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药促会 2011/8/6
2011年8月6日,“第二届中国医院药学论坛” 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出席论坛并作主题报告。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为论坛致辞,祝贺论坛举行。中国药学会医药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药促会执行会长宋瑞霖主持了会议.
桑委员长作《转化医学与创新药物研发》的主题报告
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致辞
药促会执行会长 宋瑞霖主持
据悉,本届论坛旨在解读国家政策导向,促进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的沟通与协作,提高临床药师科研、工作水平,优化临床医生的用药水平,推动国家新药研发进程。同时,本届论坛还首次建立了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交流、沟通的平台,开创了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就合理用药进行沟通与协作的先河。
主论坛会场
论坛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部分。上午为大会的主论坛,由桑国卫院士、人力与社会保障部医保司司长姚宏、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教授霍勇和美国杜克大学陈伟博士作主题报告。下午为两个分论坛。下午分论坛分别为“心脑血管医师与药师的医药对话(病例分析)”和“抗生素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应用”。在“抗生素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应用” 分论坛上,《抗生素合理用药企业联名倡议书》正式签署。
脑血管分论坛
抗生素分论坛
《抗生素合理用药企业联名倡议书》签署仪式
作为本届论坛名誉主席,桑国卫在题为《转化医学与创新药物研发》的主题报告中说,“转化医学”是近年来被引用频率最高的。2005年哈佛大学首先提出“转化医学是一个需要关注的理念”。转化医学又称转化研究,是指通过从事生命科学的科学家、药学家与临床医生之间的合作,运用现代生命科学的手段与方法,研究并解决临床问题,开发、设计更合理的药物来改善治疗效果。因此,转化医学对创新药物研发的作用是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的。有关转化医学与创新药物研发也成为国家支持的重要项目。
桑委员长在报告中指出,目前新药开发难度已日益加大,耗时耗资,成功率低。在我国新药研发的过程中,要突出转化医学的理念,要充分应用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来进行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关注国际上药物作用与治疗概念发生的根本性改变。新药创制必须重视评估,遵循早期评价和早期淘汰原则。同时,一定要重视基础科研成果向产品市场化的转化,这是我国最弱的。因此,今后要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医保司姚宏司长作《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与面临的挑战》的报告
为了更好地解读国家政策导向,本届论坛专程邀请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莅临指导。人力与社会保障部医保司司长姚宏作了《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与面临的挑战》的报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药品价格评审中心主任卢凤霞作了《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浅议》的报告;卫生部医政司旭东同志在“抗生素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应用” 分论坛上作了《我国抗生素管理政策及相关研究》的报告。
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卢凤霞主任作《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浅议》的报告
马旭东作《我国抗生素管理政策及相关研究》的报告
在论坛上,与会的医师与药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作了《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医疗质量现状与对策》的报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教授霍勇的报告为《符合我国特点的高血压药物研发——从依叶片说起》;美国杜克大学博士陈伟的报告为《创新药物研发:挑战与机遇》。在医药对话中,医师与临床药师共同对心脑血管病的用药方案进行点评讨论,总结规范性用药经验;探讨抗生素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应用等。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作《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医疗质量现状与对策》的报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霍勇教授作《符合我国特点的高血压药物研发——从依叶片说起》的报告
美国杜克大学陈伟博士作《创新药物研发:挑战与机遇》的报告
应邀参加本次论坛的领导还有国务院参事张鹤镛,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张伟司长,国家药监局政策法规司巡视员许嘉齐,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原主任王宏广,河北省卫生厅副厅长刘骁悍,辽宁省药监局局长于波等。
参加本次论坛的张鹤镛,张伟,许嘉齐,王宏广,刘骁悍,于波等有关领导
在论坛举办期间,有关领导和专家还参观了中国药促会、中国新药杂志以及参会制药企业的展台。
桑国卫委员长参观中国药促会的展台
本届中国医院药学论坛由中国药学会、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共同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控制与预防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市药学会、天津市药学会、河北省药学会、辽宁省药学会、山东省药学会、浙江省药学会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来源:中国药促会信息部 201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