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1家中国公司上榜!与复宏汉霖合作,融资最高仅2亿美金,却受BMS、默沙东青睐,2023 Fierce15透露怎样的信号?
产业资讯 E药经理人 2023-08-31 1983

8月28日,Fierce biotech发布了今年的Fierce15榜单,好消息是一家中国公司上榜;坏消息是,15家公司的融资进程来看,资本寒冬似乎已经蔓延到了“真创新”。

“科学不会止步于市场,目前融资可能有点困难,但创新、突破和发现仍在不断进行。”Fierce biotech在今年Fierce15榜单综述的开头写道。

众所周知,每年的Fierce15上榜公司几乎都代表了这一创新领域全球研发最前沿的进展,因此同往年一样,今年上榜公司主要围绕基因细胞疗法、AI+制药、糖免疫疗法、RDC等领域。然而,与2022年上榜的15家公司主要进行在1亿美元左右的A、B轮融资相比,今年的Fierce15们,融资轮次更后期,融资规模却更小,今年的天花板仅相当于去年的平均水平,稍显落寞。

不过,好消息是,今年的Fierce15尽显中国力量,中国公司高诚生物上榜,艾博兹医药合作的核药公司RayzeBio、复宏汉霖合作的糖免疫疗法公司Palleon皆是坐上嘉宾,中国的生物技术前沿创新距离全球领先正在越来越近。

背后的中国力量

不可否认的是,从全球制药五十强榜单、IDEA Pharma创新与发明指数榜单,到ASCO、AACR等专业会议,来自中国的公司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向焦点靠拢,但往往提到全球生物制药创新的前沿技术,中国公司似乎仍然是边缘角色。

不过,今年Fierce15榜单带来了不一样的趋势:从作为中国公司的合作标的,到如今一家中国公司入选榜单,如此势头,中国的生物技术前沿创新距离全球领先正在越来越近。

高诚生物(HiFiBiO Therapeutics)是近年来首次入选Fierce 15榜单的中国生物技术公司。根据公司官网介绍,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开拓了独具高精度转化科学方法(药物智能科学DIS)以提高病患免疫治疗的成功率。药物智能科学DIS平台结合了独特的单细胞技术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解决方案,依此从病人样本中发现创新靶点、高效抗体药物、和预测性生物标志物。

目前,高诚生物设有7条研发管线,主要为TNFR2 抗体、 OX-40 激动性抗体、BTLA/HVEM拮抗剂、CCR8抗体等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还有两条管线为自免疾病的研发。此外,高诚生物还基于其DIS平台与多家大型跨国药企和生物科技公司达成了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HiFiBiO Therapeutics曾在2021年获得了7500万美元的D轮融资,由韩国知名风投 Mirae Asset Financial Group 领投,投资方阵容汇集了新投资方波士顿投资集团、夏尔巴投资、麦星投资、三一创新投资、IDG 资本、红杉资本、联想之星等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

此外,榜单中的多家公司还已经与中国公司达成了BD合作。

区别于榜单中专注于多数细胞基因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RayzeBio是今年Fierce15榜单中唯一一家,也是近几年为数不多进入榜单的放射性疗法公司。据介绍,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专注于经过临床验证的实体肿瘤靶标开发强效放射性靶向疗法,目前有四条在研管线,包括靶向SSTR的肿瘤递送强效 α 粒子放射性同位素锕-225候选药物RYZ101、靶向GPC3的放射性药物RYZ801和RYZ811,以及一款靶向碳酸酐酶 9(CA9)的小分子药物。其中RYZ101治疗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正在开展 3 期临床试验。

值得注意的是,成立于2021年的国内生物技术公司艾博兹医药已经取得了RayzeBio一系列放射性药物的国内权益,并且RayzeBio的创始人Ken Song也是艾博兹医药的联合创始人及董事长。RayzeBio也是艾博兹医药的投资者之一。

据悉,RayzeBio目前已经完成了4轮总额超4亿美元的融资,正在准备IPO以推动研发管线顺利进行。

榜单中的另一家专注于糖免疫疗法研发的Palleon Pharmaceuticals的合作方则是复宏汉霖。2022年6月,复宏汉霖与Palleon Pharmaceuticals达成合作,将共同开发一款双功能抗HER2抗体-唾液酸酶融合蛋白和一款待共同设计的双功能抗体-唾液酸酶融合蛋白,并且复宏汉霖获得两款产品在国内的独家许可。

从这家公司的官网来看,抗HER2抗体-唾液酸酶融合蛋白E-434是基于其EAGLE平台的新型糖免疫治疗剂,目前刚刚进入临床阶段。

寒冬蔓延到真创新

从研发领域、研发进展、公司成立时间来看,今年的Fierce15榜单与去年几乎没什么差异,成立时间早到2010年前后,晚到2020年,基因细胞治疗、AI+新药研发、多肽等依旧是热点。不过,如果说2022年的Fierce15榜单释放出“真创新不惧寒冬”的信号,那么,2023年的Fierce15榜单恐怕要打脸,“只是寒冬尚未蔓延到真创新”。

E药经理人对比今年和去年的30家公司最新融资信息,2022年的15家公司中最早在2015年成立,最晚成立于2020年,截至当时的统计周期,融资阶段大多集中在A轮和B轮,仅有一家公司到了C轮融资,以及一家公司在种子轮融资。这15家公司中,金额最高的是2018年成立的Generate Biomedicines,获得了3.7亿美元的B轮融资。

