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国内新冠药卷起来!Paxlovid 将给辉瑞带来 810 亿美元收入
产业资讯 医药时间 2022-07-25 2866

在中国市场中,虽然有国产新冠小分子口服候选药已进入到申报上市阶段,但还是有药企继续“切入”新冠药物这个赛道。

7月17日,科兴制药(688136.SH)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深圳科兴药业有限公司与深圳安泰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SHEN26胶囊进行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7月19日,市场消息也传来,国内制药巨头之一的齐鲁制药也在悄然启动其首款新冠口服药的研发。

截至5月初,全球在研新冠药物共有1200余个,IND及以上研发阶段的项目占比近50%,提交上市申请15个,涉及企业1000余家;目前全球已有50余款药物(含疫苗)获批新冠适应症,其中包括12款小分子化药,30余款生物药。

整个新冠药物研发是否过于“内卷”?市场不乏这样的担忧。

国内共上市10余款新冠药物(含疫苗)

国内共上市10余款新冠药物(含疫苗),包括口服药物法匹拉韦、奈玛特韦+利托那韦,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等,其中多数为紧急使用授权/附条件批准

相较于需要注射给药的瑞德西韦和中和抗体药物,口服小分子药物具有更多优势,也因此成为了全球新冠药物研发的热门赛道。

· VV116

VV116是一个三异丁酸酯前药的氢溴酸盐形式,并且,其母体核苷的吡咯并三嗪碱基的C7位含有一个氘原子。临床前的药代动力学等研究结果显示,VV116具有很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其口服吸收后,迅速代谢为母体核苷(VV116核苷),该核苷在体内组织能够广泛分布。临床前药效学研究显示,VV116在体外对新冠病毒原始病毒株和变异株,例如德尔塔病毒等都有显著的抑制活性作用,有望成为包括疫苗、抗体药物在内的多种抗疫手段的有力互补。

· 阿兹夫定

阿兹夫定是新型核苷类逆转录酶和辅助蛋白Vif抑制剂,能够选择性进入HIV-1靶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CD4细胞或CD14细胞,发挥抑制HIV、HCV、EV71等RNA病毒复制的功能。2021年7月21日,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真实生物阿兹夫定上市,用于治疗用于与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及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联用,治疗高病毒载量的成年HIV-1感染患者。

2020年,Nature子刊发表标题为“Azvudine (FNC): a promisingclinical candidate for COVID-19 treatment”的研究论文,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发现,FNC对COVID-19展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实现新确诊患者快速核酸转阴,有望成为治疗COVID-19的候选特效药。目前,阿兹夫定针对新冠肺炎治疗的三期临床试验正在中国、巴西和俄罗斯加速推进中。

· FB2001

FB2001是前沿生物研发的新冠病毒蛋白酶抑制剂,是基于冠状病毒主蛋白酶三维结构设计合成的拟肽类化合物,具有高效靶向抑制冠状病毒主蛋白酶、以及体外抗新冠病毒的活性,同时在实验动物体内展现出良好的体内药代动力学性质和安全性。2021年4月,FB2001获得FDA核准签发的临床试验批件,并启动Ⅰ期临床试验。2021年12月,FB2001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 法匹拉韦

法匹拉韦由海正药业研发,于2020年2月上市,适应症为治疗成人新型或再次流行的流感。2020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的法匹拉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新冠肺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在病毒核酸转阴方面,法匹拉韦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病毒核算转阴与对照组相比,转阴时间中位值明显缩短,分别为4天和11天,具有显著差异。在胸部影像学改善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改善率分别为91.43%和62.22%,在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 SIM0417

SIM0417是先声药业旗下的一款口服新冠特效药。2021年11月,先声药业与上海药物所达成项目合作,先声药业获得SIM0417系列在全球开发、生产及商业化的独家权利。SIM0417可针对SARS-CoV-2病毒复制必须的关键蛋白酶3CL,在临床前动物模型上显示了良好的抗病毒活性和安全性。

· DDC-2214

云顶新耀于1月14日发布公告,宣布将在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新加坡实验药物研发中心的一组3CL蛋白酶抑制剂EDDC-2214,该药有望成为同类领先的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EDDC-2214是一种针对新冠肺炎的新型、强力3CL蛋白酶抑制剂,与其他同类口服抗新冠病毒产品相比,EDDC-2214显示出更好的体外效力及临床前口服生物利用度。云顶新耀表示,评估EDDC-2214的临床试验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启动。

· ASC10和ASC11

ASC10和ASC11由歌礼制药研发,前者是一款口服聚合酶(RdRp)抑制剂,后者为一款口服蛋白酶(3CL)抑制剂。ASC10与同靶点的口服聚合酶抑制剂Molnupiravir相比,动物试验数据显示ASC10有更好的生物利用。ASC11与同靶点的口服蛋白酶抑制剂Nirmatrelvir相比,ASC11有新的和差异化的化学结构。公司计划于2022年下半年向中国、美国递交两款药物的IND申请。

