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7日和4月8日,科创板上市的创新药龙头公司百济神州连续两日大涨,累计涨幅近20%。对于百济神州这样市值近2000亿的龙头公司,短时间内的连续大涨,可谓不寻常。大象起舞,缘于百济神州的箭头产品泽布替尼所面临的的市场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
最大竞品伊布替尼退出部分适应症
2023年4月6日,艾伯维与强生联合宣布,计划在美国自愿撤回伊布替尼的两项适应症批准: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以及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抗CD20治疗的边缘区淋巴瘤(MZL)患者。撤回的原因,是伊布替尼在上述两个适应症获批上市后的验证性临床试验中,最终数据表现不佳。在一项针对MCL患者的长期临床试验中,伊布替尼的长期(7年)生存率为55%,低于安慰剂组的56.8%。仅从这个数据来说,长期临床收益为负。
而在另外一项复发或难治性MZL的长期验证性临床实验中,甚至连无进展生存期这个替代终点都没有达到。这不是伊布替尼第一次在相关适应症上遭遇挫折。2022年12月13日,强生撤回了伊布替尼联合苯达莫司汀与利妥昔单抗一线治疗套细胞淋巴瘤(MCL)在欧洲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主要原因也是临床收益不明显。除了部分长期临床试验的终点未达到以外,安全性也一直是伊布替尼的一个软肋。
在上述的MCL的验证性临床试验中,81.5%的伊布替尼组患者和77.3%的安慰剂组患者发生了3-4级不良事件。对于百济神州的影响对于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来说,有点时来天地皆同力的感觉。
泽布替尼自上市以来,一系列的临床研究数据就持续给力。
2022年12月14日,在美国新奥尔良举办的第64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百济神州公布了泽布替尼的全球3期ALPINE试验的终期分析数据。
ALPINE是一项随机全球3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泽布替尼对比伊布替尼用于治疗先前接受过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R/R)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
数据显示,泽布替尼不仅在关键的ORR和PFS指标上相对竞品伊布替尼显示了双重优效性,并且在关键的安全性指标上也大幅优于伊布替尼。
2023年1月20日,基于有力的临床试验结果,FDA批准泽布替尼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成人患者,这意味着泽布替尼成功在欧美进入CLL/SLL这个BTK抑制剂最大的细分市场。
此前,泽布替尼已经分别在2019年11月和2021年9月,被FDA批准用于复发或难治性MCL适应症和复发或难治性MZL适应症的治疗,也就是此次伊布替尼退出的两个适应症。
在强生&艾伯维的伊布替尼退出相关适应症后,在复发或难治性MCL适应症上,泽布替尼少了一大劲敌;而在复发或难治性MZL这个适应症上,泽布替尼则成为美国市场唯一获批的BTK抑制剂。
根据梅奥诊所的一篇综述文章公布的数据,美国仅在2016年就有超过7000名确诊的MZL患者。
随着各种治疗手段的发展,无论MCL还是MZL患者,生存期都在不断延长,最终进入到难治或者复发阶段的患者数量,长期趋势一直处于增加状态。
这相当于多出来一块颇为可观的市场空间。
同时,在其他适应症上,伊布替尼安全性的问题,对于美国医生的处方,多少也会有负面的影响。
2022年美国CLL/SLL的NCCN指南更新,泽布替尼作为无del(17p)/TP53突变CLL/SLL初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之一,获得NCCN指南最高级别推荐,其类别由“category 2A”升级为“category 1”,临床地位显著上升;伊布替尼则由于安全性问题,由首选治疗方案降级为其他推荐方案。
加速冲击年销售额10亿美元
泽布替尼的销售峰值能达到多少?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测算方法有不同的结果。
但是,短期内可以期待的是,泽布替尼有望尽快达到年销售金额10亿美元,这也是业内约定俗成的"重磅炸弹"的标准。
2022年,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总计38.29亿元(约5.65亿美元),其中来自美国市场的收入为26.44亿元。
但是这个成绩是在美国市场最大的适应症尚未获批的情况下取得的,在今年美国市场CLL/SLL这个最大的适应症获批,且最大竞品伊布替尼退出部分适应症之后,泽布替尼的商业化进展将进一步加速。
10亿美元这个小目标,已经吹弹可破。
唯一的悬念是,若干年内,泽布替尼的销售峰值能达到怎样的高度?
星辰大海,有望从勠力奋斗的愿景,最终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