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财报季!8家跨国药企2022年业绩亮点及中国市场表现
产业资讯 GBIHealth 2023-02-07 2245

近期,各大跨国药企陆续公布最新财报。此前,GBI已报道了强生、雅培,以及辉瑞三家公司相关内容。本期,我们将继续对诺华、诺和诺德、罗氏、默沙东、礼来等8家MNC报告期内业绩亮点,尤其是与中国市场相关的部分进行概述,供感兴趣的朋友们参考。

诺华2022Q4

6个重磅品牌全年大增26%,中国全年增长6%

诺华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显示,按美元计算,全球净销售额同比下降2%,但按固定货币计算(下同),全年增长了4%,达到505.45亿美元。第四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3%,达到126.9亿美元。

来源:诺华财报

诺华CEO瓦斯·纳拉西姆汉(Vas Narasimhan)对这一结果持积极态度,指出“诺华有望成为一家专业的创新药公司”,6个价值几十亿的品牌占诺华创新药销售额的32%,全年同比大增26%。据悉,仿制药部门山德士将按计划在2023年下半年完成分拆。

中国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第四季度销售额受到新冠疫情封控影响,同比下降2%至5.81亿美元。中国和德国、日本、美国一样,是诺华的“优先市场”,预计将在2023年下半年加速增长。在中国市场,诺华将推出其CDK4/6抑制剂凯丽隆(瑞波西利),该药已于1月份获批用于治疗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此外,其高胆固醇血症药物Leqvio(英克西兰)预计将于2023年下半年获批上市。

诺和诺德2022

全球两位数增长,GLP-1药物中国猛增88%

糖尿病药物巨头诺和诺德2022年表现强劲,全年收入达1770亿丹麦克朗(262.1亿美元),同比增长16%(按固定货币计算,下同)。GLP-1降糖药和肥胖药物是主要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在北美,其销售额增长了21%,而国际业务销售额增长了13%。

中国市场方面,2022年全年,中国糖尿病市场收入同比下降9%,至152亿丹麦克朗(22.5亿美元)。诺和诺德的GLP-1药物在中国同比增长88%,达到37.37亿丹麦克朗(5.53亿美元),主要归功于诺和泰的推出,该药物2022年通过国谈降价进入医保,与诺和力(利拉鲁肽)竞争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来源:诺和诺德财报

此外,肥胖和罕见病产品虽然中国内地市场的贡献很小,但增长迅速。肥胖药物销售额达到1.33亿丹麦克朗(1969万美元),同比增长105%,罕见病药物销售额达到8.56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101%。

GSK2022Q4

业绩超预期,带状疱疹疫苗增长60%

葛兰素史克(GSK)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显示,自去年消费者健康业务分拆以来,其全球业务表现强劲。单单将业务重心转至疫苗和专科药物的战略就使得GSK全年收入同比增长13%(按固定汇率计算,下同),达到293亿英镑(363.2亿美元)。

来源:GSK财报

首席执行官艾玛·沃姆斯利(Emma Walmsley)称公司这一业绩“相当出色”,并强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新产品推动的:“过去5年中,我们有20多种新产品获批上市,这些新产品的销售额占到2022年总销售额的近三分之一”。此外,GSK研发管线也相当强大,有18种产品处于III期临床试验或者注册阶段

GSK没有披露中国市场的细节,不过提出其为公司业绩作出了一些积极贡献。欣安立适于2020年6月在中国上市,2022年该疫苗的销售增长很强劲。首席商务官Luke Miels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开始正常化,未来几年(欣安立适)的潜力仍然非常巨大”。此外,GSK认为红斑狼疮药物倍力腾(贝利尤单抗)和哮喘药物全再乐(氟替卡松,乌美溴铵,维兰特罗)被纳入医保也对销售产生积极影响。

安进2022Q4

全球增长3%,Horizon收购预计上半年完成

安进公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显示,公司全球收入同比增长3%(不考虑外汇影响,下同),达到263亿美元。第四季度收入相对持平,同比增长2%到68亿美元。

瑞百安是世界领先的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型(PCSK9)抑制剂,第四季度销售额为3.33亿美元,在美国增长9%,在国际市场增长23%。安进指出,美国以外的市场销量实际增长了58%,但该药物在中国已经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2年1月1日生效,降低了净售价。普罗力也是另一个最近进入医保目录的安进产品。

来源:安进财报

安进正在收购爱尔兰公司Horizon Therapeutics,对价总额超280亿美元。根据新闻稿,这笔交易预计将于2023年上半年完成,届时将有数款全球首创生物类新药加入安进的产品组合。

礼来2022Q4

全球增长10%,中国增长2%

礼来公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新冠肺炎产品收入下降,加上不利的汇率因素,导致本季度全球收入同比下降9%至73亿美元。如果不包括新冠肺炎抗体药物,按固定汇率计算,收入同比增长10%。

