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直接结算继续扩围,青海提出,全部医保药品,医保直接结算。
01
全部医保药品
医保与药企直接结算
5月9日,青海在《青海省医疗保障局关于推进医保药品直接结算的通知》青医保局发〔2025〕19号中提出:
自2025年5月1日起,青海省医保服务平台药品和耗材一体化管理系统挂网的全部医保药品货款(含集采非医保药品),由青海省医保经办服务中心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
全省定点公立医疗机构和有产品纳入直接结算品种范围的相关医药企业(包括生产企业、经营企业、配送企业)均参加直接结算。
青海的医保药品直接结算程序如下表。
从《药品和医用耗材货款支付委托书》来看,在医保直接结算的过程中,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中心是货款支付被委托方;委托方是医院;直接结算的主要是
医保药品和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的医用耗材货款,所支付的货款次月由相关月结经办机构直接扣回。
医药行业长期存在回款难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医药商业公司,回款周期长、资金周转效率低、财务压力大是不少药商的普遍困境,更有甚者,企业拿不到回款导致现金流告急最终走进死亡边缘。
商务部公布的《2023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显示:“医疗机构拖欠药品批发企业货款问题仍未改善”,“药品批发企业资金压力和财务费用负担日益加重”。
数据显示,2023年药品批发企业对医疗机构应收账款回款天数继续增长,平均达到152天,比2022年增长2天,与近5年最高值(153天)接近。
财务压力层层传导下,回款压力依然存在。
02
医保与药企直接结算
不断扩围
好在,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陆续推动医保“三结算”(即时结算、直接结算、同步结算),部分地区的回款难有所缓和,货款回款周期已被压缩至30天左右。
直接结算顾名思义是指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
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了全国推进直接结算的时间表——“要积极推进医保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2025年全国基本实现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的直接结算,2026年全国全面实现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的直接结算”。
早在2021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提出探索通过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机构设立药品电子结算中心等方式,推进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
据赛柏蓝不完全统计,山东、内蒙古、广西、宁夏、陕西、江苏、江西、贵州、天津、辽宁、河南、湖南、海南、安徽、广东、河北等地已经探索医保基金与药企直接结算,覆盖的产品多为省级集采的药品/耗材、国家集采的药品/耗材。
之后,直接结算开始覆盖国谈药品。
江西省2022年3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落地执行工作的通知》,提出推进医保基金直接结算国谈药货款。截至2024年底,江西全省12个统筹区全面实行国谈药直接结算,结算周期从6个月缩短至30天,累计为3557家企业结算90.42亿元。
近日,四川省卫健委、医保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支持创新药临床应用的通知》,针对激励创新药使用,四川提出推动医保部门按规定代医疗机构向企业直接结算协议期内国家医保谈判创新药品货款,支持国谈创新药的相关医药企业加快资金回款周期,缓减医药企业资金压力等。
此外,内蒙古、广西、山东威海均明确对国谈药实施直接结算。
广西自2025年4月10日起,全区实施国谈药货款线上直接结算,覆盖协议期内所有国谈药,货款在医疗机构确认收货后30日内结清;内蒙古截至2025年1月,作为全国9个推进直接结算的省份之一,已将国谈药纳入结算范围,回款周期压缩至30天以内;山东威海2025年3月率先实施国谈药直接结算,首笔228万元药款30天内完成拨付,覆盖全市医疗机构。
除以上省市外,在医保直接结算上进展较快的还属福建、海南。
早在2017年,福建发布《省医保办省财政厅关于做好全省定点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货款统一结算支付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药械货款统一结算管理工作。
福建的货款统一结算实施范围已从全省药品扩大到医用耗材集采品种,结算周期控制在23个工作日内。
海南2024年11月率先将直接结算范围从集采药品扩大至所有药品和耗材,包括国谈药,实现省级统一结算支付。
2025年 2 月 14 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针对及时结算、直接结算提出要求。
“2025年底前,全国 80%左右统筹区基本实现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基本实现医保部门与医药企业对集采药品的直接结算,加快推动与医药企业对集采医用耗材、国谈药的直接结算”。
03
即时结算、医保预付......
缓解行业发展压力
此前,国家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章轲在调研中明确指出,要发挥医保信息化优势,全力推进医保直接结算、即时结算、同步结算。
即时结算是医保基金与医疗机构即时结算。2025 年 1 月 16 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发布《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要求:2025 年全国 80%左右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基本医保基金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2026年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实现基本医保基金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
即时结算的核心是大幅压缩结算周期,努力提高资金拨付频次和效率。国家医保局首批确定17个省份的 76
个统筹地区,作为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的试点省市,结算时限要求为:从定点医药机构申报截止次日到医保基金拨付不超过20个工作日。
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全国24个省份实施医保基金即时结算,覆盖定点医药机构24.67万家,拨付金额1657亿元。其中,定点医疗机构10.47万家,拨付金额1574亿元;定点药店14.20万家,拨付金额83亿元。此外,各地协同推进即时结算和基金预付,2025年预付基本医保基金723亿元。
从实施效果看,即时结算增加医疗机构现金流,缓解了医疗机构的垫资压力,有望推动定点医疗机构加快对医药企业回款,促进医药行业整体资金周转效率的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全面清理医保应付未付费用2024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上年度医保基金清算,结算清算逐渐规范化、制度化。
此外,2024年11月11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医保基金预付工作的通知》,明确要建立预付金制度,专项用于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等医疗费用周转支出,医保预付金的预付规模在1个月左右。
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72%的统筹地区安排预付金943亿元。
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批发企业1.48万家,近年来,医药流通行业平均利润率承受较大压力,如果回款困境有望缓解将直接利好医药商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