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集采自2020年4月左右在各省执行,按照GY-YD2019-2采购文件,除头孢氨苄胶囊仅一家企业中选,采购周期为一年外,其他31个中选通用名的采购周期均为两年或三年。为了更好了解集采前后中选产品和非中选产品的变化趋势,以及集采“替代效应”的边界,我们整理了2018年至2021年第二批集采不同维度中选药品的样本医院数据。
首先简单解释文中提到的4个不同维度中选药品的定义,中选产品指中选通剂规企(中选通用名+中选剂型+中选规格+中选企业),即集采实际采购的产品;中选通剂规即中选品规,包括中选通用名+中选剂型+中选规格,中选通剂(品种)和中选通用名均按前述字面意思理解。
从2018年到2021年,中选产品市场规模稳中有升,占中选品规的比例也由2019年的46%上升到80%,增加了34个百分点,占比差不多翻了一番,由图1所示。中选产品占比之所以涨幅显著,一方面是产品本身的规模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非中选产品带动整个品规市场大幅缩减。在医药地理《等待非中选产品的是什么?》一文中我们已有分析,2019-2021年非中选产品的复合增长率为-53%,而中选产品的复合增长率为2%,整个中选品规的复合增长率为-23%。
图1:中选产品市场规模及占比(通剂规)变化
接下来,我们把维度拓宽,观察中选品规占中选品种的比例变化,由图2所示。首先可以看到,集采前后中选品规占中选品种的比例都比较高,2019年已达到81%,2021年则进一步增加至91%。中选品规的份额之所以这么高,一方面因为集采所纳入的品规多为临床主流品规,另一方面从变化的角度,则是因为中选品规对非中选品规的替代。
以阿奇霉素片剂为例,第二批集采中选规格为0.25g,另外两个非中选规格0.125g和0.5g等占通品种的比例从2019年的88%下降至2021年的46%,减少了42个百分点,可见集采中选品规对非中选品规替代效应明显。此外,整个中选品种的市场规模也呈下降趋势,由中选品规(CAGR-23%)和非中选品规(CAGR-48%)共同下降所致。
图2:中选品规市场规模及占比变化
再进一步,我们继续分析中选品种占同通用名的占比变化。不同于前几个中选维度显著上升且占比较高,中选品种占同通用名市场的比例反而下降了一个百分点,由55%降为54%,中选品种和非中选品种基本保持了平分秋色。这说明集采的替代效应,到品种维度基本就消失了,即中选品种没有对非中选品种形成替代。通俗来讲就是胶囊剂没有替代片剂,注射剂不会替代口服剂。从增速方面也可体现,中选品种和非中选品种的复合增速接近,中选为-27%,非中选为-26%。
图3:中选品种市场规模及占比变化
举个例子。阿卡波糖在第二批集采中纳入了片剂和胶囊剂,而从2019年到2021年,阿卡波糖咀嚼剂的占比从0%上升到9.1%,反而增加了9个百分点。据了解,阿卡波糖作为降糖药,需要在餐中服用,咀嚼片相较于其他剂型具有服用方便、依从性高的优势,同时咀嚼剂本身相较其它剂型也具有崩解快药效高的特点,因此阿卡波糖咀嚼片不仅没有被集采中选品种替代,反而凭借剂型优势抢走了一部分集采节省下来的费用。
因此我们简单总结集采中选产品“替代效应”的影响和边界。纵向对比,中选产品的复合增长率(2%)高于非中选产品的复合增长率(-53%),中选品规的复合增长率(-23%)高于非中选品规的复合增长率(-48%),而中选品种的复合增长率(-27%)基本等于非中选品种的复合增长率(-26%)。从产品到品规到品种,集采中选药品对非中选药品的替代效应逐渐减弱,到品种这一维度基本消失。
那我们再横向对比三个不同维度非中选药品的降幅,或许会有人疑惑,既然替代效应消失,为何非中选品种复合增速仍然为负?这是因为单一非中选市场中,非中选产品至品规的降幅会影响到非中选品种。并且,从非中选产品的-53%,到非中选品规的-48%,再到非中选品种的-26%,可以看到明显的效应递减关系。
最后我们简单把最低维度与最高维度关联分析,看中选产品占中选通用名市场的份额变化。首先整个通用名市场的规模呈下降趋势,其复合增长率由中选品种和非中选品种共同决定,而中选品种的占比略高一些(54%),因此通用名市场的复合增长率与中选品种更为接近,为-27%。占比方面,中选产品占通用名市场的比例从2019年的21%上升至2021年的40%,共增加了19个百分点。考虑到中选产品是具体到通剂规企,而通用名则包含了不同剂型和不同规格的产品,因此中选产品的占比还是比较高的,且在集采后进一步提升。
图4:中选产品市场规模及占比(通用名)变化
反思与小结
截至2021年底,第二批集采中选产品占中选品规的市场份额明显增加,且份额本身也比较高,达到了80%。从中选产品到中选品规,可以看到中选品规占中选品种的份额更加高,为91%,这主要是由于集采的对象为临床主流品规。不过从中选品规到中选品种,不难发现中选品种占中选通用名的比例在集采前后增加并不明显,甚至还下降了1个百分点,如果只看2020年的话,甚至下降了4个百分点,说明集采替代效应并未到品种这一维度。
再结合阿卡波糖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集采一方面有效节省了仿制药的采购费用,另一方面也把节省的费用转移到高端剂型或者说更符合患者需求的临床剂型,通过腾笼换鸟促进企业创新升级。又或者说,创新不仅是指从0到1的创新药,仿制药剂型的优化和改良也是有效创新,也可得到合理回报,毕竟创新的本质是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所有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优质和便利用药体验的“新药”都应该被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