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飞利浦遭6200万美元罚款!产品召回、高管调整、全球裁员之后,再陷“不当推广”争议!
产业资讯 医药经济报 2023-05-22 3306

处在危机纪元的飞利浦依然麻烦不断。

近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宣布,飞利浦公司将支付 6200 万美元,以解决该公司的医疗诊断设备产品在中国销售的行为违反《反海外腐败法》(FCPA)的指控。

SEC称,飞利浦的医疗诊断设备产品,涉嫌在中国的采购流程中进行不正当地操纵,并对中国医疗机构的公职人员施加影响,违反了美国的反贿赂法。根据和解条款,飞利浦同意退还从涉嫌不当行为中获得的4700万美元利润,外加利息,并支付1500万美元的民事罚款。

需要注意的是,飞利浦被SEC处罚此前早有先例。1999 年至2007年飞利浦在波兰曾经因为“不当推广”行为,向医院公职人员支付不当款项,帮助其医疗设备赢得招标采购,被SEC 指控违反《反海外贿赂法》。

飞利浦作为全球医疗器械领域的头部企业,巨头“光环”如今似乎正在离去。行业将2021年定为飞利浦危机纪元的元年,那年飞利浦宣布全球召回400万台呼吸机,一年时间,股价跌去了80%。

2022年飞利浦盈利严重停滞,公司整体净亏损为16.05亿欧元,与此同时,飞利浦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减数千个工作岗位。2023年随着新CEO的履职、高管调整,飞利浦能否从危机纪元中挣脱出来?

01

违反《反海外腐败法》

被指控在中国“不当推广”

根据SEC的指控,飞利浦中国公司采用特别的折扣价格给经销商,可能带来经销商使用超额毛利用于支付政府官员不当款项的风险。此外,飞利浦中国公司的员工、经销商、下级经销商采取不当行为影响医院官员制定有利于飞利浦产品的公开招标技术规范。

例如,在某个招标的案例中,销售人员为医院领导提供资金,换取其在产品招标采购过程中提供帮助。在另一个案例中,销售人员与院长讨论在公开招标文件中定制特别的技术规范,从而让只有飞利浦中国和另外两家生产厂家有资格参与招标。

SEC还进一步发现,飞利浦员工、经销商、下级经销商与其他厂家的产品一起准备补标,以制造合法公开招标的形式,并以满足中国公开招标法规定的最低投标要求等的不正当招标行为。

5月13日,飞利浦就此事发布声明,表示已与SEC达成和解,以解决之前披露的SEC关于2014年至2019年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涉嫌投标违规的调查。美国司法部已经结束了对这些问题的平行调查。

飞利浦在第三方专家的指导下对此事进行了彻底的内部调查,并采取了补救措施。根据涉及飞利浦遵守美国《反海外腐败法》 的内部控制和记录保存规定的和解条款,在不承认或否认SEC指控的情况下,飞利浦将支付总额约为6200万美元的赔偿金用于没收所得、民事处罚和判决前利息。

据了解,《反海外腐败法》也叫《反海外贿赂法》简称FCPA。该法旨在限制美国公司利用个人贿赂国外政府官员的行为,并对在美国上市公司的财会制度做出了相关规定,是目前美国控制美国企业海外商业贿赂行为的重要法律。

事实上,飞利浦等大型医疗器械公司在中国的“不当推广”行为,同样引起了国内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2021年12月底,涉及河南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的一份起诉书被公布,原院长林文博因涉嫌受贿被批捕。

起诉书内容显示,林文博在人事任免、工程承揽、药品及医疗设备销售方面涉嫌受贿,累计金额超过800万元。其中主要受贿来源是医疗设备,2007年至2009年,飞利浦医疗设备的代理商为了向南阳医专一附院销售飞利浦1.5T核磁、256排CT,先后2次找林文博,共给林文博350万元现金。

业内人士指出,医疗器械招标采购过程中,部分企业通过围标、串标等手段,在价格竞争和医疗机构准入中获取不正当的优势,甚至通过行贿等违法违规行为,人为在招标文件中设置有利于中标企业的特殊标准或规范,进行“萝卜招标”,这些行为都是监管部门“零容忍”严厉打击的目标。

02

深陷“产品召回”风波

业绩下滑裁员接踵而至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过去两年左右的时间里,飞利浦遇到问题不断增加,其中,产品召回问题导致飞利浦进一步陷入困境。近日,飞利浦又面临了一次严重的重新召回,涉及到重新设计的DreamStation CPAP设备。

4月7日,美国FDA发布了一份召回通知:飞利浦召回某些返工DreamStations CPAP(连续气道正压)及BiPAP(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因为它们可能提供不准确或不充分的治疗。

