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初步统计,今天线上观众已经远远超过100万人次。」国家医保中心副主任隆学文在第一届中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S-DRG)和按病种分值(DIP)支付方式改革大会主论坛结束时,发出捷报。彼时距离会议开始,仅3小时。
通过线上直播模式全程观看的四川省三台县中医院院长卢文华看到这一数据时很激动,这让他感到同道们对未来医保工作的重视程度。卢文华对健康界表示,大会清晰地传递了国家医疗保障局求实奋进、凝心聚力的蓬勃力量。
第一届中国CHS-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大会,是由国家医疗保障局指导,国家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主办,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CHS-DRG付费国家技术指导组)、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承办,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与北京医疗保险协会共同协办。
大会于2021年12月18日-19日召开,以「精细化管理新动能,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主题,采取「大线上、小线下」结合的形式召开。此次大会系统回顾总结了CHS-DRG/DIP试点成效和经验,全面部署了未来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全国统一的CHS-DRG/DIP付费的实施路径,梳理了CHS-DRG/DIP付费医保经办的任务要点。
意义非凡的盛会,支付方式改革为何值得深入研究?
DRG付费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目前有40多个国家将其应用于医保定价或基金预算,是世界公认的较为先进和科学的支付方式之一。DIP付费则是一种中国原创的支付方式,是在总结广东、上海和江苏等地区的本土做法基础上,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探索。
与传统按项目付费相比,DRG/DIP付费是一种更科学、更精细的医保支付模式,能够帮助医院在进行费用管理的同时,兼顾临床发展。
一直以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被视为利益调控机制、深化医改的「牛鼻子工程」,是撬动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指挥棒。
在过往三年,我国试点先行。2019年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启动DRG改革,在30个城市开展CHS-DRG试点工作;2020年国家医保局又组织研究形成了DIP病种分值付费的技术规范,并确定71个DIP试点城市。截至2021年年底,CHS-DRG/DIP付费国家试点已全部开展实际付费。
在本次大会前一天,12月17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DRG/DIP付费示范点名单的通知》指出,本次印发DRG/DIP付费示范点名单并指导后续扎实做好示范点建设工作,是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步骤,这些试点城市有望在提升医保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纳入DRG/DIP付费示范点名单的城市有DRG示范点18个,DIP示范点12个,综合(DRG/DIP)示范点2个。
在本次大会上,谈及三年改革成效,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是这么描述的:支付方式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能,用有限的医保基金为参保人购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激励医疗机构和医生主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控制成本的内生动力,促进分级诊疗,医保和医疗“相向而行”。从试点初步成效看,一些试点地区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更加规范,检查用药更加合理,治疗的针对性更强,也促进了分级诊疗。医疗机构、医保基金、参保群众都不同程度的受益,初步显示出医、保、患三方共赢的效果。
专家们公布的数据,直观体现了三年试点成果。
由国家医保DRG技术指导组组长、北京医保中心主任郑杰发布的《CHS-DRG国家试点工作报告》显示,DRG三年试点取得了四点实践性成果:管理效率显著提高;参保人员负担减轻;医疗行为逐步规范;临床价值得到兑现。
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10月,30个试点城市DRG实际付费已覆盖807家医疗机构,三级医院覆盖率达43.49%,ADRG一致性提高,试点城市分组从429组到935组不等,细分组效能在不断提高。北京应用DRG十年间,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提高28.4%的情况下,住院权重仅提高17.8%,参保人员个人负担由33%下降至28%,老百姓切实享受了改革实惠。
医改「牛鼻子」工程,对医院产生哪些影响?
