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20款1类新药获批临床,来自天境生物、海和药物、默沙东、三叶草生物等
产业资讯 医药观澜 2021-12-27 2842

截至2021年12月24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数据显示,共计有6093项临床试验申请通过“默示许可”。本周(12.20~12.25)20款1类新药(不含补充申请)。这些产品包括了PARP抑制剂、PI3Kδ抑制剂、第三代抗CD20抗体、B7-H3单抗、Aurora A激酶抑制剂、C5aR抑制剂、TPOR激动剂、非编辑的天然免疫细胞治疗药物等。本文将对其中的一部分1类新药作介绍,供读者参阅。

1、上海君派英实药业:IMP4297胶囊作用机制:PARP抑制剂适应症:晚期恶性实体瘤

上海君派英实药业申报的IMP4297胶囊获得一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适应症为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拟用于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IMP4297为英派药业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PARP抑制剂senaparib,PARP抑制剂是首个利用“合成致死”概念在临床上取得成功的药物。特瑞普利单抗为君实生物的抗PD-1单抗。

2020年8月,英派药业与君实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即上海君派英实药业,合作进行IMP4297项目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的多种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和商业化准备等。此前,由上海君派英实药业申报的IMP4297胶囊已经获得一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适应症为前列腺癌

2、恒瑞医药/璎黎药业:YY-20394片+天广实生物: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MIL62注射液作用机制:PI3Kδ抑制剂、第三代抗CD20抗体适应症:非霍奇金淋巴瘤

恒瑞医药/璎黎药业的YY-20394片和天广实生物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MIL62注射液联合疗法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适应症为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林普利司(YY-20394)是璎黎药业自主研发的一款新一代PI3Kδ(磷酯酰肌醇3-激酶亚型δ)高选择性抑制剂;MIL62是由天广实生物研发的糖基化改造抗体技术平台进行抗体优化的、新一代的II型CD20抗体。值得注意的是,恒瑞医药在今年先后与璎黎药业、天广实生物达成合作,获得林普利司片在大中华地区的联合开发权益以及排他性独家商业化权益,以及MIL62在大中华地区的排他性独家商业化销售权益,同时天广实生物与恒瑞医药共同开展MIL62与恒瑞医药相关产品联合用药的临床研究。

3、天境生物:TJ271注射液作用机制:B7-H3单抗适应症:晚期实体瘤

天境生物申请的依布妥组单抗(又称TJ271)获得一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适应症为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实体瘤。依布妥组单抗是靶向B7-H3、具有Fc优化功能的单克隆抗体,2019年7月,天境生物与MacroGenics公司达成1.5亿美元合作,从而获得该药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的独家开发及商业化的权利。根据天境生物近期新闻稿,公司即将开展一项2期临床试验,评估依布妥组单抗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多种实体瘤的疗效,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尿路上皮癌以及此前研究观察到治疗信号的其它瘤种。

B7-H3在调节抗肿瘤免疫反应中起关键性作用,在多种肿瘤中广泛表达,其高表达与肿瘤预后不佳相关。临床前研究表明,依布妥组单抗通过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增强T细胞免疫反应双重机制,达到抗肿瘤作用。由MacroGenics公司开展的临床研究数据也显示,依布妥组单抗与抗PD-1单抗联用具有治疗多种肿瘤的潜力

4、捷思英达:VIC-1911片

作用机制:Aurora A激酶抑制剂

适应症:晚期卵巢癌

捷思英达申请的VIC-1911片获得两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适应症为晚期卵巢癌。VIC-1911是一款新一代高选择性的Aurora A激酶抑制剂,由Taiho Pharmaceutical公司研发,2020年6月,捷思英达子公司Vitrac Therapeutics引进了该产品在肿瘤领域的全球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并协议由捷思英达负责该产品在大中华区域肿瘤领域的开发和商业化。根据捷思英达近期新闻稿,VIC-1911在美国已经完成了1期临床单药爬坡研究;Vitrac公司也将启动该药针对KRAS基因突变肺癌的临床1/2期研究。

Aurora激酶是一种参与细胞有丝分裂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酶,可以维持细胞分裂的正常进行。在肿瘤细胞中,Aurora A在细胞分裂的整个周期中均有表达,影响到胞浆内其他蛋白的功能,比如抑制p53、BRCA1、Chfr等抑癌蛋白的活性,导致肿瘤细胞产生。

5、海和药物:德立替尼胶囊

作用机制:多靶点口服小分子激酶抑制剂

适应症:实体瘤

海和药物申请的德立替尼胶囊获得两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适应症为:既往接受一线治疗发生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毒性的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实体瘤。德立替尼是一款口服的选择性抑制FGFR1-3、VEGFR1-3和PDGFRα/β的强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其合作伙伴联合研究,海和药物拥有该药在中国境内的独占权益。

根据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均显示,德立替尼耐受性好,在多种晚期实体瘤中具有抗肿瘤活性,对抗血管生成治疗敏感和FGF变异的肿瘤均有疗效。海和药物官网显示,目前德立替尼正在开展多项临床研究,包括治疗胸腺癌的关键性2期临床试验、联合抗PD-1抗体治疗鼻咽癌的关键性2期临床试验以及联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2/3期临床试验等。

