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公立医院改革正效应仍待发酵
医改专题 2012-02-08 3231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2-02-08


2011年是完成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三年任务的攻坚之年,也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关键一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涉及多方面利益的调整,亦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家确定了17个城市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各省份结合实际选定了37个省级试点地区,全国参与改革试点的公立医院数量达到2299个。按照卫生部提出的《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要大力推动试点城市在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等重大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力争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

在管办分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设立医院管委会、成立医院管理机构;在政事分开方面,推进以理事会为核心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和考核机制,11个试点城市建立了公开选聘院长制度,一些试点城市建立了院长年薪制、问责制等激励和约束机制;在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方面,一些试点城市对医疗机构经营性质认定标准、管理制度、性质转换程序等进行了完善和规范;在医药分开方面,探索逐步降低并取消药品加成,实行医药收支分开,设立独立的药品管理中心或剥离医院门诊药房,同时采取改革医保支付方式、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等多种方式,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促进公立医院形成新的运行机制,许多试点城市和地区开展了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及总额预付等方式的改革。

以北京为例,20116月成为全国第17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选取了友谊医院等5家医院作为试点,并于7月份成立了北京市医管局,负责市属22家三级医院实行人财物和运行的统一规范管理。同时,北京医管局成立后向市属各家医院派驻监事会,监事会对医院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和医疗服务行为进行监督。医管局负责聘任院长,院长拥有对医院人财物充分的调配权,但接受医管局严格的目标管理和考核。

客观地讲,17个试点城市在公立医院改革、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公立医院的主要问题探索了道路。

但据记者了解,一些试点城市的切身感受不容忽视。一些试点医院负责人曾表示:“在试点医院一度曾出现医务人员态度冷漠,甚至责任推诿的现象”;“由于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财政压力比较大

其实,医院是医改政策落实的关键环节,医院管理是否落实到位,医务人员能否配合支持,事关医改成败。

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曾对本报记者表示,他最大的担忧就是,医务工作者对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同时,在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部分地方财政面临考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立医院改革的进程。

如果站在普通公众的角度来看,“看病难、看病贵等现实感受与公立医院改革成果尚有较大差距,期望通过深化医改工作,随着补偿机制的完善、医保制度的健全以及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等,最终将公立医院改革的正面效应全面传递到老百姓身上。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