第四季度,礼来非共价选择性布鲁顿氏激酶(BTK)抑制剂Jaypirca(pirtobrutinib)在美国获批,但是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多奈单抗收到了FDA的完整回复函。礼来首席执行官大卫·里克斯(David Ricks)称2023年为礼来的关键“拐点”, 今年“我们希望推出四款新药来治疗挑战性的疾病,同时加速开发已处于III期临床阶段的新一代药物”。

来源:礼来财报

在中国,按固定汇率计算,礼来第四季度收入增长2%,达到3.51亿美元;全年收入达14.53亿美元,同比下降10%。第四季度,胰岛素产品优泌乐销量持续增长,但收入却被去年带量采购的降价抵消。礼来称,达伯舒第四季度在中国的收入为5750万美元,同比下降26%,主要受国家医保目录定价、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

默沙东2022

全球增长22%,中国强劲增长20%

默沙东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公司全球年收入同比增长22%,达到593亿美元。剔除新冠药物利卓瑞(莫诺拉韦)销售额和外汇波动影响后,增长率为15%。第四季度业绩略有放缓,销售额增长8%,剔除外汇影响,达到138亿美元。

来源:默沙东财报

中国市场方面, 其业绩一如既往地受到对HPV疫苗佳达修的强劲需求推动。第四季度中国市场收入同比下降10%至12.16亿美元,但在2022年全年同比增长20%至51.02亿美元。默沙东与其国内HPV疫苗分销合作伙伴智飞生物本月就HPV疫苗续签了《供应、经销与共同推广协议》,交易价值超过1000亿元。利卓瑞还于12月在中国获批上市。

在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花旗分析师安德鲁·鲍姆(Andrew Baum)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可瑞达对公司收入贡献巨大,公司将如何处理该药在未来几年将出现的“排他性损失”(LOE)问题。默沙东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戴维斯(Rob Davis)指出,该产品在市场失去独占地位的时间不同:“我们预计(可瑞达)将于2028年在美国和中国、2030年在欧洲和2032年在日本失去独占地位。”默沙东战略计划包括最大限度地开发可瑞达的适应证和新的联合疗法。目前专注于可瑞达在癌症辅助治疗(术后)中的应用。

此外,默沙东在重仓抗体偶联药物(ADC),该公司去年一年之内和科伦药业达成三次许可及合作协议,共合作开发九款ADC药物,交易总额超过110亿美元。戴维斯还强调了2022年11月以13亿美元对Imago Biosciences的收购,从而获得治疗骨髓增生性肿瘤(MPN)和其他骨髓疾病的潜在全球首创药物。

罗氏2022

全球收入稳健增长2%,中国诊断业务亮眼

罗氏发布的2022年财报显示,受公司两个部门新冠肺炎相关产品的销售额下降的影响,全球收入为633亿瑞士法郎(695亿美元),同比缓和增长2%(按固定汇率计算,下同)。

来源:罗氏财报

报告期内,罗氏制药部门的中国市场收入为30.39亿瑞士法郎(33亿美元),下降了7%。其美罗华、赫赛汀和安维汀等主要产品在中国市场上遭遇生物类似药的激烈竞争,同时抗生素罗氏芬(头孢曲松)的销量也有所下降。好的一面是,中国市场对非小细胞肺癌药物安圣莎(阿来替尼)、白血病药物佳罗华(奥妥珠单抗)和帕捷特的需求不断增长。中国疫情期间的封控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罗氏的产品销售。

另一方面,诊断部门的中国市场收入增长了6%,达到25.8亿瑞士法郎(28.2亿美元)。罗氏称,2022年在亚太地区,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的销售强劲,而且对免疫分析业务需求旺盛。

武田2022Q3

收入239亿美元,核心业务增长强劲

武田公布2022年财年第3季度财报。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全球收入同比增长13.9%(未扣除汇率影响),达到30,713亿日元(GBI换算,约239亿美元),核心收入增长4.5%(扣除汇率影响,下同)。报告期内,武田五大核心业务部门在成熟产品业绩增长和新品上市的驱动下实现强劲增长,销售收入达11,996 亿日元,同比增长20%。

来源:武田财报

产品管线方面,报告期内,武田从Nimbus Therapeutics引进潜在同类最佳的TYK2抑制剂NDI-034858;与和黄医药达成协议,获得高选择性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呋喹替尼除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以外地区的全球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药物EXKIVITY(莫波西尼)在中国获批上市;登革热疫苗QDENGA在欧盟获批,并在美国获优先审查资格;成人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治疗药物LIVTENCITY在欧盟获批上市;罕见病药物TAK-755、Fazirsiran(TAK-999/ARO-AAT)、TAK-861临床研究均获积极结果,正平稳推进。

您可能感兴趣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产业资讯 瞪羚社 2025-05-0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