Generate Biomedicines认为自己是全球有史以来第一家药物生成公司,由生命科学顶级风投公司Flagship Pioneering孵化,旨在通过利用计算机算法人工获得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蛋白质。

截至2022年Fierce15的统计周期,唯一一家种子轮的公司Volastra Therapeutics获得了4400万美元的融资,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主要致力于利用合成致死原理进行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值得注意的是,其在2023年3月还获得了6000万美元A轮融资,而BMS不仅是其种子轮融资的主要投资方,还是在去年与该公司达成了高达11亿美元的肿瘤药物开发协议。

然而,2023年Fierce15榜单中的15家公司的融资进展就稍显落寞。入选公司中成立时间最早的是2008年就成立的Carmot Therapeutics,最新一轮融资为D轮融资,但金额只有1.6亿美元。该公司专注于为患有代谢疾病和癌症的患者发现和开发疾病治疗方法。目前5条针对糖尿病的在研管线,其中GLP-1/GIP受体调节剂CT-388和CT-868分别针对2型和1型糖尿病是进展最快的两条管线,已经进入II期临床。此外,安进的全球首个KRAS抑制剂Lumakras就是通过该公司的平台Chemotype Evolution所识别的新型结合位点和共价抑制剂。

今年Fierce15榜单中融资金额最高的公司是Orca Bio,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并于2020年完成了D轮1.92亿美元融资,主要开发用于治疗癌症、遗传性血液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高精度细胞疗法,目前进展最快的管线是治疗白血病的Orca-T,正在开展III期临床。

不过,资本市场融资难,来自大公司的BD交易却依旧火爆,这也成为这些领先的前沿技术公司获得资金的优选渠道。例如榜单中的Proxygen,成立于2020年,主要专注于分子胶类药物,官网并未披露任何融资信息,但这家公司的所有运营资金几乎都来自与大公司的合作,合作方包括BI、默克、默沙东等大型MNC,总额超过30亿美金。值得注意的是,其今年与默沙东达成合作共同开发针对多种治疗靶点的分子胶降解剂,里程碑付款最高达到25.5亿美元。

研发领域更具多元且细分化

历年来,Fierce15榜单公司所涉及的研发领域和技术无不展现了生物医药行业中前沿技术热点的变迁。

在去年的Fierce15榜单中,E药经理人观察到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虽然各家企业研发领域及疾病方向千差万别,但是大多都利用基因疗法以及人工智能助力,且不少公司的技术平台获得了MNC的青睐,BMS、默克、安进、阿斯利康、礼来均已出手参与投资,或者与相关公司达成了合作。

而纵观今年Fierce15榜单所有上榜公司,研发领域则更具多元化,包括噬菌体疗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ecDNA靶向治疗、糖尿病/肥胖、神经系统疾病新靶点、RNA疗法先兆子痫(preeclampsia)、AI抗体疗法、异体细胞疗法(再生医学)、分子胶降解剂、癌症放射疗法等多项前沿疗法。

榜单中最“老”的一家公司为Carmot Therapeutics,成立于2008年,专注于糖尿病/肥胖领域,涉及靶点不乏当前大热的GLP-1,主要研发管线已推至1/2期临床。与此同时,该公司曾受到安进、基因泰克等MNC青睐,如sotorasib便是由Carmot Therapeutics和安进合作开发的一款KRAS G12C抑制剂,此前凭借III期临床试验CodeBreaK 200研究的积极数据于2021年5月获FDA批准上市,用于二线治疗携带KRAS G12C突变的NSCLC患者。

处于技术前沿领域的分子胶技术也榜上有名。尽管ADC、双抗等大分子疗法颇受投资者青睐,但在今年上半年,以分子胶为代表的靶向蛋白降解药物也聚集了不少MNC和投资人的目光,一度有“黑马”之感。而本次亦有一家主攻该领域的公司Proxygen登场,但在备受关注的同时,其研发进展尚未过多披露。

有意思的是,该榜单有两家公司亦与“诺奖”有些关联。

其中,Palleon致力于针对唾液聚糖、开发创新疗法、治疗癌症和其它免疫相关疾病,由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的著名学者Carolyn Bertozzi教授联合创建。其主打疗法E-602是一款潜在FIC唾液酸酶融合蛋白,将唾液酸酶与人类抗体的Fc片段融合在一起,可以通过降解肿瘤和免疫细胞表面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唾液聚糖,恢复抗癌免疫力。该公司与药明生物从2018年开始建立了合作关系,推进生物创新药管线开发进程,包括E-602。

不单是Palleon,另一家致力基于袖珍Cas蛋白,开发体内调控基因表达疗法的公司Epic Bio也与“诺奖”有些关联,由CRISPR先驱亓磊创建。值得一提的是,亓磊师从诺奖得主Jennifer Doudna教授,该公司在近两年也获得了资本的关注和支持目标是开发一类作用于表观遗传组的新基因药物。

整体来看,从Fierce 15榜单走势看,随着不同靶点研究和技术发展不断推进,未来一批更专注于精细技术领域的公司和一些持续处在前沿风口的疗法或不断挤进Fierce 15榜单。

您可能感兴趣
AI最强助攻,冲刺全球巨头
AI最强助攻,冲刺全球巨头
产业资讯 阿基米德Biotech 2025-05-08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