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药魔方数据公众号 2016-12-6
跨国药企今年第3季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相对稳定,仍然保持在较低的个位数增长,但中国市场的“得意者”和“失意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得意者”这边,辉瑞以16%的增长率遥遥领先,其次是诺和诺德和阿斯利康,受专科产品的驱动,增长率均在10%以上,其中阿斯利康主要是呼吸产品,诺和诺德主要是胰岛素产品。
部分跨国药企2016Q3销售走势
数据来源:Informa
“失意者”那里,赛诺菲、诺华、默沙东和礼来第三季度陷入了增长停滞甚至负增长的困境,其中礼来降幅最大,达-7%(礼来的收入按照全球销售额减去美国、日本、欧洲和加拿大销售额计算)。
赛诺菲和诺华第三季度在中国分别下降1.5%和3%。赛诺菲第三季度制药业务增长了13.6%,但疫苗业务下降较多(-15%),导致整体表现不佳。
因“危机事件”导致整体业绩增长长期停滞的GSK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在第三季度一改之前下降颓势,销售额激增24%,不过,24%的增长率并不代表GSK中国目前所有产品线的全面复苏。GSK官方对此的解释是“批发商赶在系统升级前预先备货”,如果剔除这一因素,销售额增长为4%。 这与公司乙肝产品韦瑞德进行国家价格谈判后大幅降价,明显放量有关。
综上所述,第三季度跨国公司在中国表现不尽相同,有的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有的却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下降趋势,增长的背后或许与以下因素有关:
详见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