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2017-1-16
吴勇
“2016年开始的频繁‘飞检’,称得上是史上‘最严厉的检查’,以前都是例行检查。”国内某药企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强日常生产流程规范也成了公司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之一。
“飞检”风暴面前,“规范”成了众多药企、药械厂商负责人挂在嘴边的高频词汇,而对于整个医药健康产业而言,2016年也成了不折不扣的“监管之年”。
“魏则西事件”引发社会对医疗安全环节的深思,在医药流通行业实施“营改增”“两票制”已开始改变行业内的竞争格局,而医疗行业监管“飞检”常态化、反腐败“高压化”正逐步清除“黑色”利益链条。
仅在反腐领域,据《中国经营报》记者根据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披露的信息不完全统计,2016年,涉及贪污受贿的医务人员高达386人,其中不乏知名医药的院长以及科室主任。
在谈到未来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食药监总局”)局长毕井泉重申,将继续贯彻“四个最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的安全,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来保障食品药品的安全。”
原文详情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7-01-14/doc-ifxzqnip10827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