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排名前20位的生物制药公司每年的收入都超过100亿美元。2023年,位居收入排名榜榜首的是强生,其全球收入为851.6亿美元。5月21日,阿斯利康首席执行官Pascal Soriot在召开的投资日活动上宣告了2030年全球收入翻倍至800亿美元的宏伟目标,而2023年其总收入为458亿美元,位居收入排行榜第7位。
虽然“大型制药公司”没有官方定义,但强生、阿斯利康这些公司无疑符合这一称谓。此外,辉瑞、礼来、默沙东和罗氏等也是如此。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营收。Oppenheimer Holdings董事总经理兼生物技术分析师Hartaj Singh向BioSpace表示,公司的全球影响力也很重要。其表示,“大多数制药公司都是所谓的跨国公司,如辉瑞目前在150个国家开展业务,强生则在175个以上的国家有业务。”
无论我们如何定义“大型制药公司”,都有一些较小的生物制药公司在努力跻身其中。KBI Biopharma高级分析师Nicholas Schmitz将4家公司确定为新兴的大型制药公司,包括再生元和Vertex,以及COVID-19疫苗巨头BioNTech和Moderna。同样,Singh也提到了Vertex和Moderna。
这些公司每年都能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益,而且大多数都进入了GlobalData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市值排名前20的生物制药公司名单。在市值方面,吉利德、再生元和Vertex都达到了或超过1000亿美元,与葛兰素史克(GSK)和百时美施贵宝(BMS)相当,与安进、赛诺菲和辉瑞也相差不远。
图1:截至2024年5月15日的市场市值
除了营收、市值和地理影响力外,Schmitz还指出,包括产品组合的广度、影响卫生政策和定价的能力,以及“在全球卫生危机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能力这些其他因素,也可以帮助推动小型生物制药公司跻身大制药公司的精英行列。
几个世纪以来的大型制药公司
“Big Pharma(大型制药公司)”一词被认为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可能是1993年San Francisco Examiner(《旧金山观察家报》)的一篇文章中用来描述与规模更小、更年轻的生物技术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大型制药公司”。从那以后,这个词就被通俗地用来描述整个制药行业或少数几个最大的参与者。
强生、礼来、辉瑞、默沙东和罗氏都是老牌巨头。这五家公司和其他一些不可否认的大型制药公司都成立于19世纪。这些公司主要通过与大学和医学协会合作,增加研究投入和生物医学人才力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还有一些公司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才崭露头角,如艾伯维可以说是大型制药公司核心名单的最新成员,于2013年从雅培实验室分拆出来。
所有大型制药公司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具有国际影响力,但具体形式会因公司而异。Singh指出,专注于制药产品的公司通常采取“高产量、低价格”的策略,以便在发展中国家扩大影响力;而专注于生物技术的公司可能会采取“低产量、高价格”的策略,最终集中在能够负担得起更昂贵药物的国家。
Singh说:“安进和吉利德可能是在美国销售额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biotechnology companies),这两者的销售额约有35%来自美国,绝大多数在欧洲。而如阿斯利康这样的制药公司(pharma companies),在美国以外的销售额占55%,在美国占45%。”
正在崛起的生物制药公司
与其他生物技术公司一样,Vertex在罕见病领域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据其在2024年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中表示,公司5款获批药物中有4款用于治疗囊性纤维化(CF),公司估计其可以覆盖近10万名囊性纤维化患者。但该公司还有更广泛的目标——惠及受急性和神经性疼痛影响的 9000万人。
图2:Vertex期望扩大CF的领导地位
Singh表示:“他们专注于疼痛治疗,通过改变疼痛治疗范式,他们可能会变得类似于制药公司,治疗数十万甚至数百万患者。”在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中,Vertex强调了其临床阶段药物suzetrigine的潜力,“从根本上重塑美国急性疼痛的治疗”。另外,科学战略和“理解潜在生物学原理”也是公司发展的关键。Vertex就是一个例子,其遵循合理的药物设计哲学,专注于在人体健康方面得到验证的特定生物靶点。
2023年,Vertex的收入接近100亿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该公司报告称,与去年同期相比,产品收入增长13%,且每股收益高于预期。
许多大型制药公司都通过战略性地收购其他公司来扩大其产品投资组合,Vertex也采取了同样的做法。它在4月份以49亿美元收购了Alpine。
近年来,其他被认为在生物制药领域排名上升的公司也纷纷达到或超过了100亿美元的收入门槛。BioNTech、再生元和Moderna在新冠疫情宣布后,2021年的收入大幅增长,分别达到了约200亿美元、160亿美元和180亿美元。
图3:2020-2023年制药公司收入情况
BioNTech和Moderna都在开发新冠疫苗方面发挥了作用,而再生元则开发了一种主要的抗体疗法。在这三家公司中,再生元是唯一一家在2023年收入仍高于100亿美元门槛的公司,而BioNTech和Moderna的收入均出现了大幅下滑,尤其是BioNTech,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下滑明显。不过,Singh认为Moderna在mRNA和液体纳米颗粒技术方面的创新作用,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参与者。
Singh表示:“抗体药于上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进入商业主流,安进和再生元基本上被视为抗体公司,也许还有基因泰克也是。我在Moderna身上看到的,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在BioNTech身上看到的,是一个非常相似的故事。”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由于公众对H5N1的担忧,这两家公司的美国股价在5月底均有所上涨。Singh指出,Oppenheimer Holdings预计私人投资将“开始追赶”,未来将有更多的mRNA公司和药物出现。
另一方面,吉利德早在2013年就突破了100亿美元的收入门槛,并在次年将这一数字翻了一番以上。根据其2024年第一季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该公司在35个国家设有分公司,并将继续扩大其产品投资组合。
总的来说,随着生物制药市场的持续增长和新公司的加入,哪些公司将扩大其影响力并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还有待观察。
参考资料:
[1]Who Will the Next “Big Pharma” Players Be?.BioSpace.Published: May 29, 2024 By Nadia Bey.
[2]Vertex 2024 JPM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