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3-12-2
11月30日,海正药业(600267,收盘价16.82元)发布公告称,将终止发行可转债,拟通过定增方式,以不低于14.26元/股的价格,向不超过10名的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1.4亿股股份,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88亿元,投向制剂和生物工程项目。
市场人士认为,经过2012年的阵痛,这一方案体现了公司从原料药向制剂转型的迫切现实需求。而之所以放弃此前的可转债计划,可能和定增的融资成本更低有关。
募资19亿投三大项目
公司此次投资主要分三大项目,包括年产20亿片固体制剂、4300万支注射剂技改项目,抗肿瘤固体制剂技改项目,以及二期生物工程项目,三大项目总投资额预计为26.5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9.45亿元。
多款药物尚未获批
在业内,海正以较强的新药研发能力著称,近年来公司积极谋求从原料药向制剂药企转型,在新药研发上获得了不少成果。
对于此次定增,公司表示,此次制剂募投项目中拟生产的环丝氨酸等抗结核类药物、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等消化系统药物、替加环素、厄他培南、达托霉素等高端抗生素;复方硫酸氨基葡萄糖、通络生骨胶囊等骨科长期用药以及奥利司他片等OTC减肥药物、以及伊马替尼、吉非替尼、卡培他滨等都是生产难度较高、国内竞争对手很少的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上述多款新药诸如替加环素、达托霉素等都是首仿药。然而,除了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奥利司他片、通络生骨胶囊等部分药品已经获得生产批件,其余多数新药目前尚处于申请生产批件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甲磺酸伊马替尼、吉非替尼等为目前市场上较为热门的替尼类抗癌药物。不过伊马替尼、吉非替尼、卡培他滨目前都存在其他申报药企较多的情况,预计未来获批后面临的市场竞争将较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