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国采,截至目前各省已开始执行,第八批国采呼之欲出。
01 第八批国采随第七批国采落地而至?
但最近国家医保局相对较忙,医保谈判预计下半月进行。据了解,目前已进入试谈判环节,不过还在保密期,意味着国谈工作已在加速。
相比国谈,第八批国采却相对较“安静”,接近国家药品联合采购组的人士,表示“不是很清楚”。
31省第七批国采执行时间全部确定,山东、湖南、湖北、四川等十余个省份最新进展更新。
其中,贵州、山东11月18日落地执行,河南、青海、天津、浙江、河北、甘肃已于此前落地,另外的23个省将从本周日(11月20日)起相继落地。
业内认为,第八批国采相对之前,可能与之前预想的有些差距,比如在时间、规则、品种上。
时间方面,国内某企业市场总监董泽成认为,最早在本月底发布第八批国产规则,最迟到明年春节前,也就是1月22日之前报价完毕。
根据此前的经验,上一批国采落地后,下一批国采就可能有动作。
第五批国采,2021年5月官宣,2021年6月28日中选结果公布,10月全国多地陆续落地集采结果;第六批国采,2021年9月正式启动,2021年11月30日中选结果正式公布,7月全国各省实现落地。国采报量时间基本间隔在半年左右,一年两批。
02 第八批国采规则、品种预测
品种上,大概率还是化药,可能加上个别生物类似药,不大可能是生物药,主要出现在目前过评的这100个产品里。
规则方面,业内也呼吁一定的变化。
第一个,单位可比价的变化。业界普遍呼吁将“单位可比价≤0.1000 元,变为单位可比价≤0.2000 元”,董泽成认为,调整为0.15元或者0.20元是比较符合市场预期的。
第二个,在保供上下大功夫。第七批国采在规则上,已增加保供细则。业界期望,能从“6中4”优化为“6中5”,也就意味着政策对保供上会有更高要求。
从保供层面来看,也就意味着目前已经满3家过评的产品不一定进集采。一方面要看产量;另一方面,还要看工艺。
董泽成举例,有些产品虽然满足原研企业+过评企业≥4家的竞争格局,但有些是新获得批件的产品,之前的产量可能为零;此外,还要看工艺差异,这关乎到是否能够短时间提量。“比如某个粉针剂,有的生产工艺用的冻干机,有的用的化学酶,后者的批量要比冻干机大好几倍,如果恰巧中标的企业为冻干机工艺,到最后很可能供应不上,或面临供应压力。”
但保供整体上,“现在已经过了最低潮时期,逐渐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也同时意味着在之后国采规则设定上,会被格外重视。
在国采规则不断稳定下,综合前几批国采规则来看,“满足1.8倍的熔断机制”“大于等于50%的降幅”“单位可比价小于等于0.1元”这三个条件依然十分重要。
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做好规则变化的准备,例如,第七批国采就提出了“同品种最高顺位”的相关规定:
1.满足上述情形后,同品种中非最高顺位的。
2.满足上述情形后,同品种中为最高顺位,按“同品种最高顺位‘单位可比价’/同品种最低顺位‘单位可比价’”计算比值,在本次集采所有品种比值结果降序排列中非前6名的,若与第6名计算比值相等,则并列第6名。
第三个,入围门槛的变化。考虑到国家医保局现在特别忙,董泽成认为,“是不是有可能将入围的门槛从现在的3+1,提升到4+1”。
据易联招采网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未纳入国采的品种中已有近100个化药满足原研企业+过评企业≥4家的竞争格局,初步具备国采准入条件。
附:第八批国采品种预测
图源:易联招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