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NMPA官网显示,微芯生物的1类新药「西格列他钠」审评状态已变更为「在审批」,有望在近日获批,成为继西达本胺之后微芯生物获批上市的第二款产品。
西格列他钠(商品名为双洛平)是深圳微芯生物自主研发的核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受体(PPAR)全激活剂,属于全新作用机制的胰岛素增敏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通过同时低强度激活PPARα、γ和δ受体,西格列他可更有效地抑制由肥胖及炎症因子激活的CDK5对PPARγ的磷酸化,从而选择性地改变一系列与胰岛素增敏相关基因的表达。不但可以控制血糖,还可以治疗患者通常伴发的脂代谢及能量代谢紊乱,进而有益于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
根据Insight数据库,西格列他钠在国内共启动了8项临床,其中包括3项III期临床。
西格列他钠3期临床
来自Insight数据库(http://db.dxy.cn/v5/home/)
2021年7月28日,ScienceBulletin以封面故事发表了分别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牵头的西格列他钠与安慰剂对照(CMAP)、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教授牵头的西格列他钠与西格列汀对照(CMAS)的两篇背靠背的确证性III期临床试验结果。
CMAP和CMAS均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分别入组了535和739例经饮食和运动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T2DM患者,对比研究观察了西格列他钠32mg和48mg两个剂量分别与安慰剂(CMAP)或与已上市药物西格列汀100mg(CMAS)在治疗24周后的综合疗效及安全性。
两项三期临床试验综合结果表明,T2DM患者在分别经西格列他钠两个剂量治疗24周后,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绝对值较治疗前降低1.32%~1.52%,显示出两个剂量均具有持续和有临床意义的血糖控制作用。这一试验研究的主要疗效终点指标与安慰剂对比呈优效,与活性药西格列汀对比呈非劣效。
在有效控制HbA1c同时,与西格列汀相比,西格列他钠两个剂量组,特别是48mg剂量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等一系列次要疗效终点指标中,均显示出优于西格列汀的疗效趋势。
安全性方面,西格列他钠两个剂量组与安慰剂和西格列汀对照组相比,在不良事件总体发生率和程度分级上均基本一致。两项试验中观察到西格列他钠治疗组出现较低频率的与PPARγ激活相关的副作用,如水肿事件和体重增加,但均明显低于TZD类药物的报道情况。
两项三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西格列他钠对生活方式控制血糖不佳的T2DM患者具有总体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这一PPAR全激动剂治疗T2DM提供了确证性临床试验证据。在全球范围内,这也是首个PPAR全激动剂在T2DM适应症上的三期临床试验报道。
根据Insight数据库,2004年12月西格列他临床申请获CDE受理;2019年9月,西格列他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上市申请被CDE受理。如今该药即将获批上市,历时19年研发。
西格列他钠项目时光轴
来自Insight数据库(http://db.dxy.cn/v5/home/)
2020年12月16日,微芯生物与海正药业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将西格列他钠片(双洛平®)在中国19个省份区域的推广权独家授予海正药业。该项合作旨在为中国患者快速提供创新机制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微芯生物仍然是该产品的所有者和生产者。
海正药业据此向微芯生物支付合计1亿元人民币的独家授权许可费用、不超过1.2亿元的销售里程金。中国大陆指定区域的独家市场推广权许期限为10年,自西格列他钠正式从NMPA获得上市许可之日起计算。从产品在授权区域启动商业销售开始,微芯基于海正药业在其授权区域内达到的产品销售额向海正药业支付48%起的阶梯推广费用,最高不超过55%。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糖尿病用药市场规模约690亿元。微芯生物的西格列他钠一旦成功上市,将成为进口替代的主力军,配合有能力的准入和商业团队,预计会有不错的表现。
在2021年5月,西格列他钠还获批开展II期临床,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来自:CDE官网
参考来源:微芯生物,ScienceBulletin,Insight数据库,CDE官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