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如何决定研发针对哪种疾病的药物呢?
是市场需求、研发成本还是研发难度?
或许都不是,药企归根结底还是一家企业,主要目的还是要获取利润,所以药企产品立项不只需要研发部门做决定,很多情况下,也需要市场部门的参与。市场部一般会设立项部,专门研究公司的产品线结构及未来的战略布局。
1. 结合企业本身在某一领域的优势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药企在这个疾病方面的布局,是否已有产品上市,是否已有一支过硬的研发队伍,企业一般都会在已有疾病的领域持续发力,比如公司A在心脑血管疾病领域有许多过硬的产品,这家公司一般会继续投资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继续研发新药,保持在这个领域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2. 某一疾病的市场有多大
第二个重要因素是一个疾病的用药市场有多大,市场越大,参与研发的企业就会越多。
在癌症领域,癌症这种病本身就是一个难以攻克的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是有很多的癌症是根本无法治疗的,有些时候即使化疗吃一些药也只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物以稀为贵,其实这句话说的是没有错的。癌症的药之所以这么贵,那是因为癌症的药研发成本是特别高的,癌症本身就是一个难以攻克的疾病,人们对癌症的了解领域知之甚少。研发出一种新的有效抗肿瘤药物,就等于先占领了市场。
在慢病领域,药物特别多并且人口基数大,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为什么企业愿意在这个领域投资呢?这些慢病患者对药物有着长期的需求,基本上每天都会消耗一定量的药物,这就保证药企一旦有药物研发成功就可以保证有长期稳定的销量。
数据参考:构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2021-2025)报告正式发布!
相反一些遗传性疾病的药物研发非常少,前段时间一位父亲自己做药救自己孩子的新闻刷爆了网络,也证明了这种药物的市场非常小,几乎没有企业愿意投入资金去做这一方面的事情。首先就是患这种疾病的人就非常少,即使研究出药物,市场也非常少,并且新药研发周期长、费用高,如果药企研发药物,即使成功了,也无法收回当时的成本。
2020年,FDA共批准的53款新药(截至2020/12/25),其中包括39个新分子实体和14个新生物制品。从疾病领域来看,2020年FDA批准的新药仍以肿瘤药居多,占比34%(18/53),其他占比较高的疾病领域还包括神经(15%,8/53)、内分泌代谢(9%,5/53)、诊断试剂(7%,4/53)、感染性疾病(7%,4/53)。2016-2020年间,中国批准的创新药中,肿瘤药也是占有30-40%的比例。
图源:医药魔方
数据参考:构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2021-2025)报告正式发布!
为了平衡某些适应症市场较小鲜少有企业研究的情况,各国都对罕见病领域药物有鼓励措施。给予罕见病新药相比普通药物更长的专利保护时间,如7年至10年的市场独占期。对一些经典罕见病药物,如已在医保目录内的,应通过允许上调价格等机制给予价格保护,保障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有持续供应的基础。
2021年9月11日,由全国罕见病学术团体主委联席会议、上海市罕见病防治基金会、上海市医学会罕见病专科分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罕见病/孤儿药定义第三次多学科专家研讨会上,《中国罕见病定义研究报告2021》发布。中国罕见病最新定义是即新生儿发病率小于1/万、患病率小于1/万、患病人数小于14万的疾病。
3. 产品的竞争情况
除了考虑市场有多大,还要考虑到产品的竞争情况。靶点扎堆,同质化严重,已成为我国新药研发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以PD-1/PD-L1为例,据CDE数据,截至2021年9月底,PD-1受理276件,申报企业42个;PD-L1,受理148件,申报企业29个;某家企业最高获得受理号61个,适应症数量54个。虽然PD-1/PD-L1市场很大,但如此扎堆的研发,未来产品上市后商业化必然困难重重。这样的产品也是公司立项必须要考虑的。
据统计,美国70%临床阶段肿瘤管线集中于前30%靶点,而我国70%的临床阶段肿瘤管线则集中在21%靶点。
近期,《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正式落地,临床需求被放在产品立项的首位,而大量同质化的 me too/me worse 产品未来没有市场。
4. 患者的购买力
第四个重要因素就是患者的购买力。在一些疾病,像一些热带病,虽然患者数量大,但由于患这些疾病的患者大部分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会导致患者对这些药物的购买力非常低,也会导致药企不原意涉及这些领域,像非洲比较常见的寄生虫病或者一引起热带流行病。
5. 患者的生存周期
最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患者的生存周期,就像前面提到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患者可以通过长期服药,继续正常的生活,可以使用药物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但是相对而言,癌症患者的存活率就很低,比较严重的患者,五年在存活率最低只有10%,就是就在90%的患者会在5年内死亡,比如一份来自英国的数据显示胰腺癌患者五年的存活率只有7.3%,脑癌五年的存活率只有12.2%。
患者存活率相对较低,不能长期服用药物,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药企不愿意在癌症领域投资研发新的药物,二是癌症的价格会更高一些,目前很显然第一种结果并没有出现,基本上所有的药企或者说有能力的药企都有在癌症领域布局。因为癌症是一个非常大的领域,虽然有存活率低的癌症但是也有存活率高于90%的癌症,而且由于各种原因,癌症患越来越多,而且很遗憾中国的癌症患者数量增长的非常快,而且越来越年轻化。
药企市场部的人分析上述各方面的问题,与研发部门一起制定公司后几年,5年、10年的产品线,需要在哪些疾病上要增加投入,同时预测产品上市后可以给公司带来多少收入,从而让公司保持增长。
对于专利期的药物,在专利到期后,会遇到专利悬崖,未来以专利药品为主的主打收入可能会出现断崖式的下降,所以需要保证公司有一个非常优质的研发管线,一直可以有新药上市,持续给公司带来收入,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专利悬崖对公司的影响。
有时候市场变化非常快,现在的计划产品很难保证在几年后仍能符合市场需求,药企需要做比较长的规划,俗称“十年磨一剑”,而且需要每年根据公司情况进行调整,要有一个非常好的产品计划才能得到投资支持,让药企得以发展。
参考:
1、医药魔方2020年FDA批准的新药
2、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产业资讯盘点 2019年美国FDA批准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