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企近年来的“出海”趋势日益明显,不仅体现在项目对外授权方面,也体现在“中美双报”的积极性方面,尤其是近年来国内药企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的项目越来越多。
美国1983年通过了《孤儿药法案》,针对美国患病人数少于20万人的罕见病开发新药,FDA将给予相关政策扶持。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可在后续研发、注册及商业化等享受一定的政策支持,包括临床试验费用的税收抵免、新药申请费用免除,以及享有7年的市场独占权且不受专利影响等。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共有19家中国公司的26款产品累计获得了35项FDA孤儿药资格(按适应证计),占FDA全年授出孤儿药资格数量的8%。其中亚盛医药凭借4款药物囊获8项孤儿药资格认定成为最大赢家;百济神州、君实生物则分别以4项和3项认定位居其后。
从疾病领域来看,中国公司2020年在拿到FDA孤儿药资格认定多集中在肿瘤领域,占比高达86%(30/35),数量最多的6个癌种依次是胃癌(4项)、T细胞淋巴瘤(3项)、软组织肉瘤(2项)、食管癌(2项)、鼻咽癌(2项)、肝细胞癌(2项)。
从药物靶点来看,免疫检查点PD-1/PD-L1、细胞凋亡信号蛋白Bcl-2、MDM2以及热门靶点BTK、CLDN18.2是中国公司在FDA获得孤儿药资格认定最多的药物。
下面对各家公司的孤儿药做一简单介绍。
亚盛医药(8项)
2020年可谓是亚盛医药的丰收之年,核心品种奥瑞巴替尼在中国申报上市,还有4款新药从FDA斩获8项孤儿药资格。
APG-115是一款MDM2-p53抑制剂,对MDM2具有高度结合亲和力,通过阻断MDM2-p53相互作用从而恢复p53的肿瘤抑制活性,也是首个在中国进入临床阶段的MDM2-p53抑制剂。APG-115先后拿下胃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软组织肉瘤(STS)3项孤儿药资格认定。
胃癌在美国患病人数不到20万人,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病;AML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020年美国将有19940例新诊AML病例,预计将有11180人死于该疾病;STS是对发生于全身软组织(脂肪、肌肉、神经、纤维组织、血管)恶性肿瘤的统称,在美国每年确诊病例约1.2万例,死亡5000例。
APG-2575是一款Bcl-2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抑制Bcl-2蛋白来恢复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细胞凋亡)。APG-2575获得孤儿药资格的3个适应证分别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多发性骨髓瘤(MM)。
WM是一种罕见性淋巴细胞肿瘤,在美国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不到2%;CLL是一种成人白血病,以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等淋巴组织中出现大量克隆性B淋巴细胞为特征,2020年美国CLL患者低于20万人;MM是一种浆细胞克隆性疾病,可导致高钙血症、贫血、肾功能损伤、骨质破坏等症状,占所有癌症的1.8%,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8.2%,美国发病率约为每年6.9/10万。
APG-1252可通过选择性抑制Bcl-2及Bcl-xL蛋白修复细胞凋亡,其孤儿药资格认定为小细胞肺癌(SCLC)。SCLC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较高的恶性肿瘤,在肺癌类型(按组织病理学分型)中约占13-15%,其5年生存率较低。特别是复发/难治性SCLC患者的治疗选择很少,且所有治疗方式的有效率都较为有限。
奥瑞巴替尼(HQP1351)是一款新型口服第三代Bcr-Abl抑制剂,靶向Bcr-Abl突变(包括T315I),该产品于今年5月获得FDA为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孤儿药资格认定。CML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血液疾病,在美国年发病率约为1.9/10万人。
百济神州(4项)
替雷利珠单抗为一款设计旨在避免与巨噬细胞中Fc受体结合、针对免疫检查点受体PD-1的人源化IgG4单克隆抗体。替雷利珠单抗获得FDA授予的胃癌(包括胃食管癌)的孤儿药资格。替雷利珠单抗2019年年底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R/R cHL)患者;其第二个适应证尿路上皮癌于2020年4月获得NMPA批准。
泽布替尼是百济神州研发的口服BTK小分子抑制剂,于今年8月同时获得了FDA授予的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脾边缘区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3项孤儿药资格认定。边缘区淋巴瘤(MZL)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滤泡边缘区B细胞的惰性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8%~15%。泽布替尼2019年11月被FDA加速批准用于治疗经治的套细胞淋巴瘤(MCL)。今年6月,泽布替尼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MCL患者和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CLL/SLL患者。
