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手握两款FIC潜在重磅,两年两轮亿元级融资,这家biotech大有可为
产业资讯 bioSeedin柏思荟 2023-12-07 1994

前言

被称为“前世魔鬼,今世天使”的来那度胺自2005年获得FDA批准后,在全球销售业绩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在2018年以仅次于药王修美乐的96.85亿美元销量,成为全球销售额最高的小分子药物。

从2019年开始,来那度胺更是突破了百亿美元大关,连续三年均保持着百亿美元的销售额,并坐稳最畅销小分子药物的宝座。即使现如今面对着专利悬崖和众多仿制药的“上位”,来那度胺也仍在2022年位居化药销售前三。

同样作为沙利度胺衍生物的三代泊马度胺在上市之后全球销售额逐年迅速攀升。且因其化合物专利失效,正大天晴夺得首仿,扬子江药业、齐鲁制药fast follow即将打破正大天晴独占局面......

在这场激烈争夺的背后,指向早在1991年就被提出的分子胶概念。但PROTAC/分子胶赛道真正的研发热情却是由来那度胺点燃

而就在近日,专注靶向蛋白降解(TPD)的创新药企Innovo Therapeutics (下称“医诺康”)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华金投资、乾道基金、中金策投资押宝,聚明创投追投增持。在这场PROTAC/分子胶的“淘金热”中,医诺康可谓前途无量。

01

前有来那度胺开道

商业化前景明朗

在过去的20年中,随着来那度胺、泊马度胺等一系列以TPD为作用机制的药物的成功,以及在Celgene庞大、高质量的分子胶药物分子库和评价筛选系统的帮助下,分子胶与PROTAC化合物的开发作为小分子药物领域的突破,其所能够带来的商业化价值也不言而喻。

作为一家成立两年的新生biotech,医诺康在2022年5月13日宣布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紧接着又在12月1日完成Pre A轮的另一起亿元级融资

在如此的资本寒冬之下,医诺康不仅看到了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同时其所募集的分子胶/PROTAC新药研发经验顶尖团队更是为药物研发锦上添花。

从PROTAC优势来说,其作为一种异双功能分子,分子的一端连接结合靶蛋白的配体,一端连接E3连接酶的配体,中间通过合适的Linker相连。

与传统的小分子和抗体等通过“占据驱动”的作用模式抑制靶蛋白的功能相比,PROTAC通过“事件驱动”介导致病靶蛋白降解。

图源:文献[3]

而分子胶降解剂作为PROTAC的下一程,与PROTAC相比,分子胶在成药性方面极具吸引力,其尺寸和分子量相对较小,具有更高的膜渗透性、更佳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以及更好的可开发性,是一种极有潜力的药物开发策略,可以针对一些不可成药的靶点进行药物开发[4]。

同时,难成药靶点作为未来成药宝库的潜在力量,有望在很多适应症领域解决无药及现有药物耐药等痛点。

而另一方面,医诺康的核心创始团队来自来那度胺原研公司——Celgene,作为该方向里最有经验的团队之一,无论是公司的技术平台、还是布局的靶点,均有极大的领先性。其中创始人解维林博士更是拥有超过25年的药物发现经验,2001年就在Celgene发起并建立了蛋白降解新药研发平台。

而医诺康也在神仙团队和创新且稳定运行研发平台的加持下,瞄准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手握两款具有“FIC”潜力的重磅产品,并计划在明年将正式提交第一个IND申请

02

融资不断

国际巨头积极布局

在2023年的资本寒冬下,各大MNC在PROTAC/分子胶赛道合作、融资新闻不断传出,TPD领域作为小分子领域最有前景的赛道之一受到国际认可也处于预料之中。

11月6日,BMS宣布以1亿美元首付款,潜在总交易额1.8亿美元收购Orum Therapeutics first-in-class的抗体偶联降解剂ORM-6151,进一步加码创新分子胶疗法布局。

罗氏旗下基因泰克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分别宣布与Orionis Biosciences、Monte Rosa Therapeutics达成合作,前者合作首付款为4700万美元,后者将获得5000万美元首付款,两者未来里程金均超20亿美元。

Proxygen今年4月与默沙东达成合作共同开发针对多种治疗靶点的分子胶降解剂,里程碑付款最高达到25.5亿美元。

除了项目交易合作外,分子胶先驱人物 Stuart Schreiber、2017 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 Michael Rosbash,以及 Benjamin Cravatt 等科学家共同创办的Magnet Biomedicine也于2023年宣布完成 5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旨在推进一种独特的分子胶发现方法。

国内PROTAC/分子胶药企融资情况

根据公开数据源整理

在目前全球还没有PROTAC药物获批上市的当下,多个国际大药企对该领域的加速布局也正不断印证该领域的蓬勃生机。

图源:文献[5]

在全球PROTAC药物研发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国内也有众多企业相继入局。在国内布局靶向蛋白降解技术的公司中,开拓药业、海思科的产品研发进度位居前列,均进入Ⅰ期临床。

海科思HSK29116

HSK29116作为口服的PROTAC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在今年3月15日,获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用于治疗不可手术的、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这也是全球首款申报临床的EGFR靶向PROTAC药物。

开拓药业GT20029

GT20029是国内首款获批临床的PROTAC,也是全球首个外用的AR-PROTAC。2021年4月,GT20029获NMPA批准开展Ⅰ期临床研究,并于7月13日获FDA批准开展临床研究。2021年7月28日,GT20029Ⅰ期临床试验完成首批受试者给药。

小结

在小分子药物领域,PROTAC/分子胶的出现犹如一场革命,为拓展更多可成药靶点、治愈更多种类的疾病成为可能,并大大提高了小分子药物的市场天花板。

而医诺康在上轮融资过后,仅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就能够完善团队并构建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创新且稳定运行的研发平台。如同疫情之后大火的mRNA疫苗,再如更早期的双抗和ADC平台类公司。在艰难的资本市场融资中,领先的前沿技术公司更是吸引资金的优选渠道

参考资料:

[1]https://mp.weixin.qq.com/s/ckSuPwMv2UZCkHM9t6jWsQ

[2]浩悦资本

[3]Salami J, Crews CM. Waste disposal-An attractive strategy for cancer therapy. Science. 2017 Mar 17;355(6330):1163-1167.

[4]https://mp.weixin.qq.com/s/Tg5Co-8YWG9tdbbLb-XdjQ

[5]https://mp.weixin.qq.com/s/f6Ztj1tjfEjbCuZgeUsU_g

您可能感兴趣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产业资讯 瞪羚社 2025-05-01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