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康界 2015年03月03日
最近和某投资界前辈大佬聊天,大佬抱怨道,近两年由于排队积压,药品批件涨价涨得特厉害,各种批件翻了N倍。老坏亦道,一众曾经在医药市场赚到钱的土豪们,目前的招标局势丢标,急需新产品;而生产企业目前尚有余粮,心不甘变卖手中批件。于是乎坊间开始传闻,药品的生产批件是以亿元作单位的,临床批件则是以千万元级别作单位的。
项目翻倍增长,如果项目回报也是成倍增长,那就完美了。以省为代表的招标,医院又有各种药事会限制医院药品目录品种数,各种反腐败禁止医代进院运动等等在改变着医药行业,医药行业的增长趋势和过往的20%以上高速增长不同了,盈利也跟着变化。大家都认为药品营销时代“渠道为王”正向“产品为王”转换,收集产品批文越来越重要。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孙中山有云,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然而当趋势都被大家都知晓的时候,预判趋势的先发优势恐怕就没有多少了,其相对应的价值也被消散了。
目前对于一类新药的销售现状的文章很多,偶只想从1.1类独家新药目前销售现状中寻找1.1类成功的逻辑(假设真有成功的话),若本文能够帮助大家在利益集团吃肉的时候能赶上喝点热汤,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如表1所示,列入本次监测的新药有14个新药,其中销售额能过5000万元的产品有三个。09年以前上市的产品共3个,其中2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从产品属性的角度来看,医保类药品销售额较好会是大概率事件。其次是细分领域很重要:据咸达数据V3.0监测,替比夫定片所在的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2009年医保产品6个,有4个销售额过2亿元。艾普拉唑所在的质子泵抑制药物就更不用说了,6个医保口服产品都在5千万销售额以上。埃克替尼等抗肿瘤靶向小分子药物基本不是医保,目前市场上的替尼有一半品种的销售额在5千万销售额以上。但是如何判断该细分领域是好跑道呢?当我们所知道的好跑道产品的销售额都较大的时候,如果还是me-too药,越晚上市挑战当前上市产品越难。
表1 独家1.1类新药目前销售现状
数据来源:咸达数据V3.0
在CNKI搜索产品通用名和“指南”作为关键词。三苯双脒、艾普拉唑、安妥沙星、艾瑞昔布、艾拉莫德、阿利沙坦、吗啉硝唑、阿帕替尼和西达本胺无相关指南记录。替比夫定主要进入慢性乙型肝炎疾病领域的指南,埃克替尼进入《中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敏感突变和间变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指南(2014版)》,赛洛多辛2014年进入《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托伐普坦主要是进入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领域的指南,帕拉米韦在《美国2011年婴幼儿及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被提及。指南进入情况与销售规模数据相关联后发现,貌似进入指南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进入指南可能真的是万万不能的。艾普拉唑一直卖不过其他质子泵抑制药物,或许没有进入指南是其中一个原因。
最后观察一下招标对各企业的影响。如表2所示,同为2007年上市的同为医保的替比夫定和艾普拉唑的市场准入省份其实相差不大。2009年上市的安妥沙星实际上市场准入工作也做的不赖,和艾普拉唑所进入的省份之间差异也不是太多,销售规模却有所差别。艾瑞昔布和艾拉莫德都是同治疗领域非医保药品,市场准入的省份同样也差别不大,销售结果却是大不相同,比较价格发现艾瑞昔布广州军区2014年标35.05元6片且艾拉莫德215.65元14片。2月28日中国政府网挂出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号文),其中提及创新药物错过标期,可以补漏备案采购,许多网友纷纷叫好。其实创新药备案采购政策一直有在执行,2011年以后上市的1.1类新药很多都是靠备案采购才得以进入各省。当市场准入不再是门槛的时候,市场越来越公平的时候,那些卖不好的1.1类新药的企业还有什么借口掩饰自己的综合能力不足呢?
表2 1.1产品各省份市场准入最早进入时间表
数据来源:咸达招标数据监测系统
一直觉得药企的矛盾不可协调,一方面药品有社会公益性,总是被寄托着治疗疾病药到病除的情怀,另一方面药企又偏偏是盈利性企业,经常被要求为股东创造最大经济价值。
从投资的角度考虑,假设一个1.1类新药的生产批件交易价格3.5亿元(参照信立泰收购阿利沙坦酯片的坊间传闻交易数据),按表1的数据,无一产品能在3年能回本,若所在细分领域较好并且政府事务能力较强,销售队伍也给力,那么估计5年能勉强回本,但这样的产品占所有1.1类新药产品的30%就不错了。批文的稀缺性,资金的不稀缺性,导致了批文的水涨船高。
但是,如果做1.1类新药谁都不赚钱,在一个整体不赚钱的市场里,企业赚了十块钱,花三块钱买批文愿意,但是总共赚个三块钱买批文花两块,估计就心不甘情不愿了。如果亏钱的项目还要花三块钱去买,基本就是作死的节奏。核心就是1.1类新药能否给企业带来持续的利润的问题。令人欣喜的是,市场还是有首推产品规模过亿,还能给大家有勇气追梦。
至于高价买回来或者是自身研发的产品项目究竟值不值得投资,这要看的是追求性价比的老板还是追求情怀的老板。追求性价比的老板根据公司自身团队过去的实力量身定做选产品,追求情怀的老板依托目前临床需求和产品的不可替代性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