君实生物(3项)
特瑞普利单抗是中国首个成功上市的国产PD-1药物。2020年3月、5月及9月,FDA先后向特瑞普利单抗颁发了黏膜黑色素瘤、鼻咽癌及软组织肉瘤3个适应证的孤儿药资格认定。
黏膜黑色素瘤在白色人种中是一种罕见的黑色素瘤亚型,约占其所有黑色素瘤患者的1.3%;鼻咽癌是一种发生于鼻咽部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鼻咽顶壁及侧壁,从全球范围来讲,鼻咽癌其实是一种罕见病,每10万人里大约只有1.2人会患这种癌,其中全球超过40%的鼻咽癌患者来自中国,华南地区的发病率格外高,大约是北方地区的10倍,全球的20倍。
信达生物(2项)
信迪利单抗于2018年12月获得NMPA批准治疗复发/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并在2019年11月被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成为彼时唯一进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的PD-1。该药物于2020年3月和4月先后获得FDA授予的T细胞淋巴瘤和食管癌孤儿药资格。
T细胞淋巴瘤(T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一种类型, 发病率约占NHL的10%, 具有种族及地域特性、异质性、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和疗效差的特点;食管癌是发生于食管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疾病分期晚、治疗难度高、生存状况差。美国食管癌的发病率非常低,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中国是全世界食管癌发病率最多的国家。
基石药业(2项)
舒格利单抗(CS1001)是一款在研抗PD-L1单克隆抗体。该药物分别于今年7月及10月获得FDA授予的治疗肝细胞癌和的T细胞淋巴瘤孤儿药资格。值得一提的是,舒格利单抗还被FDA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结外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淋巴瘤。CDE于11月受理其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鳞状和非鳞状)的上市申请。
CS1003是一种靶向PD-1的人源化重组IgG4单克隆抗体,正在开发用于多种肿瘤的免疫治疗。FDA于今年7月授予CS1003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肝细胞癌。肝细胞癌是一种侵袭性极强的疾病,中国又是肝癌大国,加上缺乏有效治疗药物,导致患者整体预后较差。
康宁杰瑞(2项)
恩沃利单抗是康宁杰瑞/思路迪开发的一款皮下注射PD-1/L1抗体,胆道癌适应症于2020年1月获得FDA的孤儿药资格。胆管癌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腺癌,整体的5年生存率在2%-30%。美国、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发病率较低,在6/10万以下,不过在亚太部分国家和地区,胆管癌的发病率却比较高。
KN046是一款PD-L1/CTLA-4双特异性抗体,胸腺上皮肿瘤(TET)适应证于今年9月获FDA孤儿药资格。TET包括多种胸部肿瘤,不可手术或转移性胸腺上皮肿瘤预后差。对于含铂药物化疗治疗失败的患者,目前尚无获批的标准治疗;后线化疗或靶向治疗的客观缓解率不足20%,多线治疗复发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不足12个月,亟需有效的治疗药物提高患者疗效获益。
石药集团(2项)
SYSA1801是石药集团子公司Conjupro Biotherapeutics研发的Claudin-18.2全人源单克隆抗体-MMAE药物偶联物(ADC),胃癌(包括胃食管交界处癌)适应证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目前胃癌的治疗药物和疗法十分有限,主要采用常规化疗和手术切除等,属于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NBL-015是石药集团附属公司NovaRock Biotherapeutics研发的全人源抗Claudin 18.2单克隆抗体,于今年12月获得胰腺癌的孤儿药资格。胰腺癌导致每年全球超过43万人死亡,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1年整体生存率仅约24%,5年整体生存率约9%,占美国肿瘤相关死亡原因的第4位。
其他公司
除了上述7家公司斩获了多项孤儿药资格,还有泽璟制药、迪哲医药、加科思等12家企业也拿到了孤儿药资格。以下就这些产品进行简单介绍:
TNP-2092是丹诺医药开发的一款多靶点偶联分子,通过抑制RNA聚合酶、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IV的协同作用实现生物膜杀菌活性,于2020年1月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治疗人工关节感染。该产品目前已经获得FDA合格抗感染产品(QIDP)、优先审评、快速通道和孤儿药资格认定。
科特拉尼(STP705)是由圣诺制药开发的一种具有抗组织纤维化和抗炎症治疗效果的核酸干扰药物(siRNA治疗剂),该药物采用两个靶标TGF-β1和COX-2 siRNA寡核苷酸组成,并通过组氨酸-赖氨酸共聚多肽纳米颗粒(PNP)增强药物的导入效率和安全性,以高效阻断纤维化和炎症反应的活性。今年2月,该药物被FDA授予治疗肝细胞癌(HCC)孤儿药称号,此前还获得治疗原发硬化性胆管炎、胆管癌的孤儿药资格。
NIP292是华润医药开发的一种具有抗炎、抗纤维化、扩张血管、修复血管内皮损伤等多重机制的小分子ROCK抑制剂。2020年2月,华润医药宣布NIP292获得FDA授予的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孤儿药资格。
KL-A167(HBM9167)是和铂医药从科伦博泰引进的一款针对PD-L1的重组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体,拥有在除大中华地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开发和商业化权利。2020年2月,和铂医药宣布HBM9167已获得FDA批准临床II期试验,并被授予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治疗鼻咽癌。
HY1003是武汉禾元生物利用植物表达平台研发的一款在研生物新药,该药物于2020年2月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认定号为DRU-2019-7242,用于治疗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AATD)引起的肺气肿,后者在美国约为8-10 万人患病,全球发病人群约为300万人。
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是由益诺依生物开发的一款复方制剂,于今年8月获得FDA授予的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孤儿药资格认定。该药物活性成分为依达拉奉和(+)-2-莰醇,前者是自由基清除剂,后者是炎症抑制剂,两者通过协同作用减少神经细胞损伤和死亡。自由基引起的氧化应激被认为是ALS患者神经细胞死亡的原因之一。
GLR2007是一款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该产品于今年9月获得FDA用于治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的孤儿药资格认定。GBM是发病率最高且最具侵袭性的原发性脑肿瘤之一,尽管通过手术、化疗和放射治疗能取得一定疗效,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12-15个月,并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复发。
DZD4205(AZD4205)由阿斯利康和迪哲(江苏)医药联合开发的一种 JAK1 激酶抑制剂,目前正在进行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I/II期,以及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肠病的临床I期试验。该药物于今年9月获得FDA授予的T细胞淋巴瘤孤儿药资格。
JAB-3312为加科思开发的一款变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抑制剂,于今年9月获得FDA授予的治疗食管癌的孤儿药资格。SHP2是肿瘤细胞中RAS信号通路的重要调节因子,作用于RTK信号分子的下游和RAS的上游,其也被认为与T细胞的PD-(L)1信号通路有关。
NFS-01(NR082,又名rAAV2-ND4)是由纽福斯开发的一款基因治疗产品,其使用重组腺相关病毒血清型2递送经过生物工程改造的ND4基因(rAAV2-ND4)。该产品于2020年9月获FDA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治疗ND4突变引起的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ND4-LHON)。LHON是一种由线粒体基因突变所引起的母系遗传性视神经退行性病变,由德国学者Leber于1871年首次报道,目前全球患者约60万人,中国约10万人。
CT041是科济生物研发的一款抗CLDN 18.2自体CAR-T细胞疗法,于今年10月被FDA授予用于治疗胃腺癌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孤儿药资格认定。
盐酸杰克替尼片是一款选择性激酶抑制剂,抑制非受体酪氨酸Janus相关激酶 JAK1、JAK2和JAK3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STAT磷酸化,从而抑制STAT调节的下游基因表达。该药物于12月获得FDA颁发孤儿药资格认定 ,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包括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的骨髓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