国内新冠口服药研发挑战大

传统小分子药物研发周期长、难度大,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新冠口服药的研发突破仍是挑战重重。因此,市场对于研发中的国产新冠口服药充满期待同时也怀有疑虑。

近日,有投资者提问称,在某券商组织的新冠药阿兹夫定电话会议里有提到君实生物VV116提交了两次技术审评没通过的原因,是否属实?7月14日,君实生物公开回应称,上述情况不属实。根据VV116临床前研究结果,已发表于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的三项一期临床结果,以及公司公告的VV116头对头Paxlovid三期临床结果,VV116在小鼠模型中未发现胃肠道毒性,在早期人体试验临床显示出令人满意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在头对头三期研究中整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Paxlovid,安全性良好。此外,头对头三期临床研究方案经与监管部门沟通后开展。

此前6月1日,面对“新冠口服药VV116因药效不达标无法上市”传闻,君实生物就在第一时间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该消息不属实。

此外,市场对于真实生物阿兹夫定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并不满意。根据临床试验结果,阿兹夫定片可以显著缩短中度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临床症状改善的患者比例,达到临床优效结果。首次给药后第7天临床症状改善的受试者比例阿兹夫定组40.43%,安慰剂组10.87%(P值)。

有分析师指出,真实生物阿兹夫定能够透过细胞膜在细胞内磷酸活化,这是该药独有的机制,这也使得大家对这款药物的有效性报以最大的期望。但是从临床试验结果来看,药效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好。此外,安全性方面也缺乏明确的相关数据支撑。

这也使得在真实生物阿兹夫定临床试验结果发布后,与真实生物建立商业合作的新华制药、华润双鹤、奥翔药业、拓新药业等企业股价却纷纷下跌,7月15日收盘,新华制药跌幅超5%,华润双鹤、奥翔药业则跌停,拓新药业(创业板)跌幅超10%。

“从现有的数据来看,早期就是要防病毒扩增,相较之下,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在药机理上面是很有效的,它堵住了病毒入侵宿主的通道。到了重症实际上就是要防各种炎症,尤其是细胞因子风暴,所以重症阶段可能那些单抗是有效。而阿兹夫定这款药就是不让RNA病毒扩增,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安全性尤其需要关注。”该分析师强调。

此前华兴证券研究所负责人、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赵冰表示,新冠抗病毒治疗药物未来市场将类似流感治疗药物市场,在于能否抢占OTC渠道。而布局OTC渠道的前提是药物安全性必须较高。这也将成为新冠口服药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即药物足够安全。

“目前市场都在等待相关药物具体临床数据的公布,而作为‘老药新用’其最大优势在于安全性较为可靠,但是有效性、尤其是对新冠轻症患者有效性还需要观察,而相关药物一旦满足上市条件,其后续的市场规模均十分可观。”赵冰说。换言之,新冠口服药要想得到市场的青睐,安全性、有效性缺一不可

Paxlovid将给辉瑞带来810亿美元收入

截至6月30日,已有四款新冠口服药物在美国获批,分别为辉瑞的Paxlovid(奈玛特韦/利托那韦),默沙东的Molnupiravir(莫努匹韦)、吉利德的Remdesivir(瑞德西韦)、礼来的Olumiant(巴瑞替尼)。其中,辉瑞的Paxlovid已于今年2月在中国获附条件批准进口并被纳入医保,价格为2300元/盒。

根据领先的数据和分析公司GlobalData的数据,Paxlovid预计2022年的峰值销售额为307亿美元,2021年至2028年期间的总销售额为810亿美元。

GlobalData分析师Camila Dalitz评论说:“在2022年达到顶峰之后,在第二轮疫苗加强注射和预计需要住院的病例减少之后,Paxlovid的销售额将从2023年开始下降。”

此外,辉瑞公司最近停止了一项临床试验的注册,该试验正在评估Paxlovid对标准风险患者的疗效,因为缺乏益处的迹象,从而减少了该患者群体对该药物的需求。然而,由于对疫苗的免疫力减弱,预计该药物的销售额将在2028年再次小幅增长。

Dalitz总结道:“随着COVID-19大流行的继续,仍然需要治疗药物来治疗这种疾病。目前还有其他治疗COVID-19的药物正在研发中,例如盐野义的S-217622和Kintor Pharmaceutical的Proxalutamide。然而,尽管销售额可能会下降,Paxlovid仍旧是最畅销的治疗药物,未来几年仍将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在预防性疫苗领域,BioNTech/辉瑞的Comirnaty、Moderna的Spikevax继续占据领导地位。Spikevax和Comirnaty都已获得FDA的第二次加强注射的限制性批准。由于经济欠发达国家的持续疫苗接种计划和进一步的加强剂分发,预计2022年预防性疫苗销售将保持高位。

您可能感兴趣
KRAS靶点,凭什么这么火?
KRAS靶点,凭什么这么火?
产业资讯 药创新 2025-05-14 38
ROR1悄悄升温
ROR1悄悄升温
产业资讯 氨基观察 2025-05-1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