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哈佛大学最新成果:打一针疫苗就能预防癌症转移?
产业资讯 药明康德 2022-07-12 2463

癌症患者最怕听到“癌症转移”这四个字。很多情况下,即便外科医生用一场干净利落的手术切除了肿瘤,也难以避免癌症在患者身体里的其他地方卷土重来。而且医生们常常发现,发生转移后的癌细胞有时还变得特别难治,原本有效的疗法也会失去作用。

最近,来自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全新的“癌症疫苗”,希望在手术后打一针,就能预防癌症转移。在动物模型里,这种疫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让癌症治疗领域的许多科学家都表示“看到了希望”。这一重要发现也发表在了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上。

要看懂这个研究,就不得不先提一下癌症和免疫系统的关系。癌细胞是由自身的细胞变异而来,原本就不像外来细菌那样容易引起免疫系统的注意。更何况癌细胞还非常狡猾,会利用一系列可利用的方法来麻痹免疫细胞,让它们不对自己发起攻击。于是就在免疫系统的眼皮底下,癌细胞在人体内悄悄繁殖,在重要器官里不断扩张。等到被发现时,往往已经为时过晚。

近些年,一种叫做“癌症免疫疗法”的创新疗法横空出世,被认为是癌症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这种疗法能阻断癌细胞的欺骗,重新激活免疫系统,促使各种免疫细胞攻击癌细胞。在这种疗法下,原来已经接受过大量治疗,癌症却依然没有办法被治好的患者,又有了新的治疗选择,甚至看到了康复的希望——在这种疗法的治疗下,一些患者能长期无癌。为了表彰这一突破,两名开发癌症免疫疗法的科学家也在2018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18. NobelPrize.org. Nobel Prize Outreach AB 2022. Thu. 7 Jul 2022.

哈佛大学带来的癌症疫苗就和诺贝尔奖的研究息息相关。几十年前,科学家们在免疫细胞上发现了一种叫做CTLA-4的蛋白。它就好像是免疫细胞的刹车,一旦启动,就会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因此研究人员们开发了一种能够抑制CTLA-4的抗体疗法,并在黑色素瘤等癌症治疗中取得了新的突破,显著缩小了患者的肿瘤,延长了他们的生命。免疫学家James Allison教授也正是因为这一方面的工作斩获诺奖殊荣。

随后的岁月里,更多研究人员们围绕CTLA-4做了更多的工作,想要找到治疗癌症更好的方法。在其中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给一些晚期癌症患者同时注射了抗CTLA-4抗体和死亡的癌细胞,想要激发人体对肿瘤的自身免疫力。按设想,在免疫力被激发起来后,人体或许能针对癌细胞上的一些特殊突变做出免疫反应。但后续的分析却有了意想不到的发现——在一些生存较久的患者体内,找到了一种奇怪的抗体。

这种抗体靶向的是MICA蛋白,本身是细胞表面表达的一种“警告信号”。当一个细胞体内出现大量DNA损伤时,其表面就会出现MICA蛋白。由于癌细胞里有更多的基因突变,这类蛋白在癌细胞表面也更为常见,普通的健康细胞上却难寻其踪迹。如果做一个比喻,MICA就像是细胞给自己打上了一个“危险品”标签,希望免疫系统对其进行清除。

但癌细胞可没有那么顺从人体的这个自我防御机制。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癌细胞也演化出了一种全新的机制,能把这种MICA标签从自己身上“撕掉”。所以在癌症患者的血液里,往往会出现很多游离的MICA——它们正是被癌细胞撕扯下后的产物。相反,癌细胞表面反而没了这种标签,就好像没有警示信号的危险品一样,能躲过免疫系统的攻击。

在那些生存较久的癌症患者体内所找到的抗体,恰好能堵在癌细胞“撕扯”MICA的位置,防止这个标签脱落。这样一来,癌细胞上就会积累MICA,让免疫系统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尽早消灭癌症。

在这一工作的启示下,哈佛大学旗下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的Kai Wucherpfennig教授团队设计出了一种全新的癌症疫苗。它针对的是MICA,以及具有类似功能的MICB蛋白,并靶向它们保守的蛋白水解位点(“撕下”标签的位置)。同时,这种疫苗还将所针对的MICA/B结构域与来自幽门螺杆菌(Heliobacter pylori)的铁蛋白融合在一起,进一步刺激免疫系统做出反应。此外,他们也使用了一种生物可降解的网状材料来递送这一疫苗。按设想,这一疫苗在进入体内后,能产生针对MICA/B蛋白水解位点的抗体,阻碍这两种蛋白的水解,使它们在癌细胞表面得以保留和聚集。这样一来,各种免疫细胞就能对癌细胞做出反应,并发起攻击。