作为医保支付领域的国家级理念宣介平台,此次大会采取「大线上、小线下」结合的形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1个试点城市医保部门设分会场,省级和试点城市医保部门负责同志、部分专家学者和试点医疗机构代表参加会议。
参会分会场(图片)
此外,各地医院,也对此次大会保持着紧密关注和重视。
12月18日,东部战区总医院急诊科主任助理任艺的病刚痊愈,还差最后一天的补液没有输完。作为科室医保联络员,他不愿放弃这次重要的学习机会,选择边输液,边组织同事们一起听会、学习。
急诊科与其他科室不同,所涉及到的病种更复杂,比如有些外伤患者同时合并气血胸、慢性病等疾病,因此使用的药品和耗材种类会更多。这让任艺始终觉得,作为急诊科的一员,更应该对医保政策学透、理解、用好,从而做好病案管理和成本控制,规范诊疗行为。
「听会的时候,确实感觉有些乏力,胃口也不好,但是这次会议太重要了,我在医院又是专门负责宣讲医保政策的人,所以还是要认真学习,做好笔记。」任艺对健康界说。
东部战区总医院从2021年9月开始,就组织包括临床科室、病案室、信息科、物价办等职能科室的人员对医保政策进行宣讲,任艺是宣讲人,已经集中为同事们宣讲过3次,他表示,会根据会议上领导和专家所介绍的政策要点,把宣讲PPT重新完善,尽快为同事们作第4次传达。
早在一周以前,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中医院就已经组织安排好「中层及以上干部和所有医务人员」收看第一届中国CHS-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大会,医院院长卢文华全天全程观看。
三台县中医院职工在集中观看大会直播(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三台县中医院试运行DRG快半年了,效果很好,并将从2022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DRG。」在收看完主论坛后,卢文华接受健康界专访。在他看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需要医保、医院的紧密协同。对医保来说,规范诊疗行为会减少基金支出,保障诊疗安全;对医院来说,必须主动适应,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其实这也正是国家医保局推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后,希望见到的结果——建立医保基金和医院发展的平衡机制,建立基于标准的支付机制、监管机制,促使医院回归价值医疗本质。这对医疗机构来说,原来靠量增收和扩张床位规模的时代结束了,将倒逼医院进行提质控费增效。
这一转变对于需要适应的医院来说,不失为「危中有机」。近年来,医疗集团破产、医院经营苦难的问题屡见报端。在此次开幕式上,郑杰也对来自医疗的「恐慌感」做了解读:「‘DRG只是一项医保的控费措施’,这种来自临床的普遍态度,是对它最大的误解。它不但不是控费的工具,反而能够最大限度兑现临床的价值,也就是说您只要有水平、服务好、被人越多地选择,越多兑现您的价值。」
作为北京医保中心主任,郑杰用北京市配套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推出FM19冠脉支架植入DRG付费为例,作进一步阐述。数据显示,2021年1月-8月期间,医院次均费用从68008元下降到39307元,实现差额盈余共计3.4亿元。
这一数据背后,是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临床价值提升的直接体现。
「第一,我们的临床还有压缩、规范的空间;第二,把水分去除掉后,差额盈余一共3.4个亿,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医保局‘结构调整,腾笼换鸟’的政策精神,完全返给医疗机构,所以也引起了医疗机构广泛好评。」郑杰表示。
医院组团学习,三年行动计划的下一步
2021年11月2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下称《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从2022到2024年,全面完成DRG/DIP付费方式改革任务;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
会上,国家医保局医保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华波以《CHS-DRG/DIP试点成效与新三年行动方案》为主题作主旨发言,详细解读了《三年行动计划》的发布背景和未来规划。这一纲领性文件的发布,也激发了尚未参与支付方式改革试点的医院的参会与学习热情。
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运营管理部三甲办主任邢林艳告诉健康界,医院原定于2021年年底以前进行DIP试点,由于多种原因,试点要推迟至2022年。这场大会不仅给医院很多对此理论零基础的职工上了一堂政策解读课,还对医院明年的新政推行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为此,医院特别组织包括临床科室主任、医保科、运营管理部等行政部门在医院会议室集中观看。「我们作为一家县级三甲医院,非常拥护DIP的试点工作,这源于试点推行之后,会有很多轻症患者回流到我们基层来,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事。」邢林艳说。
文昌市人民医院参会场景(图片:受访者提供)
在未来三年支付方式改革线路图已然明晰的当下,已经在试点过程中初显成效的医院也积极参会。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医保办职工在医保办主任李超的带领下,全天观看了此次大会。据了解,由于会议当天是珠江医院参加三甲复评审的时间,一部分职能部门人员没能及时观看。为此,李超专门录制并收集了大会素材,用于在会后组织医院医务部、财务部、门诊部等相关部门人员观看。
图:珠江医院医保办职工在集中观看大会
一场高质量的大会,给参会者带来了哪些收获呢?
马上要正式实施DRG付费的卢文华院长,告诉健康界,从主论坛主旨发言里司局领导对未来3年的行动方案的权威解读,以及各试点城市对过去3年的经验总结中,能够找到以后工作的方向。他表示,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就要做到「编码管理到位、信息传输到位、病案质控到位、内部管理机制到位」四个到位,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改革目标,让医疗机构健康发展,群众受益。
但与此同时,卢文华也有自己的担忧。他说,作为一家县级三甲医院,医院一定竭尽全力适应医保政策,但是全国三甲医院管理和技术水平以及规模各不相同,而DRG/DIP付费对同级别医院付费标准一样,这让基层医疗机构很难跟得上国家医保局雷厉风行的步伐。
「基层医疗机构未来能否适应改革,是我所担忧的。」卢文华说,很感谢主办方组织这样的大会,让全国各级医疗机构拥有了交流学习的机会,希望未来大家能够给基层多些指导意见,分享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经验。
临沂沂州医院 图片来源:临沂罗庄区医保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