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寒冬中的医药投资下半场:不是选赛道,而是选企业
产业资讯 医药魔方Invest 2023-09-15 1865

市场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好转,2023年上半年,医药行业资本市场仍然处于寒冬状态。

医药魔方InvestGo投融资数据库显示,2023年上半年医疗健康投融资无论是事件数还是金额,都不及过去两年同期数字的一半。

中国医疗健康投融资趋势 图片来源:医药魔方InvestGo投融资数据库

经济增长缓慢、医疗反腐、IPO收紧......诸多因素共同给资本市场施压。估值表现低迷、退出路径不确定、资金来源有限,资本市场的现状充分反映出投融资的谨小慎微。

重压之下,仅靠投早投小已经不足以应对当前艰难的情况,然而企业还要发展,投资还要继续。

如何安全度过寒冬成为投资方和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经过三四年前的火热投入和21年下半年以来后期项目的急转直下,如今的生物医药资本市场能够更加冷静、理性地面对各种选择,投资的逻辑和企业发展的逻辑应该逐渐回归本质。

那么寒冬之下,现在的市场,到底应该如何选择投资对象?企业又该如何发展以赢得融资呢?以下是《大环境,小趋势:现在的市场,哪些细分赛道可以考虑?》圆桌讨论的对话实录,由医药魔方产品解决方案顾问Claudia主持,对话嘉宾为:

杜向阳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所长助理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

程浩 盛山资本合伙人

黄军辉 天智航董事会秘书

马仁政 启明医疗COO/CTO

钱晶 鼎丰生科资本合伙人

本场对话经医药魔方Invest编辑整理如下:

Claudia:2023年上半年国内的投融资事件及投融资总额都有所下降。想问一下杜总,从二级市场分析师的角度是不是可以推测出现在医药投资人变得更谨慎了,项目也更便宜了,又或者是说大家投的更早了?

杜向阳:我的一个判断是在如今的大环境下,我看到更多的是一个底部区间,现在底部区间是比较明确的。原因的话,一是刚才提到的从21年6月份跌到现在其实也跌了两年多;二是从整个市场来看的话,现在整体确实是相对的一个低位。宏观视角下,不管是从估值这个角度来看,还是从整个产业趋势来看,2023年以及2023年下半年整个投资策略还是聚焦在创新主线。具体来看,对于创新药公司,我们更多的是从这几个角度分析。首先从产品角度,产品是否解决了临床未满足的需求。第二个角度是看它从解决疾病的技术到管理这种规划。那从投资的角度来看,简单讲就是要看是否有出海的预期,有授权许可或者自己在海外进行研发。到目前为主,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的中国新药就两个,一个是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另外一个是传奇生物的CAR-T产品,传奇生物更多是和强生合作在美国市场进行商业化销售,严格意义上在美国自主销售的只有泽布替尼,这反过来也说明,真正能够实现出海的难度很大。而对于医疗器械公司来说,第一个维度包括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产品壁垒的公司,比如说像高端影像设备中的联影医疗,我相信会有更多这类优秀公司涌现实现国产替代上的突破,这些非常值得大家关注;第二个维度的话,医疗器械和药品一样,也会有出海的预期,当然器械出海比药更早,但目前还是更多集中在低值器械领域,高值创新器械的出海目前还处在一个探索阶段,但已经有不少中国的创新高值器械在欧洲市场实现了突破,值得关注。

Claudia:企业坚持创新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国产药,要努力做到让国家花更少的钱保障更多人的利益。讲完了二级市场,那现在的一级市场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现象呢?想请教一下钱总。

钱晶: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二级市场开始调整,但一级市场还是比较火热的。真正开始感觉到二级市场的压力传递过来到一级市场是在2022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二级市场定位估值不断往下走,港股市场流动很差;二,大部分创新型企业没有很好的退出渠道;三,是地缘政治问题,美元基金的募资出现了困难,所以开始愈加珍惜手上的子弹。最后,还有一部分在上一轮高估值环境下投资比较猛的基金也面临业绩压力。在这种大环境下谈医药投资,其实大家都不会去投高风险的项目,或者至少说对这类项目会非常谨慎,而更希望去投资一些相对成熟的企业。例如,已经有收入的公司。当然也有部分基金抓住“in China, for global”的概念,往早期聚焦。希望用时间换空间。第三种思路是走消费医疗,自费市场。还有就是不愿为平台出价格,只愿意看资产。这些现象都不是新鲜的事情,在成熟市场很普遍。对于一级市场投资来说,我觉得在这一波市场下行中肯定也有被错杀,被低估的项目,还有一些公司需要一点“过桥的钱”或者时间就可以到达下一个价值增长点的。如果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些,这些项目应该是很值得投资的。

