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香港正加速确立其作为国际生物医药资本与制度枢纽的战略地位。一方面香港交易所持续优化18A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上市机制,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申请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另一方面,香港特区政府在顶层设计上持续推进生物医药领域的制度型改革,在研发、审批、转化、融资等关键环节上多点发力、协同推进,加速香港向国际创新药生态枢纽迈进。
在当前政策与产业高度共振的背景下,为进一步加强中国医药创新界与香港特区政府在政策沟通、资源对接与协同发展方面的交流协作,2025年8月19日,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以下简称“中国药促会”)发起,联合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首政策组、香港药品医疗器械监管中心,以及香港海邻科技共同举办的“中国医药创新界对话香港”闭门交流会在深圳顺利举行。会议汇聚来自生物医药企业、园区平台的重要代表,与各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香港“一国两制”政策优势和大湾区发展机遇,助力国内创新药物进入香港市场并进而走向国际。
Meeting Information
香港特首政策组组长黄元山博士对中国医药创新产业界代表到访深圳表示欢迎。他提到,特首政策组作为特首的内部智库,目前正在筹备每年政府的工作报告,这也是第一次与生物医药产业代表共同探讨和交流如何利用香港平台优势发展香港生物科技产业。他介绍到在融资端,今年上半年有10家生物医药企业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超过160亿,下半年还有40家企业会在香港上市;此外在科研方面,港府去年拨款60亿资助大学设立生命健康研发院,促进跟海内外科研机构合作;香港特区政府全资拥有的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发挥「耐心资本」的力量,在已投资的逾百个项目中,以投入资金计,生命科技项目占了16%。展望未来,他希望吸引更多的内地企业在香港发展,香港企业也可以在大湾区茁壮成长。香港会继续发挥好自身平台功能,成为内地生物医药企业出海的重要窗口。
香港特首政策组组长黄元山博士发言
中国药促会副会长冯岚女士对香港特区相关部门对本次会议的筹备和支持表示感谢。这也是继2023年初中国药促会带队赴港考察期间,向港府正式提出“建议香港设立‘港版FDA’的政策意见”后,再一次与港府相关部门的对话。“港版FDA”,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审评机构,更有望成为中国医药创新企业国际化的“规则制定者”。她期待香港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在大力推动香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同时,亦能系统性降低中国药企出海的门槛,从而加速中国药企的国际化进程。
香港特区卫生署助理署长、药械监管中心(CMPR)筹备办公室主任陈诗涛在会上介绍了CMPR的最新进展。他表示,自“1+”机制实施以来,已有11款新药在港获批,改革成效初显。CMPR预计将于明年正式成立,并施行药品独立审评审批机制。他表示,未来香港将持续完善监管体系,深化与ICH及国际药监机构合作,加快人才建设,力争将CMPR建设为国际权威监管机构,更好发挥内地与国际间的桥梁作用。
中国药促会资深会长兼首席专家宋瑞霖博士主持了会议讨论阶段,围绕“加强创新药政策协同、促进生物医药成果在港落地、优化资本与监管机制”等重点议题展开。宋会长强调香港拥有成熟的金融市场和国际化的商业环境,“一国两制”政策为香港药品监管体系奠定基础,香港即可在国际体系中发挥桥梁作用,促进内地药品监管体系与国际体系的接轨。同时,宋会长强调香港还可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药品监管合作,推动药品监管的区域化和国际化进程。
中国药促会资深会长兼首席专家宋瑞霖博士主持会议讨论
交流中,宋会长引导与会各方就“香港如何成为中国创新药走向国际的重要制度平台”的观点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了三点建议:
01
以大湾区为抓手进一步发挥“1+”机制,推动“好药港用”到“好药港快用”的演变。面对“1+”批准要求香港本地临床试验数据的前置条件,以及香港本地临床资源有限的挑战,一方面建议香港监管机构探索以国际化标准认证的方式将大湾区医疗机构纳入其监管体系,在降低数据获取难度的同时对内地医疗机构能力提升起到引领作用;同时建议建立“香港临床急需药品白名单”制度,加速国产创新药香港准入,早日惠及香港患者。
02
前置推进国际互认,加快香港CMPR的筹建。建议香港药品监管机构进一步发挥国际化优势,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方向,在CMPR筹备期间推进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认工作,为打造具有产业吸引力的香港市场奠定基础。
03
进一步发挥“港澳药械通”政策,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一是统一大湾区临床机构数据标准,以“港澳药械通”为抓手搭建真实世界研究平台;二是聚焦罕见病等专科领域,差异化打造国际医疗中心,与国际接轨推动转化医学发展。
与会嘉宾包括香港特首政策组组长黄元山、副组长王春新,卫生署助理署长陈诗涛,贸易发展局大湾区及华中首席代表曾沂靖,贸易发展局深圳代表鄞佩怡,香港医药创新协会会长卢毓琳教授,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署长钟海,河套深圳园区发展署科技创新部部长刘擎,以及中国药促会副会长、贝达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华领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力,埃格林医药董事长杜涛,海昶生物董事长赵孝斌,信立泰药业董事长叶宇翔,康诺亚生物董事长兼CEO陈博,亚虹医药董事长兼CEO潘柯,晨泰医药CEO张勇等在创新药研发、全球化布局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负责人,以及银诺生物、科兴生物、百济神州、北海康成相关代表参与讨论,中伦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兼香港海邻科技执行董事葛永彬,海邻科技董事兼中国药促会驻港代表马骏一作为会议的共同组织方代表出席并参与讨论。与会各方就制度机制、资源支持与落地路径达成了高度共识,为未来内地与香港在创新药领域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