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德盈 2014-08-18
上周六看到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发布的“关于《福建省2014年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意见》“以下简称福建”(征求意见稿)的研究意见”总结意见内容:
1.对福建制定的招标目录不满意,认为只要有批文的都能参加福建的招标。
2.对福建制定的药品限价规则不满意,认为不同省的地域、人口、疾病谱及采购量存在差异,企业的生产及人力、运输成本存在差异,认为将其他省的低价作为福建省的限价,违背了市场价值规律与量价挂钩的原则。
3.对福建遴选10家药品经营企业负责全省中标基本药物的配送任务不满意,认为限制了其他企业参与配送的权利及中标企业的配送商选择权
4.对福建先评“商务标”再评”“经济技术标”的“双信封”评标模式不满意,认为“经济技术标”只有10分会造成“质量好、价格较高”的药品被排斥在外,认为这种做法“只能让企业一再降价,只有降价才能中标”,认为这种评标模式将把福建人民置于不安全用药的境地、
5.对福建根据常用低价药品的参考价及企业报价,再对报价药品做“双信封”评定的常用低价药采购方法不满意,认为不利于引导和调动企业生产供应常用低价药品的积极性,不利于群众临床用药需求的满足,不利于进一步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认为应该按国家卫计委的规定:由医院直接与挂网企业议定成交,及时结算。
6.对福建的货款支付规定(医疗机构在医保、新农合资金按月及时足额结算或按结算周期提前拨付的前提下,回款时间不超过30天,)不满意,认为这种用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作为推诿、搪塞付款责任的做法,不仅对企业不公平,还将极大的损害政府形象。
7.对福建按药品的定价属性划分二个层次的做法不满意,认为占据第一层次的药品主要是单独定价药品以及高价的外企原研药,第二层次是绝大多数的国产药品。而绝大多数的国产药品不分质量层次拼低价
8.认为福建分二个层次的做法,没有反应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客观现状。在中国制药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生产企业生产的同品种药品的质量存在不同质量层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9.认为:不论是著名的毒胶囊事件还是不久前福建邻省招标中出现的部分低价中标企业制假造假事件,背后无不是“最低价中标”作祟,福建省如果继续走“重低价,轻质量”的药品招标老路,必将引发新的药品质量安全问题。
10.认为:如果福建不在指导思想和相关制度设计上作出重大调整,将极大地恶化福建的医药政策和招商引资环境。
以上是“中国药促会对福建招标方案的研究意见”的大致内容,(原文见后),看完全文,我禁不住沉思,我在思考以下问题:
1.国家为什么推行药品招标制度?
答:在公立医院使用药品的过程中出现了以权谋私、药品滥用、开药提成、药价虚高的现象,所以逐步推行以省为单位的全国性的药品招标制度。
2.药品招标的精神与依据是什么:
答:愿赌服输,公平竞争,遵守契约。
3.要招什么样药品?
答:符合招标人同一要求的同一类药品,首先,招标人必须明确招标目录,药品的等级标准(质量要求),明确产品的准入标准,价格控制标准等要求
4.药要怎样招
答:我个人觉得有三种:便宜的,好的,又好又便宜的
5.老百姓在药品招标中有话语权吗?
答:由于老百姓对具体药品知识及医院药品使用认识不够,所以各省的药品招标由各省卫计委负责制定规则
6.招标中的药品价格依据?
发改委的的药品定价,各省物价局的药品定价,市场价格
7.为什么有原研药定价?
这是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的体现,具体有发改委负责制定原研药的价格,至于为何定价差别那么大,我不懂,你可能懂的。
8.双信封公平吗?你觉得最扯蛋的是什么?
答:不公平,最扯蛋的是诸如工信部排名、年销售、年纳税额、质量标准起草单位及原料来源等指标。泥马!
9.世上有公平的事吗?
答:没有
10.对福建的招标方案有什么意见?
答:兄弟,大家求口饭吃而已,你饶了我吧!
11.接下来要如何应对?
答:兄弟,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