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春暮烟花 美兴江汉
产业资讯 2020-03-17 3512


 张之洞题黄鹤楼联一
江汉美中兴 愿诸君努力匡时 莫但赏楼头风月
輏轩访文献 记早岁方怀纵目 曾饱看春暮烟花

张之洞(1837--1909),1867年张之洞30岁任湖北学政时,二次游览中国“四大名楼”之一黄鹤楼,挥毫为黄鹤楼撰书。

上联写今,江汉指江汉平原,也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江汉今日百业繁兴,为中国中兴事业增光添美,希望诸君以关心时代为重,不宜一味沉醉于楼头江边美景。

下联忆往,作者访求地方文献之余,回想早岁放怀游览的往事,指张之洞13岁时自南方回家乡河北南皮考童子试时,第一次游览黄鹤楼,饱看暮春时节,如烟繁花。



文化摆渡,中兴时代


身处晚清内忧外患,列强环伺,传统频遭质疑,华夏之风不振,张之洞提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治国方略,摆渡传统文化,挽狂澜于既倒,《劝学篇》指出“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19世纪70年代任四川学政时主持编纂的《书目答问》,八十年间一直是指导封建知识分子读书的津梁,至今仍是研究古典文献有用的参考工具。

张之洞任职湖广总督,主持修筑京汉铁路南段,1906年,汉口至北京正阳门全长1200余千米的京汉铁路贯通,使武汉的交通地位更加凸显。洋务运动时期,振兴实业、广开新学、改革军政,由此造就了湖北的人才鼎盛、财力富足、社会发展,台湾著名学者苏云峰所谓“张氏抵鄂之年,应为湖北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起点”,实为经典之论。张之洞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并称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



摆渡生命 救治生民


昔日先贤曾经整顿乾坤的故地——武汉,不久前身染重疾。我们的城,我们来救!防疫防控战略严阵布局,定点医院,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接受重症患者;方舱医院,如诺亚方舟中的一个舱位,摆渡轻症感染者。医护人员,医术精通,诚心救人,与人类未知的病毒展开博弈;80后“快递小哥”汪勇,与应募志愿者群体一起,为定点医院医护人员提供生活日用保障,被赞为生命摆渡人,都是匡正时世,共抗疫情的典范。



暮春烟花 美兴江汉


一年之计在于春,湖北疫情基本得到控制,3月12日,湖北潜江市宣布复工,民众自发燃放烟花爆竹以示庆贺,潜江市启动精准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发展。全国其他地区也在有序地生产、防疫同步并行。

毕可鹰老师以张之洞的楹联以古喻今,盛赞各行各业的无名英雄星夜驰援武汉,在国难面前同舟共济、共抗疫情,最终让这座城市转危为安的壮举;同时也祝愿武汉在疫情过后继续兴旺发达,汉江荣耀依旧。春暮烟花,壮岁盛景;诸君匡时,再兴江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