Claudia:从大数据看,今年我们是增发的投资的笔数是比以往要多,而中后期的项目几乎是一潭死水了,所以增发还是现在大家会去努力的一个方向,那么从自身角度出发,投资方下半年有哪些布局考虑的方向呢?想请教一下程浩总。

程浩:我们目前一方面做大量的投后,一方面也在关注新的项目。在这个环境下,我觉得从被投企业的角度来看,一定要珍惜现金流,我们作为投资方在竭力的帮助来帮助他们,对接各种政府及产业资源,争取大家都合作都度过难关。另外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我们现在也很关注企业在当前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在现有阶段下,大多数投资人都很谨慎,对于企业来说,融资不能仅仅只考虑这一轮,同时还要考虑下一轮投资人能不能够接过接力棒,因此合理的企业融资和发展规划就变得很重要。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调整思路,比如有些企业原来有三五个产品同时在做,现在就只重点做有竞争力的产品,能争取到外部合作的,就尽量早争取合作。总之对于企业发展的能力来说,保证现金流这条基本的生命线是最重要的。

Claudia:聊了特别多关于创新药投融资的话题,想请教下黄总和马总,目前医疗器械投融资情况如何?和创新药的水温会有不同吗?

黄军辉:我主要谈创新医疗器械吧。创新要做起来,从最初的研发到临床到商业化,要迈过很多的障碍,而且需要时间。以手术机器人为例,这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行业的核心技术需要“产、学、研、医”的深度结合,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持续投入。这一过程中,公司的技术要领先,产品要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同时,也要能够说服医生、患者接受新事物,进行长期的市场教育工作。从今年上半年来看,疫情后,线下医疗正迎来快速恢复,给手术机器人行业开拓市场带来了机会。像我们上半年产品开展的手术数量就超过1万例,较上年同期实现增长超过70%,这一数字已经接近了2022年全年公司产品手术量的水平。实际上,只要使用过手术机器人产品,特别是其中的老年患者,都能感觉到手术机器人给外科带来的智能化、数字化、微创化、个性化发展的技术支撑。患者出血少了、恢复快了,这些信息都需要我们这些行业参与者进一步向市场传递。当然,我们始终不否认,手术机器人赛道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技术依然需要突破,市场依然需要教育。但是我们有最好的产品,我们现在很有信心。市场依然还在,需求也很强烈,未来的市场将更为光明,生态环境更为健康。

马仁政:那我们作为一家医疗器械企业,从企业的角度谈谈我的看法。可能现在的市场不是选赛道,而是选企业,选择一个真正优秀的企业是很重要的。第一点医药反腐。短期会给市场带来一些不确定性,长期看目前很难预测未来三年如何更好的发展和治理这个行业。第二点是内卷。你在投资的企业,创立了一个赛道,收集到了大量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你把这个市场培育起来了,后面金融企业它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把你投资的企业打垮。另外如果想在高端医疗器械,特别是创新性的医疗器械这个行业赛道长期持续发展的话,国际化是必然的一条路。真正的国际化必须得走向欧美的主流发展市场。那么怎么实现国际化,首先核心就是创新,真正的产品本身就是创新,我们国内很多创新,特别是一个赛道开出来以后,后面二三十家其实不属于创新,他们没有带来新的产品。第二点的话要加强支持,所有的产品需要支持,你没有知识产权、专利等,很难进入市场。第三点的是要做知识产权尽调,不单是自己的知识产权,你的产品设计也不能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此外,系统的国际化和搭建自己的营销团队和供应链体系的国际本土化也十分重要。

您可能感兴趣
超14亿美元!礼来接连出手ALS与核酸药
超14亿美元!礼来接连出手ALS与核酸药
产业资讯 MedTrend医趋势 2025-05-12 38
BMS 400亿美元加码在美国的投资
BMS 400亿美元加码在美国的投资
产业资讯 研发客 2025-05-12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