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第六轮国采 这些品种满足条件
产业资讯 赛柏蓝 2021-08-02 2361

第六批药品集采,不少品种已经符合条件。

01 超40个品种,已经满足条件

根据央视新闻消息,第五批国采有望于今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落地,据此有分析指出新一轮集采有望年内启动。

根据此前五轮六批集采的规律,上一轮集采落地后,下一轮集采就将开启。实际上,下一轮集采在路上的消息已经传出。

在第五批国采开标期,国家医保局表示,将继续坚持以通过一致性评价作为仿制药参加集采的门槛。

近日,上海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龚波也对媒体表示,现在临床药品有620多种,能覆盖所有采购金额的80%。

在620多种药当中,化学药品大概占490种。现在国家集采品种主要也是针对化学药品,所以我们希望近阶段能把490种化学药品尽量都纳入到集采当中,目前截止到第五批是覆盖了218种,希望明年、后年,数量进一步会上去。

据赛柏蓝统计,截至目前开展的五轮六批国采,其中最少一次的首轮4+7纳入品种25个,最多一次的第五批国采纳入品种62个。

时间推进到第六批国采报量前夕,将有多少药品满足集采条件,又有多少药品将被纳入新一轮国采值得关注——总的来看,纳入集采的品种数量增多,注射剂占比增大,一年两批次常态化开展的态势趋于明确。

据微信公众号“药春秋”统计,截至7月26日,从入围集采企业数大于等于3家的维度看,已经有45个品种或进入新一轮集采。

涉及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苯甲酸阿格列汀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盐酸美金刚片、拉考沙胺片、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硝苯地平控释片等。

不容忽视的是,西格列汀、阿法替尼等涉及专利期的药品会否纳入国采,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虽然具体纳入哪些品种仍是未知之数,但是集采规则的相对稳定已经可以预见。

回顾第五轮国采:全国参与,62个品种,最多允许10家企业中选,4家及以上企业中选的品种采购周期为3年(1家或2家,1年;3家,2年;4家及以上,3年),4家及以上中选的共享约定采购量的80%(1家中选50%,2家中选60%,3家中选70%)

满足1.8倍的熔断机制、大于等于50%的降幅以及单位可比价小于等于0.1元的三个条件之一,仍然是企业获得拟中选资格的条件。

02 第五批国采将落地,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

回看第五轮国采,共61个药品采购成功,148家药企的251个产品获中选资格,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最高降价98.3%,涉及药品市场体量约500亿。

据赛柏蓝不完全梳理,截至目前,新疆、贵州、上海、广东已经发布第五批国采中选药品备货通知,此外部分地区针对第五批集采未中选药品也发布了挂网采购办法。

一般来说,针对集采未中选药品,挂网要求是其申报价格不得高于同通用名、同剂型、同规格的原研药或参比制剂价格;针对未过一致性评价药品,在过一致性评价企业满3家的基础上,省级招采平台会逐步发布暂停采购的通知。

总的来说,无论是集采未中选药品,还是未过一致性评价药品其相当一部分市场空间都要让位于集采中选品种。

标点总裁/米内网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张步泳在一次专访中对赛柏蓝表示,目前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已经覆盖218个品种,未来三年会逐步扩大范围覆盖到最畅销的至少前500个品种。

后续,还剩差不多300个品种会逐渐纳入集采范围,另外之前做过集采的品种也面临续约问题。相信随着集采的推进,医药行业的集中度会逐步提高。

最终,集采的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将由有中间体有原料优势的头部化药企业所占据,因为它们具备价格优势,在这个过程中相应的产业集中度也会提高。

03 先破后立,各类药企积极求变

回顾前五轮国采可以看到,2018年12月至今,国家集采已开展了五批,共218个品种中选,平均降幅最小在50%,最大在59%,而最高降幅均在90%以上。

五批国采涉及市场容量达2200亿元,占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化学药品采购金额的30%。

随着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的逐渐推进以及每轮集采结果的落地,倒推到企业、产业身上,产生的连锁效应无疑是深远而彻底的。

以国采中选药企需要根据中选价格依次选取供应省份来说,仅在全国范围内,集采品种的市场分配情况在中选企业内就面临一轮重塑与洗牌。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对赛柏蓝表示,中选药企在选择供应省份时,除考虑不同省份的报量外,还会去综合评判自身在不同省份的产品市场销售占优量以及销售渠道布局等。

毕竟对于工业来说,开辟新的销售渠道成本是比较高的,而且起效较慢。另外,产品自身的一些特性也会影响企业对于供应省份的选择。如果是对运输要求比较高的注射液,药企将不得不考虑选择边缘地区所面临的配送成本。

当然也不排除有厂家会针对国内不同地区的疾病谱、疾病分布情况选择供应省份——也就是说除了看现有的市场需求,还会看后续的市场开发潜力。

总的来看,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常态化推进,有的中选药品量升价跌,有的中选药品由光脚品种到成功入局,快递打开销售市场。

与此同时,跨国药企逐渐选择转战零售渠道,并剥离原研药。国内头部药企积极参与的势头不减,同时谨慎开启创新转型之路。中小药企,无论是否有资格入局国采,也在开始各自的积极求变之路。

总的来看,国采常态化、制度化趋势显现,而规则已经渐趋稳定,注射剂纳入数量开始增多。最晚在第五批国采落地前后,新一轮集采或有望启动。

注:原文有删减

您可能感兴趣
跨国药企碰瓷失败,百济神州专利保卫战大捷
跨国药企碰瓷失败,百济神州专利保卫战大捷
产业资讯 医药投资部落 2025-05-02 92
第十批国采全面落地,下一批启动在即
第十批国采全面落地,下一批启动在即
产业资讯 赛柏蓝 2025-05-02 93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产业资讯 瞪羚社 2025-05-01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