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抗炎药和抗风湿药TOP5分别为酮咯酸氨丁三醇、洛索洛芬、氨基葡萄糖、帕瑞昔布、双氯芬酸钠。其中,酮咯酸氨丁三醇以超过20亿元的销售额排在榜首,同时也是TOP5中增速最高的品种。
2021年抗炎药和抗风湿药TOP5品种(单位:亿元)
(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酮咯酸氨丁三醇
酮咯酸氨丁三醇是一种非甾体抗炎剂,常用于大部分痛症缓解。适用于短期消除创伤和术后疼痛、肿痛、剧烈痛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片剂或注射液可用于缓解中度至剧烈的术后疼痛,包括腹部、胸部、妇科、口腔、矫形及泌尿科手术。此外,亦可缓解急性肾绞痛、胆绞痛、牙痛、创伤痛、三叉神经痛、癌症内脏痛,以及以往一切需用吗啡或哌替啶才能生效的各种疼痛症。
目前该品种畅销剂型为注射剂,占比超过九成,成都倍特药业是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的领军企业。2021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成都倍特药业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市场份额在43.88%,2022年一季度市场份额超过60%。
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的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洛索洛芬
洛索洛芬钠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主要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腰痛、肩周炎、颈肩腕综合征,以及手术后、外伤后和拔牙后的镇痛消炎,急性上呼吸道炎症的解热镇痛。
该品种最畅销的是湖南九典制药的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湖南九典制药的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为国内首仿+国产独家,该产品2018年仅有600万元的销售额,2021年已突破8亿元,占该品种销售额的半壁江山。
氨基葡萄糖
氨基葡萄糖是一种骨伤用药,主要用于原发性及继发性骨关节炎,可缓解和消除骨关节炎的疼痛、肿胀等症状,改善关节活动功能,阻止骨关节炎病程的发展。
据悉,氨基葡萄糖曾是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超过30亿元的大品种,2013-2019年均占据了抗炎药和抗风湿药市场TOP1品种宝座。然而,2021年合计销售规模跌至13亿元,昔日风光已不再。
帕瑞昔布
帕瑞昔布是一种环氧合酶-2 (COX-2)特异性抑制剂,属于抗关节炎药中的昔布类镇痛药,临床上可用于中度或重度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
帕瑞昔布国内市场销售额快速增长,2018年突破10亿元大关后继续攀升。据米内网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化学药终端竞争格局数据库显示,注射用帕瑞昔布钠2019-2021年销售额分别为人民币19.94亿元、21.89亿元、12.73亿元。
双氯芬酸钠
双氯芬酸钠属于非甾体抗炎药,有明显的镇痛,消炎及解热作用。该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镇痛、抗炎、解热作用。故属于抗炎镇痛类药物的典型代表药物之一,主要适用于急慢性关节炎、急慢性强直性脊椎炎、肩周炎、滑囊炎、肌腱炎及腱鞘炎、腰背痛、扭伤、劳损及其他软组织损伤;急性痛风、痛经或附件炎、牙痛和术后疼痛等。
根据PDB药物综合数据库数据显示,2018年,双氯芬酸在全球销售额为50.5亿美元。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双氯芬酸钠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超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