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师在线 2015-10-14
昨日18时55分《贵州日报》发布消息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经中共中央决定,任贵州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而后各大主流媒体相继报道或转载落实了这一消息。5年前,孙志刚因安徽医改经验名声大噪,从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一跃成为国务院医改办主任,任职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卫计委两部委,在全国范围开始实施安徽模式的新医改,5年后的今天,他离开了医疗行业,再次回归地方政坛。
2013年“安徽医改”曾经作为典范被《人民日报》所报道宣传,刊登题为《安徽医改敢闯“深水区”》的文章,文章认为安徽医改敢啃“硬骨头”,敢闯“深水区”,在全国率先对县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实施“零差率”招标采购,率先全面铺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并酝酿省市公立医院改革。文章认为安徽成为新一轮医改的探路“先锋”。
然而,事实上县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实施“零差率”销售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并非安徽首创或独创,各省市按照国务院医改办的统一要求都在实施。真正让安徽医改出名并使常务副省长孙志刚升迁为医改办主任的是另外三项:一是基本药物实施“双信封”、“单一货源承诺”、“最低价中标”的药品招标模式;二是由财政包养村卫生室;三是芜湖市县级公立医院实施的所谓“医药分开”。“安徽医改模式”运行5年,其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
1
安徽药品“双信封”招标模式导致基本药物供应价
格混乱,虚高和虚低并存
“双信封、单一货源承诺、最低价中标”的招标方式唯低价是取,也就是说一个省,一个品规中标就可以独占全省市场份额,落标就会失去一个省的市场,所以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就是生死大战。
当一个品规有多家企业投标时,企业被逼恶性竞争,不得不以微利、与市场价持平甚至低于市场价投标。使用了几十年,安全有效的青霉素400万U河南省中标价仅0.69元、湖北中标价0.77、四川中标价0.88、山东1.08元、山西中标价0.72元,实际上,青霉素400万U成本就不止0.7元钱。这类品种占各省基本药物中标品种的80%,但是销量不到20%。而独家、竞争少、易于围标的品种,中标价虚高严重。这类品种占到各省基本药物中标品种的20%,但是销量占到各省基本药物的80%。
安徽医改模式在基层医疗机构反响极大,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反映无药可用,原因就是恶性竞争产生的低价,在零差率政策下没有回扣返利,基层医疗机构没有积极性采购和使用,而且当原材料上涨、采购量小、配送距离远、回扣时间长时,生产企业生产销售越多就亏的越多。
《人民日报》的文章说“零差率政策推行之后,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中标价格较国家指导价平均下降52.8%,县级医院平均下降36.6%。百姓的医疗负担大大减轻。”刚开始,老百姓还信,时间一长大家都发现,药品招标是“越招越高”,根本原因是招标部门只管价格不管采购,最后的结果是低价中标无回扣的药品,有价无市;高价中标有回扣的药品,销量暴涨。不但没有降低老百姓的用药负担,反而增加了老百姓的用药负担。
2
安徽医改财政包养基层医疗机构导致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即将崩溃
安徽医改定编定岗不定人,财政全额买单,安徽省一年增加财政投入21亿元,承担起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备采购和人员经费。基层医疗机构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基层医生根本没有积极性看病,普遍推诿病人。
财新记者在安徽肥西县了解到2010年肥西层医疗机构住院人次下降57.4%,而流向合肥大医院的病人增加了22.2%,《安徽医改敢闯“深水区”》也披露了定远县总医院住院人次猛增51.5%,2012年,芜湖市属公立医院就诊人次、开放床位均较2009年增长一半以上。实际上就是基层患者被赶到县级公立医院。
基层患者的守门人村医被逼天天做假的健康档案,不务正业,而且财政养医的补助被拦截、克扣,以至于某省在基层医改三年后的今天还公开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发文“进一步落实乡村医生补偿政策的通知”,承认乡村医生补偿不到位,导致乡村医生收入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医生队伍的稳定。
由此可见,在政府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上投入巨大的情况下,患者却只能涌向药价虚高严重的大医院,让基层患者看病更难更贵。
3
安徽在芜湖县级公立医院实施所谓的“医药分家”未能改变药价虚高、医生回扣和滥用药的现状
芜湖市撤消全市县级公立医院的药库,将药剂科人员集中起来成立了药品集中采购办,以集中药品采购量,招标选择供应商的方式让供应商竞价让利,由于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医院和医生从虚高价获利的机制,虚高药价照样在医院热销,医生回扣和滥用药依旧。
2013年8月20日,安徽省卫生厅公布了上半年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采购配送情况,其中采购金额前十的均是注射液,其中中药注射剂2个,抗生素5个。安徽县级公立医院药品执行省级集中采购、零差率政策的结果和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零差率的结果一样,且更为严重,回扣空间大的药品销量猛增,低价药无销量,抗生素、中药注射剂滥用极其严重。
4
安徽医改制造了一大批上访者,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安徽医改以来,为我国超过50%农业人口服务的村医很受伤,特别是医疗技术好、服务好、口碑好的村医收入锐减,无法生存。而大量的懒人、庸医充斥村卫生室,优秀的村医们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呼吁、抗争,主管部门熟视无睹,还有山东省、湖北等地也出现了村医上访、罢工等维权行动。这些正是财政养医带来的恶果,继续执行下去必将制造更多上访者,影响社会稳定。
路在何方……
近几年来,“医改”“医闹”等热词频见报端,“安徽模式”的很多副作用突显。以后的医改之路在何方,接力棒又将交到谁的手上,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