某些返工的DreamStation在初始编程过程中被分配了不正确或重复的序列号。这种重复可能导致使用错误的处方或出厂默认设置进行治疗。此外,这种重复可能根本无法提供任何治疗。没有任何警告或指示提示用户DreamStation没有按照医生的预期方式或处方工作。FDA已将其确定为一级召回,是最严重的召回类型。

作为三大跨国医疗器械巨头之一,飞利浦其实是个“召回大户”。2021年飞利浦召回了数百万台用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的呼吸设备和呼吸机,因为用于抑制设备噪音的泡沫部件可能会降解并有毒,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

飞利浦呼吸机的召回,中国市场也在同步进行。2021年6月,国家药监局接连发布两则通知,宣布召回飞利浦旗下的无创呼吸机和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共计28494台,其中已在国内销售的呼吸机产品数量就高达28450台。主要召回原因同样是由于设备使用的泡沫材料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自2021年初以来飞利浦生产的某些呼吸机一直存在潜在的安全问题,召回事件频发,导致公司股价一路下跌,市值缩水。截至5月17日收盘,飞利浦股价下跌0.67%,至20.64美元,总市值为181.9亿美元。

据公司2022年财报披露,2022年该飞利浦的销售收入为178亿欧元,同比增长约4%;净亏损为16.05亿欧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33.23亿欧元;运营收入亏损15.29亿欧元,上年同期收入为5.53 亿欧元。

企业层面的经营压力直接向业务一线传导。去年10月24日,飞利浦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4000人,以应对成本压力和营收危机;2023年1月,飞利浦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再裁员6000人,其中约一半在2023年执行,其余的将于2025年实现完成计划。不到半年时间,飞利浦就宣布了万人规模的裁员计划,引发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震动。

4月24日,飞利浦报告了第一季度财务业绩,其中销售额41.67亿欧元,同比增长6%,净亏损6.65亿欧元。除此之外,飞利浦报告经营亏损约5.83 亿欧元,主要原因是加速重组和应对诉讼进展的准备金。作为重组的一部分,飞利浦此前宣布计划裁员10000名员工。该公司表示目前的完成进度约54%。同时,飞利浦为产品召回的法律问题已计提了约5.75亿欧元的准备金。

03

高层“走马换将”

能否重振市场信心?

回顾飞利浦经历的130年历史里,由照明业务起家到变成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多元化企业,再到不断“瘦身”,最终卖掉起家的照明业务,只剩医疗,飞利浦最终成功由一家电子集团变身为一家医疗集团。如今这位130岁的“老人”经历14任掌门人,已经从当初的飞利浦家族企业变成一家由现代职业经理人管理的全球跨国公司。

2022年8月,飞利浦官方宣布,现任CEO万豪敦(Frans van Houten)在执掌公司11年后将卸任,其职位将由罗伊-雅各布斯(Roy Jakobs)接替,于2022年10月15日生效。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万豪敦上任之后,曾立志要让飞利浦成为一头“快速群猎的雄狮”。批次这位新任CEO雷厉风行,一手对内继续变革,提升企业决策速度,一手对外扩张,发展新兴市场。

在万豪敦的带领下,2012年出售电视业务,2014年出售音视视频业务,2014年收购Volcano,2016年飞利浦照明在阿姆斯特丹泛欧证券交易所上市,2017年收购美国微创手术制造商Spectranetics Corp,2020年,收购美国外周血管技术开发商Intact Vascular,2021年剥离家用电器......“瘦身”+“并购”齐飞,一系列资产优化调整,让飞利浦在与西门子、GE医疗的竞争中毫不示弱。

然而,当飞利浦医疗正在把飞利浦从一头大象变成一头雄狮时,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召回,给飞利浦的快速进击拉响了警报。

新任的飞利浦全球CEO Roy Jakobs表示:“对于飞利浦及其利益相关者来说,2022 年是非常令人失望的一年,公司正在采取坚定的行动来加强患者安全和质量,改善我们的执行力,并在 2023 年紧急提高绩效。”紧接着, Roy Jakobs就宣布了庞大人事重组计划。

Roy Jakobs在飞利浦已经超过12年,先后担任个人健康事业群首席商业领导人和连接健康事业群首席商业领导人。在任职期间,Roy Jakobs就已经负责解决呼吸设备召回问题、监督所有受影响的正在进行的维修和更换计划机器,并在整个过程中与 FDA 和其他当局合作。

由此可见,在飞利浦面临召回危机的关键时刻,作为新的首席执行官,Roy Jakobs将担当重任,能否处理好相关的召回与投诉问题,是否能在未来助力飞利浦成功转型,大刀阔斧的裁员行动能否力挽狂澜,帮助飞利浦走出泥沼,让飞利浦重振市场信心呢?

英文原文:https://www.sec.gov/news/press-release/2023-92

您可能感兴趣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产业资讯 瞪羚社 2025-05-0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