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3日,发布了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 BMS)宣布并购Nasdaq上市公司Turning Point Therapeutics (TP) 的消息。BMS将以每股76.00美元的价格现金收购TP,总金额为41亿美元。这是继5月10日,辉瑞116亿美元收购Biohaven后又一重磅消息。
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地亚戈的Turning Point于2013年成立,2019年在Nasdaq上市,2022年被BMS收购。它目前有250名员工。它究竟是如何做到踏准每个时代的节拍,成功华丽转身,以及它的成功又带给中国创新药企业(Biotech)什么启示和思考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它的发展轨迹。
1)早期公司的定位、赛道的选择和团队
Turning Point Therapeutics 是由华裔科学家崔景荣和李一山于2013年联合创立的。早年崔博士在辉瑞成功领导研制了克唑替尼(Crizotinib),使之成为市场上第一个获FDA批准的ROS1+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靶向药物。她也主导设计了克唑替尼的迭代产品,劳拉替尼(Lorlatinib)。因为她擅长于抗肿瘤靶向药物的结构设计和早期药物发现,TP早期专注于自主开发针对癌症驱动基因开发新一代肿瘤精准治疗药物。选择的赛道是具有差异化的靶向肿瘤驱动基因发生相关的常见突变的创新小分子抗癌抑制剂。这些精准治疗产品的疾病患者群体清晰,有临床开发和注册上市快速通道,崔博士及团队为公司设计和研发了四个新的候选药,其中三个进入了临床阶段。她带领的创新研发团队建立了丰富的管线为公司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优异的自主开发的精准治疗产品
TP开发的领头产品洛普替尼(Repotrectinib, TPX-0005)是新一代的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多靶点如ALK,ROS1和NTRK等基因突变,能够克服多种对其它TKI产生抗性的基因突变,抑制携带ROS1,NTRK和ALK阳性的晚期实体瘤生长。具有同类最佳(Best-in-Class)潜力的下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它有望成为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新的一线疗法。
洛普替尼已获得美国FDA授予的三项突破性疗法的认定,再鼎医药于2020年7月7日从TP获独家授权,引进大中华地区(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于2021年12月获中国CDE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该产品已接近完成全球临床I/II TRIDENT-1研究,预计洛普替尼有望于2023年下半年在美国和中国获批。
3)拥有丰富的产品管线
目前在TP的产品管线中,有四个已经进入临床阶段。洛普替尼进展最快,TP的管线里还包括处于临床1/2期的c-MET抑制剂,Elzovantinib (TPX-0022),主要进展在2022年下半年报告临床1期数据,以及启动临床2期的工作。进入临床1期的TPX-0131 (ALK抑制剂),Ph1数据将会在2022年4季度公布;抗体偶联药物(ADC)TPX-4589,是消化道和胰腺癌的特异靶向药。在药物发现到开发的管线中,今年会提名二个候选品进入临床研究。
4)灵活而有深度的战略合作和拓展
Licensed out
开启与中国的领先的biotech再鼎医药合作,加速洛普替尼的国际临床多中心的研究进程:2020年7月7日, TP给与再鼎(ZLAB)洛普替尼(repotrectinib)的独家授权,引进大中华地区(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2021年12月,洛普替尼获中国CDE授予突破性疗法的认定。2022年1月11日, TP扩大了与再鼎的战略合作,再鼎获得MET/SRC/CSF1R抑制剂TPX-0022在大中华区开发和商业化的独家授权。
Licensed in
布局未来的精准肿瘤治疗领域:2022年5月7日, TP向礼新医药(Lonova Medicines)支付了2500万美元的首付款以获取抗体偶联(ADC)药物LM-302在全球除大中华区与韩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的权益。LM-302能特异性靶向Claudin8.2阳性的肿瘤细胞,并通过内吞进入肿瘤细胞,释放小分子毒素,从而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5)由行业内的资深专业人士组成决策与管理层
TP在2019年4月Nasdaq成功上市前后,从企业战略和公司治理上及时进行了重大调整, 两位联合创始人离开了公司,TP引进重量级的各行业专家,来领导进入临床开发阶段和即将进入商业化的公司。由Mark Alles担任TP的董事长,他曾经是Celgene的前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2019年主导完成了总价740亿美元Celgene和BMS的成功并购。董事会由7人组成,包括了投资人,生物医药,肿瘤靶向治疗,法务,财务等多种背景的行业资深人士。
公司由肿瘤临床研究背景出身的Athena M. Countouriotis, M.D 出任CEO。她于2018年5月加入TP,拥有丰富的肿瘤生物技术领导和开发经验,包括血液和实体肿瘤的大分子和小分子治疗,她曾指导多个开发项目在美国和欧洲获得多个监管机构的批准。
公司由12人组成核心管理团队,在生物技术药物开发和商业化、基于结构的设计、药物化学和癌症生物学方面的专业经验, 集体领导能够帮助公司迅速开发出具有差异化的候选药物。
6)与BMS的发展方向一致及高度互补
TP能获BMS如此青睐,绝非随随便便得来的。
首先TP的强大的精准肿瘤疗法的创新平台和产品管线,与BMS抗肿瘤的战略方向高度一致,产品开发能力互补。TP擅长于药物的分子设计和早期开发,针对患者对靶向药出现耐药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快速进行分子筛选,临床研究开发和注册。但BMS在产品上市生产,全球化临床研究及注册上市有绝对优势。
其次,TP产品洛普替尼即将在2023年下半年上市和进入商业化阶段, TP并不专长于产品后期阶段的工作,而BMS在全球新产品注册报批和商业化等方面,具备无可比拟的能力和资源。
第三,到2025年,作为第四代的TKI抑制剂和潜在的新一代的一线治疗,预计洛普替尼上市后的全球销售将为BMS带来每股$0.08的收益。
BMS收购TP,既拓展了精准肿瘤治疗领域广度和深度,又收获了一批创新能力卓越和文化理念一致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和团队
BMS看中的绝非只是TP有一个潜在的同类最佳(Best In Class)的产品洛普替尼(repotrectinib),而是看中了TP公司整体的综合实力,战略布局,核心团队的管理和执行力,自主创新研发能力, 产品管线深度和布局,公司的持续不断创新能力等。TP与BMS合作是珠联璧合,实乃双赢的结局。
对初创Biotech的启示
TP在成立不到10年时间即成功与BMS并购,不失为一个行业内非常成功的案例。虽说成功不可复制,但经验值得借鉴,尤其是初创公司的对战略布局的思考。
✔ 建立自主创新平台,选好赛道,发挥自身科研优势,以早期研究为基础,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少而精地布局研发管线;
✔ 不失时机地引进战略投资人和推进资本市场上市,提升董事会和管理层实力,优化公司的决策与治理机制;
✔ 抓紧核心拳头产品的临床研究,快速取得监管机构的优先待遇,明确产品报批的路径;同时通过与优秀企业合作licensed in and out, 拓展产品管线;
✔ 积极与海外优秀企业,特别是Big Pharma,进行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同步开拓海外市场,推进后期研发与临床报批上市和商业化,实现共赢。
最后,TP的领袖和BMS过去成功合作后建立的彼此间的信任,都给这次成功并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是中国创新药企业(Biotech)值得追寻的成功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