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医改陷困境不是钱的问题
医改专题 2013-05-27 3426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3-5-27


政府资源投入不足,医院被迫以药养医,这最终导致看病难看病贵这是不少人对当前中国医疗困境的一种看法,但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看来,目前的问题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体制问题,增加财政补贴解决以药养医并非根本之法。

中国医疗行业是半市场化

昨日做客中国农业银行·南都公众论坛的朱恒鹏说,中国的公立医院属于国有事业单位,实行定编定岗定工资标准,但医生服务却是标准的私人产品,无论政府如何管控,都挡不住有人愿意支付市场化价格购买医生服务。

于是就形成了医生价格发现机制。不同医院、不同大夫、不同手术,红包各是多少,一家医院挖另一家医院的医生,均已有了标准的但不透明的行市价。医生的实际收入远不像工资单显示的那么低,已经是按市场价格获得报酬,这是市场化运转的结果。

但医生的红包和回扣收入,又是灰色收入,是不透明、不规范的,所以当前中国医疗行业是半市场化。另一方面,政府希望对此类灰色收入进行管制,不但消除不了,却增加交易成本,造成扭曲,在加重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降低了医生获得的收入。

医改必须提高医疗服务价格

朱恒鹏说,以往中国医改的思路,就是希望通过增加财政补贴降低药价,降低以药养医程度。但是这个做法失败了。

在朱恒鹏看来,以药养医的表面原因是医疗服务价格低估,其体制上的根本原因,是公立主导体制和市场经济不相容。

    他认为医疗体制不能独立于大的社会经济体制之外,而只能与之兼容、互补和匹配。医改的出路,应该是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使医疗服务收入增加部分足以弥补医院全部药品收益,才能真正废除以药养医,实现医药分开;取消国有事业编制制度,让医生成为自由职业者,使其可以自主选择执业方式和执业机构。由此培育一个竞争充分、职业声誉机制完善的医生人力资源市场;此外应放开鼓励公立医院改制,推动民营化,放开医疗服务市场准入,形成民营医疗机构为主体、竞争充分的医疗服务市场格局等。
您可能感兴趣
商保接入医保,卡在哪一步了?
商保接入医保,卡在哪一步了?
医改专题 深蓝观 2025-05-15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