少。

小贴士

FDA开辟的药物审批四大加速程序:快速通道(Fast Track)、加速审批(Accelerated Approval)、优先审评(Priority Review)和突破性疗法(Breakthrough Therapy);其中优先审评明确规定:FDA在收到申请60天内给予答复,并于6个月内完成审评。

欧盟审评比较中庸,没有FDA那么多的花样,所以最终的抗体药物平均审评时间远远长于FDA(408.8 VS. 319.8 Day)。在统计的4个被授予孤儿药资格的抗体药物,平均审评时间为243天,也远远少于标准审评的432.7天。

把视线拉到国内,2010年之后国内共批准上市四款本土企业研发的抗体新药,而且均在2018年之后。值得注意的是这四款药物均为PD-1单抗,也全部拿到了优先审评资格,最终平均审评时间为351.5天。尽管看起来拿到优先审评资格,耗时也远远长于FDA,但是考虑到,信达申报、撤回、在申报的周折,恒瑞因为微小血管瘤的反复沟通,不走寻常路的替雷利珠单抗,其实这个成果已经很多不错了,值得给中国CDE点赞!

在抗体生物类似药审评方面,FDA、欧盟和中国平均耗时分别为434.2、447.5和388.3天。中国和FDA在审评时间上已经没有太大差异,但是耗时又高于欧盟。在这个领域, FDA审评中抗体新药快于生物类似药,欧盟和FDA有完全相反的表现。

贴士——关于中国的优先审评制度

为了加强药品注册管理,加快具有临床价值的新药的研发上市,优先审评是在国务院2015年8月《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和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 2017年12月《关于鼓励药品创新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的指导下设立。对于被纳入优先审评的品种,药政管理部门将优先审评和核查资源,审批时限预计将被缩短。

图4 2010—2020 中国、欧盟和FDA抗体药物平均审评时间(天)

在2010-2020年间,FDA批准的21个抗肿瘤抗体新药中有18个获得孤儿药、突破性疗法或者优先审评资格;在已统计的15个自身免疫病领域抗体药物中,有13个最终是通过标准审评完成的上市审评。所以当时被寄予厚望的CGRP(主要适应症为偏头痛)和PCSK-9靶点的六款抗体新药也只能稳稳当当的走标准审评,所以就有了上文的赛诺菲“一怒为红颜”,大手笔拍出了优先审评券。

中国CDE在抗体药审评上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本着取长补短的态度。在抗体生物类似药的审评上,我们可以继续向欧盟看齐;在新药的审批上,我们也应该可以集齐FDA审评中的四大加速程序。如此一来,中国老百姓将会更快的用到新药,也能更快用到便宜的生物类似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