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硅谷银行破产72小时,监管、风投、中美Biotech这样做,“影子市场”开始形成
产业资讯 E药经理人 2023-03-15 1993

关于硅谷银行轰然倒下后,他本身、监管、风投、美国Biotech、中国Biotech,72小时都在干什么。

在美国当局竞相遏制硅谷银行破产的余波之际,一系列影子银行正介入,为现金突然陷入困境的企业和基金提供流动性——成本从适度的溢价到低廉的价格不等。

据外媒报道,HPS Investment Partners、橡树资本管理公司、Ares Management和KKR等私人贷款机构正在考虑为破产银行(硅谷银行等)的客户提供备用融资的交易。

一家科技贷款机构的负责人表示,他的公司计划向硅谷银行的初创客户提供约3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而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针对这家倒闭银行的存款债权的“影子市场”也开始形成。然而更多的关联人,包括监管、风投、生物科技公司都在72小时内,演绎了一幅惊心动魄的图景。

硅谷银行72小时:“闪崩”实录

短短几日,硅谷银行已历经了前世今生。不知是命运还是巧合,硅谷银行的首席行政官(CAO)Joseph Gentile,在2007年加入该公司之前,也曾担任雷曼兄弟全球投资银行的首席财务官。

虽是两码事,但这为此次硅谷银行的“闪崩”带来了悲凉而戏剧的色彩。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最新表示,已将硅谷银行的所有存款转至过渡银行,过渡银行将继续提供网上银行、ATM服务。同时,任命Tim Mayopoulos为硅谷银行新的首席执行官。花了40年时间,成为全美排行第十六的银行,持有行业内众多初创公司数十亿美元的存款。

业界没想到,或许连美国硅谷银行自身都没想到,能在短短两三天的时间,轰然倒塌。至少在宣告破产三天前,外人眼中的硅谷银行,还是连续第五年登上“福布斯年度美国最佳银行”榜单、有着2090亿美元资产规模的明星银行。但这实则是最后的夕阳。三天后,当地时间3月10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的一纸声明,宣告美国硅谷银行破产,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最大的银行倒闭案也由此产生。

要知道,硅谷银行是美国科技和医疗健康行业的主要金融服务提供商,一项数据显示,2022年硅谷银行为一半以上的由风险投资基金支持的医疗健康初创公司提供了银行服务,并参与了去年美国医疗健康及科技板块约44%的IPO项目。宣告破产当日,硅谷银行母公司硅谷金融集团股价一度跌超60%,随后进入停牌状态。据CNBC报道,该银行尝试融资的行动遭遇失败,随后进行谈判以寻求整体出售。据知情人士透露,3月11日,FDIC启动了对硅谷银行的拍卖程序,其目标是迅速达成协议。

彼时,美国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推测,地区银行最有可能在拍卖中获胜,而摩根大通或美国银行等大型银行不大可能竞标成为硅谷银行的买家。

3月12日,硅谷银行此时的CEO Greg Becker发布视频,呼吁员工相互扶持,支持客户,争取一起想出一个可能比现在的处境稍微好些的解决方案。子公司也难逃一劫。同期,加拿大银行业监管机构接管了硅谷银行在加拿大的分支机构,并表示将寻求法律命令以结束其运营,以保护该分行持有的资产价值。另一面,在进行了通宵谈判之后,汇丰集团将硅谷银行英国子公司收入囊中。

汇丰控股表示,以1英镑的价格收购硅谷银行英国子公司,交易立即完成,将以现有资源提供资金,硅谷银行英国子公司的有形股本预计约14亿英镑。破产前夕,其实也释放了一定的信号。3月8日,硅谷银行大举抛售了210亿美元的债券,造成18亿美元亏损。

同时该银行通过出售普通股和优先股等股权融资方式募集了22.5亿美元的资金,以避免流动性危机。更是在两周前,硅谷银行几名高管进行了减持。Greg Becker在2月27日出手了360万美元的股票,其CFO、CMO也分别套现了几十万美元。

