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日前收官,国家医保局于1月18日正式公布了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和新版目录。本次共有111个药品新增进入目录,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60.1%,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2967种。
此次医保目录调整传递出的新风向将会对企业和行业产生哪些影响?又将为患者带来哪些实惠?记者采访了国家医保局负责人和相关专家。
降低门槛加大创新支持力度
本次谈判最大亮点之一是突出了鼓励创新的导向。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副司长黄心宇介绍,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连续5年开展药品目录调整工作。2022年医保目录调整主要面向5年内新上市或修改说明书的药品、新冠感染治疗用药、国家基本药物、罕见病用药等。
本次目录新增的药品大部分是5年内新上市的药品,其中,有23个药品是2022年当年上市、当年被纳入目录。调整中,共有24个国产重大创新药品被纳入谈判,最终20个药品谈判成功,成功率达83.3%,高于整体的谈判成功率。这些药品进入目录之后,一方面填补了原来目录里的保障短板;另一方面也给临床用药多了一些新的选择,部分也实现了目录内药品的更新迭代。
“回顾过去几年的测算流程和谈判结果,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始终在保基本基础上对促创新给予更大力度的加分支持。”医保谈判药物经济学专家组长、北京大学教授刘国恩表示,近年来,大量新靶点药物被纳入目录范围,创新药快速惠及患者。数据显示,2021和2022两年,共计有47个国产重大创新药品参加国家医保谈判,其中42个谈判成功进入医保目录。
“国产创新药入保成功率的提高,自然与医保目录调整加大支持医药创新高度相关,更好体现了企业的价格意愿和国家医保支付不断相容的发展变化。”刘国恩说。
记者梳理发现,本次调整新增的111个药品中不乏“国内唯一”创新药。
远大医药旗下北京远大九和药业有限公司两款与诺华合作的哮喘领域创新治疗药物全部列入新版医保目录。远大九和总经理沈芳玲介绍:“此次谈判准入成功说明国家政策对创新药品予以支持和倾斜,引导医药企业加大创新力度,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优质创新药物被纳入医保目录。”
医保目录调整支持药品创新的导向极大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
“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将进一步提升药品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对企业而言,将实现产品销售额的快速增长,加速产品的商业化进程,进一步提振信心。”亚盛医药董事长、CEO杨大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做新药研发就是希望能有更多患者用上我们的药。因此,我对谈判团队的要求是尽可能以合理的价格进入医保。在一定的降幅内,通过患者的增加,获得超过降幅的获益,患者的利益得到了保证后,企业的销售额也能够增加。这让我们对中国创新药行业充满信心。”
价值购买促进市场规模扩大
除加速创新药纳入医保、推动创新药放量外,新一轮医保谈判的亮点还在于引入新规则,特别是“简易续约”和“非独家药品竞价”的提出受到行业关注。
“简易续约”规则规定,协议将于2022年12月31日到期,并同时满足独家药品、本协议期基金实际支出未超过基金支出预算的 200%、未来两年的基金支出预算增幅合理等几种情况的药品,可以进行简易续约,续约有效期为两年。
“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规定,药品通过竞价纳入药品目录的,取各企业报价中的最低者作为该通用名药品的支付标准。如企业报价低于医保支付意愿的70%,以医保支付意愿的70%作为该药品的支付标准。
“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使大批好药新药降价后惠及患者,2019至2022年间的4年间累计为患者减负超4600亿元。在此背景下,我国医保正通过 ‘价值导向’不断优化医保目录进行 ‘腾笼换鸟’。”刘国恩介绍,今年的工作方案中,除了药品纳入范围更广外,进一步新增谈判药品简易续约、简易新增适应症、非独家药品竞价谈判等规则,旨在吸引企业自主降价,进一步提高企业对结果的预期。同时,让广大患者也能够更加 “买得到、用得起”创新药品,促进创新药物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简易续约”使有部分新增适应症的创新药不用重新谈判直接纳入医保,简化了谈判流程,提高了续约效率,缓解了行政审批和企业申报压力,企业虽然还要降价,但降价幅度相对温和,更有利于企业提质增效,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非独家药品竞价”允许企业通过竞价方式准入目录并确定医保支付标准,解决了部分非独家药品价格较高、难以进入目录的问题,提升目录调整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总体而言,新规则兼顾了药物的经济性和有效性,伴随着医保目录在“价值购买”的指导思想之下不断优化升级,创新药或将迎来价格形成新时期。
未来两年为患者减负超900亿元
调整后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2967种,新增药品涵盖2个新冠治疗用药、7个罕见病用药、22个儿童用药等。
“新增的谈判竞价药品价格降幅达到60.1%,与去年基本持平。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双重减负效应,在未来两年内,新版医保药品目录预计将为患者减负超过900亿元。”黄心宇介绍。
据了解,新版医保目录中部分药物降价幅度显著。
“在很多治疗领域,中国的药品价格由原来的高地成为全球的洼地,中国药品价格首次成为发达国家药品定价的参考。”黄心宇介绍,国家医保局坚持“保基本”的功能定位,坚决杜绝天价药进医保,依托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通过谈判准入的方式,大幅降低了新准入目录的药品价格。“2018年至2022年,谈判药品的平均降幅分别为56.7%、60.7%、50.6%、61.7%、60.1%,进口药品基本都给出了全球最低价。2022年又创新提出了竞价准入的办法,解决了部分非独家药品价格较高、难以进入目录的问题,引导企业以竞价的形式主动降低价格,换取能进入医保目录的机会,旨在减轻患者的负担,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据介绍,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周期从改革前最长8年1次缩短至每年动态调整,累计将618个药品新增进入目录,同时将一批疗效不确切、临床易滥用的或被淘汰的药品调出目录,5年来新增谈判药品平均降幅超过50%,引领药品使用端发生深刻变化。
根据中国药学会发布的《中国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蓝皮书》,自2018年以来,医保药品在医疗机构药品使用占比逐年上升,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临床用药合理性得到积极改善,显著降低了群众用药负担。
黄心宇表示,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于2023年3月1日正式实施。下一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紧抓新版目录落实落地,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用药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