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研发客 2017-03-30
直到韩美制药(下称韩美)与信达生物(下称信达)共同研发多时的一个新型肿瘤免疫双特异型抗体进入全球IND申请准备阶段,这一战略性合作才对外公布。
中韩合作渊源
3月30日,韩美和信达正式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开发及商业化一个新型肿瘤免疫双特异型抗体。这是信达D轮融资后首次对外宣布的国际合作,再次彰显其开放创新、稳打稳扎的企业风格(请阅读《俞德超:D轮融资国投进驻助力创新生物药开发》)。
信达CEO俞德超博士告诉研发客:“此次合作联合中韩两国最好的生物制药创新成果。信达之前已与礼来公司建立了以PD-1为基础的双特异型抗体的发现与开发合作,现在,与韩美一起,信达将第一次把共同开发的项目推向海外。”
谈起合作渊源,俞德超说,韩美是韩国研发实力较强的制药企业,近年来与欧美大药厂成功的交易中,韩美是合作数量最多、交易金额最大的亚洲药厂。
“通过这些年的对外合作,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如何在公司早期合作中,利用别人的专长,将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提升至一个新高度。”
——俞德超
这家以创新作为动力走向世界的韩国制药企业,在信达与礼来两次转让合作后,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的苏州企业。这并不是韩美第一次跟国内企业亲密接触。2015年底本土创新企业再鼎收购韩美肿瘤靶向药HM61713中国独家开发权的案例,让这家韩国药企被更多国人所知。
“在往来中韩两国反复考察和探讨后,我们终于找到一个合作点。”俞德超说,韩美与信达合作的双特异型抗体由各自的技术构建而成,可同时具有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的功能。
技术平台互补
据了解,双特异性抗体是含有两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人工抗体。目前,双特异性抗体主要运用于肿瘤和免疫系统疾病等领域。
随着抗体技术越来越成熟及安进公司的blinatumomab和Trion公司的catumaxomab成功获批,双特异性抗体已成为抗体工程领域的热点,越来越多生物制药公司涌入该领域。
在全球研发竞赛中,信达与礼来在2015年达成3个肿瘤免疫治疗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全球开发合作协议,涉及的3个新型双特异性肿瘤免疫治疗抗体均使用来自于信达自主研发的PD-1单抗。
这一交易成为国内迄今为止金额最大的生物医药国际合作项目,也为信达与韩美的合作埋下伏笔。
然而,与之前礼来的交易不同,此次与韩美合作利用各自的技术共同实现一个抗体结构同时靶向两个不同的靶点。据信达的新闻稿,双特异型抗体采用了由韩美的子公司北京韩美开发的Pentambody技术。
信达实验室
据韩美公司网站显示,Pentambody是由北京韩美开发的下一代双特异性抗体平台技术,用于免疫靶向治疗。平台由Penta amino acid mutated bispecific antibody命名,可同时靶向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中的多个靶点构成双特异靶点对。该技术平台拥有与自然发生的IgG相似的抗体结构,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其他重要的生物物理特性。
韩美计划使用这个新的双靶向抗体平台开发新药,正在对Pentambody用于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疗进行临床前试验。多个使用Pentambody 技术平台开发的双特异型抗体也处于开发中。
“我们之所以能一起构建双靶点单克隆抗体,在于技术平台的互补性。两种技术刚好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一个非常独特的双靶向单克隆抗体。这是别人没有的技术,因此我们要组织全球开发,而不仅仅在中国。”俞德超说。
肿瘤免疫双特异型抗体针对checkpoint或免疫共刺激的靶点,靶向针对肿瘤特异靶点。针对这两类不同靶点的抗体组成双特异抗体,事实上,全球有不少公司在尝试开发。
谈及合作抗体,俞德超解释说,该药物分子既不是来自于信达,也不是来自韩美,而是两方公司以各自拥有专利的技术合作开发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使得“一加一大于二”。
追赶韩国思路
根据合作条款,在双方合作的全球开发中,韩美将主导全球/中国以外的开发、注册以及商业化,信达将负责全球生产、中国开发、注册和商业化。根据互相分担的开发费用,未来信达与韩美共享产品收入。
双方合作的分子预计在2019年进入临床试验研究。俞德超说信达已有专门的团队准备开展早期临床研究。
“韩国生物药的发展抓住了机遇,已走在世界前列,韩国制药企业以全球市场布局,做全球质量标准,追求全球规模,从这三点而言,中国企业亟待追赶。”
——俞德超
对比信达上两次交易巨大的转让金额,并称这是信达实现“盈利”的一种暂时方式,俞德超告诉记者,这次合作并不属于转让产品获得收益的范畴,而是一起投入,共同开发模式。
整个过程中韩企业合作畅顺。韩美的研发理念和质量的要求与信达及国际药厂如出一辙。“韩美虽然没有礼来那么大型,但他们对质量的要求也非常高。”俞德超说。
“通过这些年的对外合作,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如何在公司早期合作中,利用别人的专长,将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提升至一个新高度。这也是信达始终倡导的开放创新的发展模式。对于国内老式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的大分子药企来讲,这种开放创新更重要。”
在专访最后,俞德超对于韩国生物医药表示赞赏。他认为,韩国生物药的发展抓住了机遇,已走在世界前列,韩国制药企业以全球市场布局,做全球质量标准,追求全球规模,从这三点而言,中国企业亟待追赶。
结语
1973年,林盛基先生在首尔创建了韩美制药,公司曾成功运用从非专利药品到改良新药再到新药的韩国式研发战略,成功研发出具有市场潜力的多款产品。通过与知名跨国药企的合作,韩美已在全球市场中证明其新药发现与开发的核心实力。
对比韩美,信达这家持续创新研发的中国企业自成立以来,以其创新的研发思路和国际化的运营模式在国内众多生物制药公司中脱颖而出,获得国投创新、淡马锡、美国富达集团、礼来亚洲基金等投资机构的青睐,并与礼来建立了深入的产品合作关系。
在两家亚洲制药公司的强强联合下,我们希望韩美和信达通过“开放创新战略”,为肿瘤治疗带来创新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