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深度观察:跨国药企在华业绩缘何急剧下滑?
产业资讯 2015-09-14 3315
 

来源:PharmAsia News    2015-9-14


跨国药企在2015年起步缓慢,然后急转直下。急剧下滑和压力山大是多数跨国药企在华现状。《亚洲制药新闻》持续跟踪的10家大型跨国药企平均增速已经从今年一季度的11%降至二季度的1%

虽然包括赛诺菲和默克在内的一些企业力争维持平稳上涨,保持增速与前三个月持平,但是传统强势玩家,如阿斯利康、诺华和辉瑞则遭遇重创,下滑显著。阿斯利康增速下滑18%,诺华增幅遭腰斩,辉瑞也下降3%

省级招标、全国范围内降低药占比和来自本土药企的激烈竞争一齐发力,导致跨国药企销量巨减。”RDPAC市场准入总监杨东升接受《亚洲制药新闻》专访时称。RDPAC是代表在华跨国药企的行业组织。

其中,最大冲击来自招标。在许多省份,招标部门取消了药品质量分层。在过去,这个做法保证了跨国药企生产的药品价格高于本地药品价格。如今,迎头的价格战导致许多跨国药企产品失标。

此外,安徽和浙江两省还强制品降价。例如安徽省要求所有中标价降至零售价的82%,而浙江省要求药品生产企业最低10~15%的降价幅度,结果导致总体药价下降20%

上述降价对药品制造企业带来巨大压力。这位总监指出。因为这安徽浙江都是中国医药市场大省。浙江医药年销量达860亿元(130亿美元),位列全国第4位,安徽年销售量为720亿元,位居第6位。两省销量共计占中国药品市场总额的14%

双重压力

尽管在招标中大幅降价,但中标价并非最终价格。为使药品进入医院,生产商和销售商还必须与医院进行谈判,即所谓的二次议价

浙江和安徽的一些城市已经启动这一谈判机制。在安徽,当地医保部门曾将通过二次议价所节省的费用作为奖励返还给医院。在受到众多指责之后,安徽目前先将这部分节省下的费用放到一起,然后再分配给各家医院。

安徽是全国4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其余3个分别是江苏、福建和青海。不过,在入选试点省份之前,安徽就已经开始了广为诟病的双信封招标模式,被称为是大幅降低药价的领跑者。

由于上述改革,公立医院不能依赖药品加成来创收,而财政又不能弥补这一缺口,因此他们指望通过药品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价格让步来获得这部分经费。”RDPAC的杨总监解释说。在这种情形下,许多药企不得不同意降低药价。

永久退出?

降价幅度之大令人担忧。由于跨国药企必须被迫把药价降到全国最低,这对于许多RDPAC成员公司来说难以接受。因为他们担忧的不仅仅是价格问题,还有供应问题价格扭曲往往导致供应失衡。

不过,拒绝降价同样也存在风险。一些药品已经被排除在采购目录之外。在安徽省蚌埠市,当局甚至禁止不采取降价措施的药企参与以后的药品招标。 [注:826日,国家发改委介入调查, 发现蚌埠市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存在涉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由于公立医院仍然在医药销售上无可匹敌,他们通常借势要求降价。杨总监预测,二次谈判很可能在更多地区被采纳。因为目前4个试点省份都可以制定各自的采购政策。

就在今年6月份发改委放开药价之前,跨国药企还能在基药或非基药招标中做出选择。因为基药招标通常导致大幅降价,因此许多药企避而远之。但在六月药价放开后,企业没有了这个选择余地,并且预测未来将会遇到更大的价格压力。

优质高价

这种不顾质量的唯价格论已经引起了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毕井泉在内的人士担忧。在7月份北京大学举行的一次论坛上,毕井泉对忽视质量标准的做法评论说,如果药品生产企业不能生产出与原研药品疗效一致的仿制药,他们总有一天会被社会所抛弃。

提高药品质量是国家食药监管总局最近加速新药审批改革的主要着眼点。722日,监管当局开始清理临床数据存在造假的申请。CFDA要求超过1600个待审品种的申请者对其数据进行核查。申请者被允许主动撤回申请,但是,如果一旦发现造假行为,将面临三年内禁止提交申请的处罚。

这次改革的幕后关键人物是CFDA副局长吴浈。吴副局长公开表示,药品就应该优质优价。坦率地说,低价药品不可能是优质药品,质量就不可能那么好。我想提高价格公众是可以接受的。因为首先与原研药相比,仿制药价格低很多;第二和过去比,价格略有提高,但是幅度不是非常大,因为竞争非常激烈。他在8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令人鼓舞的迹象

尽管面临上述诸多压力,希望仍然存在,尤其是存在刚性需求的专利药和特色药。跨国药企应更多倾注于专利药品,并通过药物经济学评价来突出药品价值。”RDPAC的杨总监指出。同时,企业应努力游说地方当局放弃简单的降价政策。但他承认,这项工作既费时又费力。作为协会的代表,他目前一直在安徽和其他省市之间穿梭忙碌。

曾在默沙东中国公司担任总监的杨东升还强调,默沙东在华表现不错,这家美国药企增长8%,主要归功于包括急症治疗药物等专科药品的产品的帮助。

默沙东在江苏新建的生产基地已经投产,这有助于公司提供新产品、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尤其是在目前,专科医院市场增长较快,默沙东的不孕不育等生育产品非常适合这一趋势。

受到政策变化打击最大的当属专利到期的原研药,这些产品面临价格压力山大和国内药企割喉竞争的双重打击。拥有这类产品的企业包括赛诺菲、礼来和诺华等。

不过希望之光已经显现。例如,中国药监总局承诺清除目前的超过1万件的新药审批积压,在三年后启动滚动审评。一旦这些改革措施得以实现,跨国药企新药将在未来几年陆续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