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百济神州研发预计破百亿,有何底气?
产业资讯 佰傲谷BioValley 2022-09-09 2605

随着A股及港股上市企业2022上半年业绩报告陆续披露,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也浮出水面。TOP10企业合计研发投入超过2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约7%。百济神州稳居首位,半年研发投入50.16亿元,营收42.1亿元,研发营收比高达119%,比去年同期增加34.25%。按照这个趋势,今年研发总费用预计将超百亿。

来源:米内网

百济神州目前16 款已经实现商业化的新药中有3 款自研产品,但只有8个产品有销售额,一半的产品需要烧钱研发,后续上市依旧需要时间、销售成本,意味着目前已商业化变现的销售额明显跑不过研发投入的资金,但上半年研发费用仍然比去年增加了8.6亿元。

百济神州从成立到现在还没有任何一个财年是盈利的,几乎都是大量投入研发,巨额亏损。在连年亏损的情况下,百济神州仍然不断增加研发投入, 其背后逻辑值得探讨。不断上涨的销售额

数据显示,百济神州今年上半年的产品收入为36.76亿,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去年同期产品收入为15.83亿元,产品收入翻了一倍有余。自主研发的产品销售额一日千里,给足了百济神州竭尽研发的信心。

其中新一代 BTK 抑制剂泽布替尼BTK已经取得了和伊布替尼头对头试验数据优效,意味着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CLL)适应症上有着绝对的优势。

泽布替尼在上半年实现全球销售额 2.331 亿美元,同比大涨 261.3%。得益于在美国的处方数量持续增长,泽布替尼在美销售额增幅显著,2022 上半年实现同比增长 500.5%,达到 1.563 亿美元。在国内,泽布替尼在上半年的销售额亦增长稳健,达 7,020 万美元,同比增长 82.7%。

在美国,泽布替尼已有三项适应症获批上市;在国内,泽布替尼先后在三项适应症获得批准,且均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作为首款出海的本土原研新药,泽布替尼的商业化布局目前已覆盖全球超过 50 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中国、欧盟、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和瑞士等。强劲的势头使得百济神州成功布局海外市场。

另外一款产品PD-1替雷利珠单抗业绩增长同样不俗,今年销售额将反超信达的PD-1。2022 年上半年,替雷利珠单抗市场销售额达到了 1.925 亿美元,同比增长 55.6%。

得益于国内新增的3项适应症,替雷利珠单抗共计 9 项适应症取得批准,成为国内市场上获批治疗适应症最多的抗 PD-1 单抗。同时5项适应症已纳入医保目录,也是国内纳入医保适应症最多的 PD-1 产品。

未来在出海方面,替雷利珠单抗的布局亦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百济神州将继续为合作伙伴诺华制药计划于2023年提交的替雷利珠单抗新适应症上市申请提供支持,包括在美国递交针对一线治疗肿瘤表达PD-L1多个适应症的上市申请。研发背后逻辑

曾经我国的医药市场中,仿制药占比超过7成,加上过专利期原研药,非专利药市场超过9成。而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他们似乎和我们反过来了,仿制药只占比10%。在这逻辑之下,药企的研发投入非常有限。

但在过去4年,国家不断的集中带量采购、取消药品加成、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及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医改新政已经彻底颠覆了曾经医药行业发展的逻辑。尤其是即将11月实施的第七批国采,使得仿制药以及中成药受到冲击,利润大幅下降无法再通过销售赚取价差。而未来的大趋势也将逐步收紧,再无机会回到过去的时代了。

对于数千家国内药企而言,靠仿制药中成药盈利或许越来越困难,研发创新可能是唯一活下去的办法。最明显的例子就是2021年在A股上市的433家医药企业中,近半数企业营收、净利润有不同程度下滑,55家药企亏损。

而在研发投入上,去年有247家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总金额超过千亿元。以前最多只愿拿营收的8%搞研发的药企,纷纷掏出20%、30%甚至更多来投入研发。

国内药企研发越来越被重视将是未来趋势,但仍然有药企在观望,寄望于大环境的改变。对于这些药企而言既没有能力做创新药,又没有资金买新品种。陷入了“自己做创新可能会死的更快”的两难境地。

而百济神州作为研发最为激进的药企之一,在下行的大环境中反而看出其竞争力。在集采不断加深的环境下,医院未来更看重的将是临床科研能力,而这恰好也是百济神州商业化推广的优势。

2021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打造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医院。其中,“开展前沿医学科技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是重要内容,目的是要带动全国医疗水平“迈上新的大台阶”。

对于医院而言,曾经的阔规模、增创收的发展路线已经走不通了。相反,科研产出、成果转化的高质量发展被视为重中之重。现如今一期、二期临床试验,是国家考核科研型医院的重要指标,对于公立医院医生而言,临床科研的需求在不断上升。

对于百济神州而言,强势的研发能力、丰富的管线、中美申报的苛刻临床要求正好符合众多医院的科研标准,也为其新环境下的商业化推广铺好了道路。

总结

截至9月8日,百济神州共有70 款新药在研,包括16个商业化产品(来源Insight 数据)。早期新药项目中(临床 II 期之前)大部分为双抗,此外,还布局包括 ADC、PROTAC、抗体类融合蛋白、CAR-T 细胞疗法等。靶点涉及 CD3、RAF、HER2、BCMA 等,包含了各大热门靶点疗法。深厚且差异化的研发管线涵盖全球80%的癌症种类。百济神州现如今的大力研发能够窥伺到其未来的野心。

参考资料:

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1426498432060023&wfr=spider&for=pc

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0734098528124130&wfr=spider&for=pc

3.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20813/content-1417651.html

4.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20904/content-1429851.html

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1842181866436255&wfr=spider&for=pc

您可能感兴趣
6800万美元:出售两大核心管线,停止运营
6800万美元:出售两大核心管线,停止运营
产业资讯 药融圈 2025-07-0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