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当医保谈判不再成为股市利空消息,是否意味着创新药大幅降价时代的结束
产业资讯 艾美达行业研究 2021-11-17 2389

一年一度的医保谈判已经结束,虽然具体的谈判结果还未公布,但是各个企业的股价已经作出响应。就以最受关注的肿瘤药领域而言,本次进行谈判涉及到的国内创新药企,在11月10日也就是肿瘤药物谈判的当天股价集体出现上涨。

8-1.png

药品价格巨大降幅引发资本市场动荡

但是在这之前,医保谈判已经逐渐成为创新药企们的噩梦,越来越大的价格降幅导致药品未来的市场想象空间没有达到上市前投资机构做出的预期,不足以支撑众多药企高高在上的市盈率,导致药品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竟然成了一个短期的利空消息。

8-2.png

并且之前随着医药行业热潮相继上市的创新药企也在资本市场降温后股价连续下跌,甚至破发,以科创板为例,目前具有1类化药及生物药研发管线的19家企业中,截止至11月15日股价破发的已经有6家,同时股价处于下行且接近破发(距发行价涨幅≤40%)的也有3家,接近破发和已经破发的企业综合占比达到了47%。

8-3.png

创新药高成本的研发投入与医保支付能力不匹配

众所周知创新药研发具有“双十定律”,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都非常高,要想在药物上市后能够在专利到期前收回成本进行盈利,药品的高价格几乎是难以避免的。

图1 长周期、高成本、高风险的新药研发

8-4.png

数据来源:康龙化成招股书,国盛证券研究所

随着中国随着中国医药研发已经从之前的第三梯队“跟跑”跨越到第二梯队“并跑”,进入第一梯队已经成为中国医药界长远发展的目标。在这个创新药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下每年都有大量新的创新药物上市,对应的患者也急需这些药物进入医保以降低治疗的开销。

但是医保基金的资金量是增长缓慢的,与快速增长的创新药物数量严重不匹配,这就导致创新药物被纳入医保的困难程度层层加码。国内创新药产业的主要矛盾也转化为创新药数量日益增加与医保基金缓慢增长的矛盾。

医保基金的“腾笼换鸟”尚处于早期阶段

对于这一问题,国家从政策层面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药品集中采购政策使得大量的仿制药得以大幅度降价,为创新药支付留出资金量。

但是与国内日益增长的大体量的医药市场相比,目前医保基金腾笼换鸟的一系列政策并不能使这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根据IQVIA最新统计可以看到,带量采购造成的药品销售额的下降只占到药品销售正常增长空间的44%,国内药品整体销售额依旧是快速增长的。

图2 中国药品销售额增长分析MAT 2020Q2 VS MAT 2021Q2

8-5.png

数据来源:IQVIA报告:《中国药品市场趋势回顾与展望》

高成本研发费用应由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支付

在医保基金面对大量创新药导致资金量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更需要政策的指引给商业保险等其他保险留出发展空间,这样才能更有效率的建设完善中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在中国商业健康险依旧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根据《构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2021-2025)》报告中显示,中国直接医疗支出依旧迅速增长,但是不同的支出方式不尽相同。

在近两年医保支出逐渐达到饱和,但是截止到2020年中国商业健康险赔付金额增长缓慢且占比极小,这就导致个人支出的比例不断增加,个人医疗支出在过去五年增长近800亿元,商业保险急需快速发展以解决更多的患者需求。

图3 中国直接医疗支出

8-6.png

数据来源:《构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2021-2025)》

合理的支付体系才是新药产业完美闭环的保障

医药创新产业发展的基础是长期且持续的药物研发投入。只有让企业得到多于创新药物研发投入的回报,这样才有持续的动力进行下一轮的创新药研发。在医保基金不能满足中国快速发展的新药产业的情况下,商业健康险作为支付体系的补充,能够填补患者更高的需求。

只有支付能力可以匹配中国强大的新药研发能力,在研发、患者、支付这三者之间才能够形成完美的闭环,才能够促进中国医药创新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您可能感兴趣
AI最强助攻,冲刺全球巨头
AI最强助攻,冲刺全球巨头
产业资讯 阿基米德Biotech 2025-05-08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