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笔耕数十载,一夜成名世人知。一场新冠疫情,让全世界看到了Moderna和BioNTech。2021年到2022年期间,凭借mRNA新冠疫苗,Moderna和BioNTech可谓出尽了风头,不仅赚得盆满钵满,还一举跻身全球药企TOP50行列。不过辉煌总是短暂的,疫情退去之后, Moderna和BioNTech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分别仅有22亿美元和18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断崖式下跌。这种情况下,完成原始积累的BioNTech和Moderna如何走出营收不可持续的困境?各自瞄准的下一个业务增长点又在哪里?
Moderna:垂直拓展mRNA技术边界,
进军肿瘤、罕见病等疾病领域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Moderna的发展策略,就是“以mRNA技术为中心,向肿瘤等多疾病领域扩展”。2011年成立之初,Moderna便致力于开发以mRNA技术为基础的创新疗法,如今在手握大笔现金流的情况下,依旧初心不改,持续加速纵深布局mRNA相关疗法。从其引进的项目,也能看出Moderna在mRNA赛道深耕的决心。自2021年以来,Moderna相继与Immatics、Life Edit Therapeutics等公司达成合作,重金加码相关技术和创新产品,试图将mRNA技术与基因编辑、抗体、细胞疗法等相结合开发新型药物,拓展mRNA技术的应用边界,并打通产业链上下游。
Moderna近两年收购/引进的项目(亿美元)
目前,Moderna共有43个mRNA相关项目在研,其中5个处于III期临床阶段,7个处于II期临床阶段,22个处于I期临床阶段,还有6个处于临床前阶段,整体呈阶梯式布局。今年9月,Moderna在研发日会议上详细介绍了公司产品管线和未来发展方向。该公司将在专有的mRNA技术平台基础上,重点布局四大业务板块,包括呼吸道病毒疫苗(新冠、RSV和流感)、潜伏病毒及其他疫苗(CMV、HSV、EBV等)、肿瘤mRNA疗法(黑色素瘤、肺癌等)、罕见病mRNA疗法(甲基丙二酸血症、苯丙酮尿症和糖原贮积病I型等)。其中病毒感染预防疫苗是Moderna的成名之地,也是其持续关注的重点领域。在呼吸道病毒疫苗方面,除已经进入商业化阶段的3款新冠疫苗外,Moderna的RSV疫苗mRNA-1345已在今年10月向FDA递交生物许可申请(BLA),同时使用优先审评券(PRV)来加速上市。四价季节性流感疫苗mRNA-1010已完成III期临床并获得积极数据,目前正在与监管机构沟通上市事项。此外,Moderna还在探索新冠、流感和RSV的二联苗及三联苗的开发。
Moderna呼吸道病毒疫苗管线
在潜伏病毒及其他疫苗方面,Moderna有多个项目正在推进,涉及巨细胞病毒(CMV)、Epstein-Barr病毒(EB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单纯疱疹病毒(HS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诺如病毒(Norovirus)和Lyme。进展最快的CMV疫苗mRNA-1647关键III期CMVictory研究已完成受试者入组。肿瘤治疗mRNA产品同样是Moderna不遗余力重点布局的方向之一。在该领域,Moderna计划通过自研与外部合作的方式不断探索mRNA新型治疗方式,包括个性化新抗原疗法、表达TCR双抗、体内构建CAR-M、基因编辑等。目前,其mRNA-4157 (V940)正联合K药在非小细胞肺癌和黑色素瘤中开展III期临床,是全球范围内进展最快的个性化mRNA癌症疫苗。检查点疫苗mRNA-4359和Triplet (OX40L/IL-23/IL-36γ)mRNA-2752也已推进至I期临床阶段。总之,作为mRNA领域的领导者和先行者,Moderna围绕mRNA技术已经搭建起了丰富的产品管线,从已经得到初步验证的传染病预防疫苗逐步拓展至肿瘤、罕见病治疗产品,布局深入且全面。
BioNTech:专注肿瘤免疫疗法,
mRNA、抗体、小分子技术全面开花
“现在我把自己70%-80%的时间都投入到了肿瘤研究中。”近日,BioNTech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Ugur Sahin在接受《法兰克福汇报》采访时表示。与Moderna不同,BioNTech从2008年成立到现在始终将肿瘤免疫疗法作为公司发展主线,不管是mRNA技术,还是小分子、抗体、ADC、细胞疗法等都是围绕这个主线服务的。为公司攫取了大量利润的新冠mRNA疫苗只能算是其发展道路上一个小小的分支,如今疫情渐渐过去,BioNTech重新将视线聚焦在肿瘤领域也在意料之中。关于企业的研发重点、技术特色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往往可以从其BD合作与管线布局中窥得一角。近两年,为了补足产品管线,财大气粗的BioNTech开启了疯狂扫货模式,2023年还未过完就从中国引进了多款ADC、单抗和双抗,集中在肿瘤领域。
BioNTech近两年引进/收购的项目
产品管线方面,BioNTech主要围绕肿瘤和传染病两个方向进行布局和扩张。官网显示,截至8月31日,BioNTech共有3款产品上市,均为新冠疫苗,处于III期临床阶段的项目有2个,分别是从昂科免疫引进的CTLA4单抗BNT316和与辉瑞合作开发的mRNA流感疫苗BNT161。此外,BioNTech还有11个II期临床项目,23个I期临床项目和5个临床前项目,其中2/3都与肿瘤相关。BioNTech认为每个肿瘤都是独一无二的,免疫疗法应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充分发挥治疗作用,因此建立了mRNA技术、蛋白质、细胞治疗和小分子一系列技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布局了种类丰富的肿瘤产品管线。目前,BioNTech在研的mRNA肿瘤疗法有通用型mRNA疫苗、个体化新抗原免疫疗法、瘤内免疫疗法、mRNA编码双抗和mRNA编码细胞因子,除此之外,细胞疗法、单抗、双抗、ADC和小分子免疫调节剂也都有涉足,适应症全面覆盖黑色素瘤、肺癌、头颈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瘤种。
BioNTech肿瘤管线
其中,重点推进的肿瘤项目有个体化新抗原免疫疗法BNT122(与罗氏合作开发)、HER2 ADC BNT323(从映恩生物引进)、CTLA4单抗BNT316(从昂科免疫引进)、CD40/4-1BB双抗BNT312(与Genmab合作开发),以及靶向CLDN6 CAR-T疗法BNT211(自主开发)。今年10月,BioNTech刚启动了BNT122联合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化疗在手术切除后胰腺导管腺癌的II期临床。传染病管线则是BioNTech在mRNA技术的进一步拓展。在该领域,BioNTech与辉瑞联系紧密,不仅合作开发了多款新冠疫苗和一款带状疱疹疫苗BNT167,还将流感疫苗BNT161的全球权益独家授权给了后者。此外,针对临床需求尚未满足的肺结核、疟疾等传染病,BioNTech也有相关mRNA疫苗布局。结语Moderna围绕mRNA技术,BioNTech围绕肿瘤和传染病,两个公司极具差异的管线布局策略与它们本身的定位和特质息息相关。虽然选择不同,但资金储备充裕的Moderna和BioNTech在生物医药下行周期中无疑能更好实现弯道超车,未来谁能更胜一筹,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