▲这款疫苗的设计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本研究的第一作者‪Soumya Badrinath博士回忆,她在5、6年前就开始测试这种疫苗的潜力。在一部分小鼠中,她注射了这种疫苗;另一些小鼠中,她只是注射了来自细菌的铁蛋白作为对照。随即她给小鼠注射了黑色素瘤细胞,检查小鼠的癌症发病情况。显微镜下,没有注射疫苗的小鼠其肺部出现了几百个黑色的小肿瘤。相反,注射了疫苗的小鼠体内没有看到一个肿瘤。“结果就像黑白一样分明。” Badrinath博士说道。

尽管这一早期的研究取得了相当惊人的结果,但距离实际应用还为时过早。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研究人员们进一步对实验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其更为符合实际的临床场景。

如同开头所说的那样,许多癌症患者在确诊后会先进行手术,但又有不少会出现癌症的复发和转移。为了模拟这一情况,科学家们也使用了黑色素瘤和三阴性乳腺癌的小鼠模型,通过手术切除它们的肿瘤,再进行癌症疫苗的接种。后续分析发现,接种疫苗的小鼠,其癌症转移更少,转移后的肿瘤也更小,表明疫苗的确起到了预想中的效果。

▲接受疫苗注射后,无论是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上图),还是乳腺癌小鼠模型(下图),其转移肿瘤的数量都更少,体积也更小(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当然,小鼠和人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研究人员们同样考虑到了这点,并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进行了重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疫苗可以激发类似的免疫反应。下一步,研究人员们期待在人体中获得更多的数据。

这项研究吸引了很多癌症研究人员们的关注,因为一说到癌症疫苗,许多人都会想到更传统的开发技术——从肿瘤中获得属于癌细胞的新抗原,然后教会免疫系统识别这些新抗原。但这种高度个体化的癌症疫苗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患设计不同的疫苗,开发流程非常复杂。即便最终成功开发,目前的临床数据也表明其能取得的效果有限,难以真正激发有效针对癌细胞的免疫反应。同时,它们还可能诱发肿瘤发生新的突变。

但这款创新的癌症疫苗有望规避这些常见的问题。因为它针对的是癌细胞进行免疫逃逸的一个普遍机制,因此可以提前开发,像其他“现货型”疫苗一样,随时使用,无需进行个体化的设计此外它也无需激起免疫系统对肿瘤新抗原的免疫反应。“这是思考如何使用疫苗的一种非常有趣的新方法”,知名免疫学家Padmanee Sharma教授说道。STAT的相关报道也指出,这一疫苗具有与众不同的机制,有望填补目前癌症免疫疗法的一个空白。

当然,这款疫苗也不是治愈癌症的万能药。首先,它还没有在人类临床试验中得到检验,是否真的能帮到人类病患,还需要进一步的确定;其次,即便它真的能在人体中重复应有的效果,研究人员们相信它也无法让所有的病患受益——人类肿瘤有很大的异质性,总会有一些癌症患者的肿瘤上缺乏MICA/B,让疫苗不起作用。即便如此,就算只能让一部分患者控制癌症病情,那也是好的。几年后,我们能看到全新癌症疫苗问世,造福全球病患吗?让我们共同期待!

参考资料:

[1] Badrinath, S., Dellacherie, M.O., Li, A. et al. A vaccine targeting resistant tumours by dual T cell plus NK cell attack. Nature 606, 992–998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4772-4

[2] New kind of off-the-shelf cancer vaccine reduces metastasis in animal experiments, Retrieved July 7, 2022, from https://www.statnews.com/2022/05/25/new-off-the-shelf-cancer-vaccine-reduces-metastasis-in-animals/

[3] New cancer vaccine delivers double punch to tumors, Retrieved July 7, 2022, from https://wyss.harvard.edu/news/new-cancer-vaccine-delivers-double-punch-to-tumors/

[4] Masahisa Jinushi et al., (2022), Therapy-induced antibodies to MHC class I chain-related protein A antagonize immune suppression and stimulate antitumor cytotoxicity, PNAS, https://doi.org/10.1073/pnas.0603503103

您可能感兴趣
跨国药企碰瓷失败,百济神州专利保卫战大捷
跨国药企碰瓷失败,百济神州专利保卫战大捷
产业资讯 医药投资部落 2025-05-02 48
第十批国采全面落地,下一批启动在即
第十批国采全面落地,下一批启动在即
产业资讯 赛柏蓝 2025-05-02 48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产业资讯 瞪羚社 2025-05-01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