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Pharm Exec)公布2023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中国有四家药企上榜,一跃成为国际医药行业关注的焦点。从2019年的榜单首次出现中国药企身影,到如今保持有4家上榜,中国药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工商协同 效应倍增
据了解,该榜单发布至今已有23年历史,是世界各大金融机构进行价值投资的标杆,堪称“财富500强”医药行业微缩版。其排名主要依据各制药企业在2022财年中处方药销售收入进行评估,以专注于处方药销售为指标,更直观地展示了制药企业的整体硬实力。
就国内入围的企业看,今年依然是中国生物、上海医药、江苏恒瑞以及石药集团四家,但排名有所变动。中国生物冲进前40,排名39;上海医药继续维持41名的位置;恒瑞自去年的32位移至43位;石药集团轻微下滑到48位。
在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医药产业在过去10年取得了量与质的提升。在政策、资本、人才等多项因素助推下,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已初步形成,一些头部医药企业发展渐入佳境,实现与跨国制药企业同台竞技、并驾齐驱。
国际医药市场通常将医药企业按不同业务体量分为Biotech、Biopharma以及Big pharma。其中,Big pharma是实现研发、制造、销售内部一体化的大型制药企业。衡量Big pharma的标准,往往包括相当程度的研发投入比,丰富的在销品种与高值单品,以及强大自给的销售团队。虽然国内的Big pharma与国际医药巨头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但登上全球制药企业TOP 50榜单,依然可以视作进入Big pharma俱乐部的入场券。
值得关注的是,仔细分析在榜四家中国药企,甚至全部在榜五十家药企,可以看到排名在41位的上海医药的“与众不同”。除40.43亿美元的工业销售之外,据2022年财报显示,还有高达2052.24亿元人民币的医药商业销售收入。其单纯从商业体量看,已经排名全国第二,大约处于全球前七的位置。这种在制药与医药商业领域双居高位的独特情形,似乎已经不足以用Big pharma单项指标进行评价,而演化成某种更具想象空间的大型医药综合集团(Pharma Conglomerate)。其在药物研发、生产制造、工业销售、商业分销、药品零售上的一体化,也具有功能协同与效应倍增的平台基础。
持续创新 跻身前列
我国医药产业正在走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数据显示,十年来批准上市新药数量占全球15%左右,本土企业在研新药管线占全球33%,数量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目前,中国生物医药研发水平、创新能力已经跻身全球“第二梯队”前列。
近年来,以上海医药为代表的一众医药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创新步伐。资料显示,上海医药2022年实现年度营业收入2319.81亿元,同比增长7.49%。截至2023年一季度,公司临床申请获得受理及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药管线已有64项,其中创新药52项,改良型新药12项。在创新药管线中,已有3项提交pre-NDA或上市申请,5项处于关键性研究或临床III期阶段。
同时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加强原始创新,上药不仅支持成立了总规模500亿的生物医药产业基金,还携手上海交大、复旦等机构,于2022年牵头成立了上海生物医药前沿产业创新中心,并在香港科技园推行了生物医药共同培育计划,加速生物医药初创企业的培育与创新技术的转化。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家“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均提出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在中药传承创新方面,上海医药也在马不停蹄地谋求新发展。2021年,上药启动百亿元级定增项目,引进云南白药为战略投资者。截止至2023年6月,上海医药旗下拥有7家中药企业、860余个中药批文、9大中药核心品牌,板块规模已超过70亿元。在中华中药魁宝8个中药保密配方品种中,上海医药占3个,接近一半。
当下,中国新医改正驶入深水区,互联网医药、商业保险发展迅猛,为了在新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药企需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来创造与实现价值。除了研发创新外,商业模式创新也是上药的一大利器。以高值药品特送和处方流转平台为特色的上药云健康正在推进 C 轮融资;还有凭“沪惠保”刷屏的镁信健康也已于去年完成 C+轮融资。
国际化是我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ICH指导原则的实施推动了技术要求与国际接轨,本土企业积极布局国际化战略。在国际化方面,上海医药相应国家号召,设立了中国国有企业在苏丹唯一的制药合资公司上海-苏丹制药;在美国圣地亚哥设立研发中心,进行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与研发合作的推进;与俄罗斯最大的生物医药公司BIOCAD成立合资公司上药博康,引入前沿的生物医药产品和生物技术。去年年底,公司在东南亚再落二子,上药泰国有限责任公司、新加坡合资公司Apex Healthcare Berha正式成立,这两家海外公司将依托上海医药产品管线,布局当地的营销网络,拓展公司海外业务,进一步扩大全球商业版图,加速上海医药的国际化进程。
在“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实施下,“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推进转变,医药行业进入关键转折期,企业加速战略转型。新形势下,如何依托上海,服务国家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民健康贡献更大力量,是上海医药这样大型国有医药企业未来的使命与课题。上海医药也正向着进入全球制药企业TOP榜更高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