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港大深圳医院:深港合作“医改样本”初具雏形
医改专题 2014-07-17 3387
  

来源:福布斯中文    20140716


深圳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下称港大深圳医院)于71日迎来两周岁生日,也是院方初步提交改革答卷的时间。运营两年来,港大深圳医院的改革成效虽还未可下定论,但其范本效应已经开始突显。

715日,在港大深圳医院管理团队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院长邓惠琼表示,经过深港双方和医院同仁过去两年的共同努力,一个深港合作的医改样本已经初具雏形。

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全员聘用、医生廉洁从业、全面预约制、先全科后专科等多项全新医院管理模式成为这一医改样本的标签,也为其他公立医院改革提供的示范效应。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在考察该院时说,港大深圳医院在办医、管医、行医、就医四方面进行了全新探索,理念先进,成效明显,为全国医改注入了新的活力。

让医院回归公益性

2010年,深圳被列为全国16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之一。20117月,深圳市政府和香港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将其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其核心目标是,按照国家医改思路,引入香港公立医院管理模式,破除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等弊端,回归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通常很多普通市民看到这里的豪华硬件设施后就会问,这里看病贵不贵?当被告知,这里一般手术住院其一般手术住院总开支平均是广东省内同等医院的三分之一左右,这里的医生收入与看诊、开药、检查的数量完全无关,就是为了避免病人的过度诊疗时,很多病人及家属半信半疑,除非在这里有了亲身就医经历。

而支撑港大深圳医院回归公益性的根基在于其推行的公立医院改革新路径。邓惠琼对记者一一列举:在医院管理方面,港大深圳医院率先在深圳市公立医院建立董事会、医院管理团队和监事会三权分立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现代医院管理架构。

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 港大深圳医院摒弃传统公立医院的编制管理,实行全员聘用制度,首期和第二期合同都是3年,两个合同期满后,如果继续聘用,就会是无限期合同。同时,港大深圳医院实行年薪制,并高薪养廉,还把禁收红包的规定写入员工合同,员工一经投诉,处罚非常严格。

对于一些国内三甲医院的医生,放弃体制内的福利成为合同工,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港大深圳医院抛出的橄榄枝就是高薪。

邓惠琼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深圳医生每年平均收入是30万,在这而港大深圳医院的医生最低薪酬是年薪56万元,最高的是96万元,这对年轻医生蛮有吸引力,同时,每年还有一个绩效的考核,可以达到该年年薪的30%。同时,医院还为医护人员购买医疗责任险,使医护人员安心服务病人。

除了薪酬外,一些医生选择离开体制内医院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要做一个不收红包,有尊严的医生。

同时,高薪养廉也杜绝了过度医疗,降低了患者的平均花费,2014年一季度,港大深圳医院的门诊次均费用、住院日均费用都低于深圳市11家市属公立医院的平均水平。

在诊疗模式方面,港大深圳医院实行全面预约制度,开设国内医院首个家庭医学全科门诊,确立先全科、后专科的诊疗模式;取消病人选医生制度,实行专家领导下的团队式诊疗模式;实施循症医疗和规范化诊疗,严格医疗质量管理,杜绝抗生素滥用,降低药品使用比率。

2014年上半年,港大深圳医院抗生素使用比率仅为17.38%,药品使用比率仅为21.11%,保持在较低的水平,门诊不输液成为医院的名片

截止20146月底,深圳港大医院已聘用员工1199人,医护及医技人员共占总数的81.5%,其中医生300人,占25%,医护比达11.76

为公益性和高效性的矛盾寻找出路

运营两年来,外界除了对港大深圳医院的众多创新措施保持好奇和关注外,也有很多人心怀疑问——硬件豪华,手术费是其他医院一半,医护人员高薪,这家医院如何维持未来的运营?

邓惠琼在发布会上也坦承的说,医院运营承担了高成本,公益性和高效性之间就存在矛盾,尤其刚开始运营时,肯定会存在矛盾,但我们相信公益性和高效性一定可以并存。

低收费高品质医疗,让医院承受很大的成本压力,经过测算,总体上打包收费的价格并不能覆盖医院的成本。虽然目前医院运营亏损由市政府补贴,但五年以后要自付盈亏,医院必须探索补贴公立医疗服务的路径。港大深圳医院一位工作人员曾对本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