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在人口数量上升、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癫痫患病人数不断增长,抗癫痫药物制剂需求增加。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重点省市公立医院【抗癫痫药】销售额为13.27亿元,放大至全国范围,销售规模有望超60亿元。
(来源:米内数据库)
癫痫是一种因脑部神经过度放电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突发的、反复的或短暂的功能丧失的慢性疾病。发作时的意识丧失,可能会导致诸多严重意外的发生。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癫痫病患者总数高达5000万以上,仅中国就超过了600万,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五。
临床用药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症状、减少发作的次数,从而减轻癫痫导致的严重后果。
目前,国内医院销售Top 5的抗癫痫药物是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拉莫三嗪、托吡酯,占该类药物市场的86.7%,头部效应明显。
(来源:米内数据库)
丙戊酸钠:
作用于GABAA受体、NMDA受体,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癫痫和发作,是效果最好的广谱抗癫痫药物之一,故而其市场份额一直高企。
2020年重点城市公立医院销售5.13亿元,注射剂型为主要剂型(占70%份额),赛诺菲(65.2%)和仿制药沈阳新马药业(21.5%)、四川科瑞德(10.9%)占据主要的前三市场。
(来源:米内数据库)
作为广谱抗癫痫药,丙戊酸钠对于局限性发作的癫痫的疗效,要弱于其他新型的抗癫痫药物。
左乙拉西坦:
是第一批国家带量采购申报前唯一过评的抗癫痫药。左乙拉西坦较丙戊酸钠能更有效的控制癫痫发作,对呼吸、循环抑制、脏器药物损害等副作用小,耐受性好、疗效可靠。
2020年重点城市公立医院销售3.12亿元,片剂为主要剂型(占86%)。伴随仿制药的过评、国采优势的凸显,京新药业、康裕制药的市占比分别扩容至32.9%和8.8%,而原研优时比(占46.9%)的市场份额已被逐步压缩。
(来源:米内数据库)
虽然左乙拉西坦疗效可靠,但使用该药的患者在出院时较传统药物恢复欠佳,癫痫发作复发率也更高。
奥卡西平:
是新一代抗癫痫药物,可阻断癫痫患者体内的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和钾离子通道,抑制其体内反复的神经放电现象和突触的兴奋传递,减少其癫痫发作的次数,可单独应用,也可作为辅助治疗,是成人新诊断癫痫( 尤其是未经治疗的局灶性癫痫患者) 的一线药物选择。
2020年重点城市公立医院销售1.92亿元,片剂为主要剂型(占88%),由诺华(92.5%)、北京四环(4.6%)、武汉人福(2.9%)占据将近整个市场。
(来源:米内数据库)
服用奥卡西平后出现严重及症状性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1.1%和6.8%。
拉莫三嗪:
是一种相对新型的广谱抗癫痫药物,为强效的抗癫痫药物,其作用环节是抑制突触前膜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释放, 作用机制是抑制钠通道的开放,稳定过度兴奋的神经细胞膜,同时具有脑保护作用,临床使用无自身诱导作用。2020年样本城市医院销售9142万元,竞争企业只有原研GSK(92.4%)、湖南三金制药(7.4%)和华海药业(0.2%)。
(来源:米内数据库)
拉莫三嗪最重要的优势体现在双相障碍的维持治疗中,可显著延长心境事件发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尤其是新的抑郁发作。
托吡酯:
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抗癫痫药物,具有独特的多重作用机制,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呈线性药动学特征,生物利用度高,血浆半衰期长,耐受性与安全性较好,国内外已广泛用于临床。本产品已被2018美国AAN/AES”、“2013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等指南推荐作为抗癫痫优选药物。
米内网显示,2020年国内样本医院【托吡酯】销售收入为4615万元,片剂与胶囊剂占比约8:2,产品市场暂由原研西安杨森一家独揽。
(来源:米内数据库)
托吡酯对于特发性震颤的治疗更为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更轻微,可以作为特发性震颤的首选用药。
十年来,随着抗癫痫新药上市及部分药物专利到期,抗癫痫药物市场表现出跌宕起伏的态势。
据《中国抗癫痫诊治指南》:癫痫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历史最古老、最为典型的病症,病因复杂,发作突然和反复无常,难以根治,被视为神经系统的癌症,称之为世界上的三大顽症。而且用药差异性较大,部分药在不同患者中疗效并不理想,因此癫痫有顽疾之称。
国外以前上市的多种药物由于毒副作用大或加黑框限制,国内已不再生产、进口和使用,如依佐加滨、氨已烯酸、非尔氨酯、三甲双酮、乙苯妥英、甲琥胺等,销售成绩瞬间一落千丈。
相较而言,能在该领域站住阵脚的Top 5(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拉莫三嗪、托吡酯),无疑是潜力十足、疗效突出的产品。后续它们将带来怎样的精彩表现,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