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药地理 2016-08-12
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机遇
根据商务部发布《2015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披露,2015年,我国医药市场整体规模为16613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零售市场3323亿元,同比增长8.6%。同期,援引相关权威专业期刊数据,我国医药电商B2C市场规模144亿元,如果不考虑医药电商市场医疗器械和保健品销售规模,单纯药品的销售规模在67亿元左右,占到医药电商整体市场规模接近50%的市场份额,是医药电商市场的核心构成部分。以2011年我国医药电商B2C市场规模4亿元计,医药电商市场的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1%,发展及其迅猛。
从市场规模构成占比来看,同我国药店零售终端规模比较,医药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仅仅占到4.3%的市场份额,而占我国医药市场整体规模则不足1%;如果同医药电子商务交易市场较为发达的美国比较,我国的医药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则仅相当于美国1800亿美元的医药电商市场规模的0.5%。总之,无论从国内医药市场的占比,还是同发达国家同类市场规模比较,我国的医药电商模式仍处在发展初期的萌芽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从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市场单纯药品的销售规模渠道构成看,其中接近80%的构成来自于属于药店自营B2C渠道销售,由于自营B2C交易模式的药店的能够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运营,为实体药店引流。因此,基于B2C模式的医药电商发展空间广阔,是我国未来医药电商领域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
从我国零售药店连锁化发展趋势看,2015年,我国药店总量接近45万家,其中零售连锁药店增长近两年内取得快速发展,已经接近21万家,连锁率达到45.7%,基本上恢复到了我国药店连锁率的历史最高水平,。可以预期,未来随着我国分布不同区域的药店零售连锁龙头企业陆续登陆资本市场,必将利用掌握资本的先发优势,不断合并吸收跨区域药店零售渠道资源,推动我国药店零售市场的连锁覆盖率实现更加快速的提升,促进我国的药店零售终端连锁化发展趋势加快形成。显然,药店零售市场最终实现以连锁为核心的市场格局重构,使得药店服务客户的资源和业务整合能力将得到大大提升,为未来我国零售药店业态创新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实现线上线下渠道资源融合,提供坚实的实体渠道网络资源保障;。另外,从目前我国药店分布密度看和平均服务客户数量看,我国平均每家零售药店的服务人群达到3000人,高于日本的1800人,低于美国的5000人,如果不考虑边远和山区,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可以在1公里左右找到提供药品销售的零售药店,基于城镇零售药店区域覆盖程度,加之药店零售连锁覆盖快速增长趋势因素影响,从我国推动新医改“四个分开”的公立医院改革目标推断,随着公立医院破除“以药补医”经营机制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医院处方药流向社会药店供给端,由患者自主决定选择购药渠道,必将给药店零售市场发展开辟巨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对医药零售市场推动医药电子商务创新,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
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市场发展政策环境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全国累计有517家企业拥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较上年同期增加164家。从分类看,其中拥有网上零售类B2C证书共386家企业,新增122家,其中拥有网上批发交易类B2B证书共106家企业,新增33家,拥有网上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交易类A证资格共25家企业,新增9家。显然,从行业资格准入层面看,随着医药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迅猛发展,国家对于医药企业大规模进入电子商务领域,推动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创新予以政策许可和准入资格方面的积极支持。
从国家推动产业升级战略方面看,2015年7月,国家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全面推进产业实现信息化升级的战略抓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广覆盖、深渗透的明显特征,这同医药流通企业所追求的有效掌控从公立医疗机构到基层诊所,从民营医院到零售药店等所有遍布城乡的药品终端分销渠道网络,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营理念高度吻合。所以,医药流通行业致力于推动基于“互联网+”相关技术应用,为各类药品经营终端客户提供医药电子商务模式交易和服务的解决方案创新,从国家宏观产业升级战略层面看,同样具备探索医药电子交易模式实破和创新的宽松政策环境支持。
医药流通行业实施电子商务创新的策略及实施思路
基于互联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为医药流通行业基于医药供应链集成服务,为终端客户搭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开辟了深入探索的途径,同时,能极大促进提升医药流通行业整合渠道资源的效率和能力。使得整个医药流通行业在及时准确地为各级终端提供药品配送服务方面,不仅能够使零售配送终端客户基于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实现自身在药品管理和顾客服务能力提升方面的突破,而且也同样促进了医药流通行业实现从传统药品配送经营模式,向客户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战略转型的突破创新,为医药流通行业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确立了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国医药流通行业近些年的发展,处在国家实施新医改的特殊历史时期,由于面临健全药品保障供应机制,全面推动分级诊疗,在药品流通领域实施“营改增”和“两票制”等一系列政策因素叠加影响,使得医药流通行业不得不应对政策因素对于行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冲击,努力思索如何重新打造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加速推动行业颠覆传统经营模式,实施行业变革转型的进程。因此,在国家基于“三医联动”推动新医改的政策背景下,客观上对迫使医药流通行业加快基于信息化提升客户增值服务能力的探索,而为基层各类终端渠道客户开发和搭建医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推动医药供应链基于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创新,成为行业致力于突破传统经营模式,寻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核心环节和探索的着力点。
从策略实施思路层面,医药流通行业实现依托推动电子商务创新营销模式的目标,那些入围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百强榜排序前列,具有跨区域全渠道资源覆盖的实力医药流通企业,要发挥自身综合优势,率先进行尝试和探索。首先,在业务架构创新上,需要推进基于批零一体化的业务架构战略的贯彻实施,在整合药店零售终端渠道资源的经营策略上,通过以零售药店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解决方案为战略抓手,使得零售药店确保成为医药流通行业实现优化市场结构,整合优化分销渠道资源,提升区域医药流通市场整体运行效率的最为核心的终端渠道单元;同时,也需要对广泛分布于街区和村镇的小诊所、小门诊和卫生所推进基于电子商务交易移动平台模式的拓展,实现对于区域多元化小型医药零售终端渠道的全覆盖,基于信息化集成服务实现每个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交易单元的互联互通,实现药品分销终端渠道的无缝链接,如此以来,医药流通企业也就确立了深入整合区域医药配送渠道资源的无可替代的优势,并为未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不断延伸和辐射到更广阔的市场区域奠定基础,企业从传统的药品配送商向客户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转型也就有了坚实的根基。
因此,对于我国医药流通行业而言,通过积极推动面向终端客户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创新,应该成为在国家深入推动新医改政策背景和互联网创新大潮下,摆脱传统经营模式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掣肘,抓紧机遇打开新的发展空间的有效策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