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当医保改革遇上医院运营力提升,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操盘手”?
医改专题 健康界 2023-03-09 2221

伴随二、三级公立医院DRG/DIP医保支付改革的深入,医保按病组付费,通过病案首页,医保贯标和医保结算清单管理,医院的管理数据标准和信息化不断加强。至此,医院的粗放式管理与医疗支出的大幅增长上半场基本上画上了一个句号。“先做大,再做精”,从医院发展的规模驱动到精细驱动,医院发展的下半场该如何寻找发力点呢?

2020年6月底,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国范围内公立医疗机构,围绕“价格、财务、运营”开展为期1年的“经济管理年”活动。《通知》中第16条明确“医院可以单独设置运营管理部门”,或者确定具有牵头负责运营管理职能的内设机构,积极推行运营助理员、价格协管员制度等,辅助协同临床业务科室加强科室内部运营和价格管理工作。”这要求必须组建一支专业的精细化运营管理团队,有效整合医疗资源、提升医疗的投入产出比及时效性。

什么是医院精细化运营?

医院精细化管理,是指医院为实现“以病人为中心,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医疗安全”的管理目标,通过建立结构化的管理系统和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梳理以临床路径、诊疗和护理规范等工作手册为核心的工作流程和程序,最终实现向信息化管理过渡的管理方式,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并通过精细化管理充分利用医院资源、降低成本、增加结余,建立医院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活动。

规模扩大,如何谋求医院长远、可持续发展?如何把“经验型”“粗放型”管理模式向“精细化”转型?专业管理幕僚团队如何有效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如何实现以最低成本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如何简化看诊流程,切实解决看病难问题?这些问题,考验着每一位医院运营管理人。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营管理部副部长左煌提出:在医改与医保支付改革背景下,传统医院一定会向“管理模式企业化”“管理人才专业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操作精细化”“管理评价标准化”五化转变,最终实现医院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实现病案首页质量的加强和信息支撑的提升,实现DRG与病案管理、医疗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的融合。

然而,在推广和应用医保支付改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医院存在的问题。医院管理和服务质量的不足、医生和护士的医德医风问题、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服务过程中的诊断误诊等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医疗体验和医疗服务质量,也会影响医院的声誉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