美国政府72小时:努力寻找买家,最终选择放弃

当硅谷银行轰然“倒塌”之时,美联储掌门人不得不再次面临选择,是救银行,还是救储户。压力接踵而至。FDIC在周五控制了该银行,以便银行被冻结资金的企业客户可以履行其工资义务。之后的48小时内,FDIC一直在为其努力寻找买家。据外媒报道,PNC金融集团公司和加拿大皇家银行是早期的竞购者。不过前者已经于周六宣布放弃对硅谷银行的收购,而后者在努力向加拿大证明交易的合理性和复杂性,大概率不会继续收购。而阿波罗全球管理和摩根士丹利也参与了谈判,阿波罗有兴趣为一笔交易提供融资或收购SVB的部分业务。周日下午是FDIC定下的收购最后期限,由于时间匆忙事情的发展最终还是走向了另一端。而在周六,美国总统拜登也关注到此事并与加州州长纽瑟姆进行了交谈。白宫声明中指出,“总统和加州州长谈到了硅谷银行和应对这种情况的努力”。来自共和党的佛罗里达州议员马特·盖兹也在推特上直言,“我不会支持用纳税人的钱救助硅谷银行。”有外媒统计,目前有超过4万家小企业是SVB储户,其中30%需要在1个月内发放工资,如果按照每家10名员工计算,将有12万个工作岗位下个月能否发出工资还是个未知数。期望越大,压力越大。产业界、政界都对美联储的应对措施给予信心,美联储掌门人珍妮特·耶伦要如何做出选择?周日,珍妮特·耶伦这次直接表示“我们不会再这样做了,但我们关心储户”。下午6:15,财政部、美联储和 FDIC 联合发表声明称,与硅谷银行破产事件相关的损失不会由纳税人承担。同时,因纽约州监管机构当天关闭签名银行造成的损失也不会由纳税人承担。从13日起,受影响的所有储户将可以支取其所有资金。硅谷银行股东和某些无担保债务人将不受保护。高级管理人员也已被免职。根据法律要求,存款保险基金为支持未投保的存款人而遭受的任何损失,将通过对银行进行特别评估来弥补。与此同时,美联储还在另一份声明中提出,额外资金将通过创建新的银行定期融资计划 (BTFP) 提供,向符合条件的存款机构提供长达一年的贷款。经财政部长批准,财政部将从外汇稳定基金中提供高达25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BTFP。美联储预计没有必要动用这些支持资金。这一方案得到了拜登的认可,他在推特上表示“美国人民和美国企业可以放心,他们的银行存款会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出现。”在美国以外的地区,3月13日下午,英国央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已经促成汇丰银行以1英镑收购硅谷银行英国子公司,交易立即完成。

创投机构72小时:近600家风投联名“救”SVB

“如果SVB被收购并适当资本化,我们将大力支持并鼓励我们的投资组合公司恢复与他们的银行业务关系。”一份声明,17个小时,599家风投机构。

硅谷银行宣告破产当天,《财富》消息称,有多位知名投资人通过Zoom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讨论了硅谷银行倒闭的后果。随后风险投资公司General Catalyst首席执行官Hemant Taneja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了一份13家风投机构的联合声明。

声明表示,“硅谷银行一直是风险投资行业和我们创始人值得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四十年来,它一直是服务美国创业行业和支持创新经济的重要平台。过去48小时发生的事件令人深感失望与担忧。如果SVB被收购并适当资本化,我们将大力支持并鼓励我们的投资组合公司恢复与他们的银行业务关系。”

起初,只有13家风投联合发布了这份声明,但仅仅17个小时过后,截至当地时间3月12日晚间,这份声明的联名签署机构飙升至599家。作为和创投圈深度绑定的银行,硅谷银行主要服务于PE/VC、高科技企业,以及这些企业的员工等高净值个人客户,资金以贷款形式投放给PE/VC企业、高科技企业和这些企业的员工,同时也从这些企业和员工处获得存款。能够让近600家风投机构在不到24小时内达成共同的目标,硅谷银行在创投圈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其实,有敏锐的风投大佬已经提前撤离。距离硅谷银行闪崩不足24小时,当地时间3月9日,硅谷银行曝出流动性危机,有硅谷教父之称的美国亿万富彼得·蒂尔建议旗下基金撤资,原因是担心其财务稳定性。其中彼得·蒂尔联合创立的风险投资基金FoundersFund,在硅谷银行资金冻结前已取出数百万美元。

风险投资公司Tribe Capital也建议其投资组合中的公司从硅谷银行转移部分资产。其联合创始人阿琼·塞西在一份通信中表示,银行都采用杠杆和存款来运营和获利,所以理论上来讲,如果所有客户都把钱从银行取走,任何银行都会死掉。因此,由于风险不为零且成本很小,所以最好要么分散风险,要么远离风险。

美国Biotech 72小时:有预感,仍想试试

周五(美国东部时间)一大早,Faber就亲自来到了加州SVB的Sand Hill Road分行排队。“取不出来钱,下周就要发工资了,这可怎么办?”Faber是一家专注于研发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Biotech公司创始人,他已经成为硅谷银行的客户三年了,并将公司的大部分资金都存放在那里。