6、诺未科技:自体记忆性淋巴细胞注射液

作用机制:免疫细胞疗法

适应症:肝癌原发性肝细胞癌根治术后高复发风险患者

诺未科技的自体记忆性淋巴细胞注射液获得一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适应症为:拟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根治术后高复发风险患者。根据诺未科技此前新闻稿,该产品为一种非编辑的天然免疫细胞治疗新药,其主成分细胞是中央型记忆T细胞(Tcm),表达CD62L、CD45RO、CCR7等表面标记,具有归巢性、记忆性、自我更新能力和较好的抗肿瘤能力。诺未科技预期,该疗法极有可能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肿瘤治疗全面辅助方法,与手术、化疗、放疗、靶向药、PD-1抑制剂等其他肿瘤治疗手段有机结合,有效降低癌症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据诺未科技介绍,非编辑的天然免疫细胞治疗与CAR-T细胞治疗同属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与CAR-T不同的是,非编辑的天然免疫细胞治疗不需要对T细胞进行人为的基因编辑改造,不涉及病毒载体的使用,有望打破实体瘤异质性的局限,给癌症治疗带来突破。

7、三生国健:SSGJ-706注射液

作用机制:重组双特异性抗体

适应症:晚期实体瘤、复发/难治淋巴瘤

三生国健的SSGJ-706注射液获得两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适应症分别为:晚期实体瘤、复发/难治淋巴瘤。根据三生国健此前新闻稿,SSGJ-706是公司利用其双特异性抗体平台开发的重组双特异性抗体。该抗体同时结合PD-1和另一个与肿瘤免疫抑制功能密切相关的靶点,从而更有效地促进T细胞活化和增值,进一步增强其肿瘤杀伤活性。

今年10月,三生国健披露SSGJ-706获得美国FDA批准进入1/2期临床,为一项在晚期实体瘤、复发或难治淋巴瘤受试者中评估SSGJ-706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疗效的开放性、多中心、1/2期研究。

8、默沙东(MSD):nemtabrutinib片

作用机制:BTK抑制剂

适应症: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默沙东申报的nemtabrutinib片获得两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适应症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Clinicaltrials网站显示,nemtabrutinib片的研发代号为MK-1026。这是一款第二代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由默沙东27亿美元收购ArQule公司所得。

临床已经证明BTK是治疗B细胞血液癌症的有效靶点,然而一部分癌症患者会对第一代BTK抑制剂产生耐药。有研究证据表明,BTK C481S突变是与此相关的主要耐药机制之一。作为一款口服、强力可逆性BTK抑制剂,MK-1026不但可以抑制野生型的BTK,还可以抑制BTK的C481S突变体,有潜力克服肿瘤对已有BTK抑制剂产生的耐药性

9、Vifor Pharma:avacopan硬胶囊

作用机制:C5aR抑制剂

适应症:ANCA相关性血管炎

Vifor Pharma申报的avacopan硬胶囊获得一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适应症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和显微镜下型多动脉炎)成人患者的治疗。公开资料显示,avacopan是一款口服给药的选择性补体C5a受体(C5aR)抑制剂,已经于今年9月和10月分别在日本和美国获批。根据公司早前新闻稿,这是十年来,FDA首次批准ANCA相关血管炎药物,也是FDA批准的首款口服补体C5a受体抑制剂。

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种由于C5a补体途径的过度激活,进一步激活中性粒细胞,导致炎症和小血管破坏的全身性疾病,会引起器官损伤和衰竭,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自身免疫性肾病。Avacopan通过精确阻断位于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上的C5a受体,阻止这些细胞受到C5a的激活,降低炎症损伤。

10、三叶草生物: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血小板生成素拟肽融合蛋白注射液

作用机制:TPOR激动剂

适应症: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三叶草生物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血小板生成素拟肽融合蛋白注射液获得一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适应症为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IT)。公开资料显示,该产品为三叶草生物Fc融合蛋白候选产品SCB-219,为新型血小板生成素受体(TPOR)激动剂,拟开发适应症为CIT和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根据三叶草生物招股书介绍,Fc融合蛋白是一种生物多肽,将抗体的可结晶片段(Fc)结构域与另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结构域或肽融合而产生具有独特结构功能特性及显著治疗潜力的分子。TPOR激动剂可激活TPOR依赖的STAT和MAPK信号转导通路,刺激巨核细胞增殖和分化产生血小板而发挥升血小板作用。

除了上述产品,本周还有多款1类新药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例如拜耳(Bayer)的BAY 2927088溶液、豪森药业的HS-10383片、正大天晴的QB2450注射液、嘉越医药的JYP0322片、嘉葆药银医药的BTK抑制剂JDB175片、北京师宏药业的放射性诊断用药锝[99mTc]异腈葡萄糖注射液、拓弘康恒医药的人源TH-SC01细胞注射液、石药集团中奇制药的SYHX2001片、西安新通药物的注射用MB07133等。这里不再一一介绍。希望这些在研产品的后续研究顺利进行,早日惠及患者!

参考资料:

[1]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Retrieved Dec 24,2021, From https://www.cde.org.cn/main/xxgk/listpage/4b5255eb0a84820cef4ca3e8b6bbe20c

[2]各公司官网及公开资料

您可能感兴趣
应对美国FDA核查临床试验的经验分享
应对美国FDA核查临床试验的经验分享
产业资讯 研发客 2025-05-07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