实际上,Faber在周四(美国东部时间)的时候就试图将存在硅谷银行里的钱取出来,但是转账的时候遇到了麻烦。“我知道大概率是取不到钱了,但是公司大部分的钱都在这里,我想来看看是什么情况。”Faber说。

Faber回到公司后,整整一天都在会议室里和律师、高管讨论,希望能够把硅谷银行倒闭给公司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我真的没办法了,公司董事都在问我该怎么办。2021年市场好的时候,我们确实拿到了不少投资,但是现在的投资人更谨慎了,在投资之前他们会更想要知道公司到底有多少钱,投入的钱能供公司使用多久,他们还需要公司给出详细的使用计划。最近两年公司获得的投资减少很多,我们也在想各种方法寻求现金。本来,我们今年还有一些裁员计划,但是现在我们可能连遣散费都支付不起了。”Faber苦笑道。

在苦闷了两天以后,美国政府发布的声明终于给Faber带来了希望。“但是,我看到Bill Ackman在推特说,储户将在周一或周二获得约50%,余额将根据未来3到6个月的实现价值支付。我不知道周一能不能顺利取到钱,如果真的能取到50%,最晚周三还能支付员工工资,虽然有点晚,但也不算太迟。”Faber道。

Faber表示,为了应对接下来的寒冬,公司可能会开始大规模裁员。对于未来,Faber说:“我希望能尽快取回所有的钱,我也希望美国政府能兑现承诺。如果能拿回钱,接下来我可能会听从律师的建议,把剩下的钱都从非SIB取出来,存入SIB,我不敢再冒这样的风险了。”

然而,在Faber还在担心“取不出来钱”的时候,大多数Biotech已经评估了他们的风险,并对硅谷银行风波快速做出了回应。仅3月10日(美国东部时间),发布相关公告的上市biotech就有十余家。

大部分公告都声称,在SVB现金敞口较小;也有一些SVB现金占比较高的公司在发布公告后,其股价出现了下跌。但是总体而言,大部分公司受到的影响还是相对有限的。

尽管有近一半的美国Biotech都在SVB开户,客户资金总额超过3000亿美元,但是Berenberg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师认为,在这次的硅谷银行破产风暴中,小型Biotech受到的影响更大,而中大型Biotech的风险敞口较小。这是因为他们与SVB的业务往来主要在于短期运营费用,而且他们往往会选择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并且把现金存在大型银行。

国内Biotech 72小时:忙于自证,恐于“仅是开始”

恐慌情绪很快蔓延到了中国,多米诺骨牌也倒向了国内一众Biotech。

北京时间3月11日,距离硅谷银行被FDIC接手宣告破产刚刚过去一夜,大洋彼岸的国内Biotech才大面积反应过来。也有业内人士乃至投资人更早嗅到这一苗头,但“轰然倒塌之快”让大家难免感到有些意外。彼时,正逢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周六。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这称得上“灭绝级别的事件”,或使初创企业和创新倒退10年乃至更长时间。

相比整个创投圈彻夜难眠,不少国内Biotech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铺天盖地的“焦灼”在社交媒体蔓延。当不少初创企业CEO在一个稀松平常的周六醒来后,发现已被迫陷入风暴之中,等待着他们的是“快速且清醒地反应”。

这是一个很忙的周末。紧接着的两天,“忙”是国内不少Biotech的状态,它们陆续加入澄清队伍。截至今日发稿,云顶新耀、基石药业等近20余家药企已发布紧急声明。

有药企澄清该事件影响甚微,仅有非常少量现金存在该银行占比甚低,并表示目前拥有充足的现金储备;也有药企连忙撇清关系,表示在硅谷银行并无存款,未产生影响;亦有企业发公告称,虽然客户与硅谷银行有关联,但总体影响可控。

总结来看,“短期影响甚微且可控”是一众药企透露出来的主要信号。虽然市场的担忧仍在蔓延,但此举仍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市场和投资人,避免周一开盘后股价的波动。

所幸,随着周一(3月13日)的到来,一个向好的信号也释放了。在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及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他们正在采取果断行动,通过增强公众对银行系统的信心来保护美国经济。从周一开始,硅谷银行储户可以支取他们所有的资金。与硅谷银行破产有关的任何损失都不会由纳税人承担。

在美国监管机构紧急出手介入下,市场也吃下了一颗短期定心丸。

您可能感兴趣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产业资讯 瞪羚社 2025-05-0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