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海外制药圈正在热烈的讨论分子胶。
在5月,就有多起关于分子胶的动态发生,包括分别来自罗氏和Blueprint Medicines高额新投资。
罗氏再加码
5月21日,罗氏集团成员基因泰克与Orionis Biosciences达成了第二次合作,共同开发针对肿瘤领域创新和具有挑战性靶点的小分子单价分子胶药物。
根据新的协议条款,Orionis将负责分子胶的发现和优化,而基因泰克将负责这些分子胶的后续临床前和临床开发、监管申请和商业化。Orionis将获得1.05亿美元的预付款,并有资格获得潜在的研究、开发、商业和净销售里程碑付款,其总额可能超过20亿美元,以及潜在的合作产品销售分层版税。
此前,基因泰克与Orionis于2023年9月达成了首次合作,以发现用于主要疾病领域(包括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挑战性靶点的新型小分子药物。
此外,罗氏还于2023年10月与Monte Rosa达成战略合作和授权合作,以针对之前被认为不可成药的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靶点发现和开发分子胶降解剂。
值得注意的是,Orionis的小分子Allo-Glue™平台也吸引了诺华的关注。2020年,诺华与Orionis达成了一项研发合作,利用Allo-Glue™平台开发和设计创新小分子疗法。
Blueprint Medicines入局
5月20日,Blueprint Medicines修订了与VantAI的协议,扩大了双方公司始于2022年达成的合作范围,增加了对“不可成药”靶点的关注,并优先考虑可用于开发分子胶疗法的新靶标效应子对。
此次合作将由VantAI最近推出的基础模型Neo-1提供支持,该模型实现了基于AI的分子胶和其他PPI修饰化合物的生成。根据新闻稿,Neo-1模型有助于加快新型诱导邻近疗法的发现和开发。
根据扩大的合作协议,VantAI有资格获得高达16.7亿美元的潜在研究、开发、监管和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产品的分层特许权使用费。
另外,VantAI还与百时美施贵宝达成了高达6.74亿美元的合作,以将分子胶设计为小分子治疗药物。
C4押宝分子胶
5月7日,PROTAC开发企业C4 Therapeutics就宣布将停止对其BRAF抑制剂CFT1946的进一步资金投入,转而集中资源推进靶向IKZF1/3转录因子的分子胶Cemsidomide的研发。
Cemsidomide与cereblon E3泛素连接酶结合,诱导Ikaros和Aiolos的泛素化及降解。这一过程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实现,在1.5小时内即可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超过75%的稳态Ikaros降解,从而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根据披露,在针对多发性骨髓瘤(MM)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I期试验中,cemidomide在最高剂量(100 µg)下总体缓解率(ORR)达50%,且耐受性良好,展现出成为“同类最佳”药物的潜力。
小结
分子胶(Molecular Glue)是一类小分子化合物,其能够通过改变目标蛋白质的表面特性以促进或诱导其与其他蛋白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通过诱导PPI的产生,分子胶可以实现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如蛋白降解、通路抑制或激活。这使得分子胶极具药物开发潜力。
但是,理性设计一直是分子胶研发的难题。传统分子胶药物的发现高度依赖运气,包括沙利度胺在内的重要分子胶都是通过偶然发现而非理性设计得到的。
不过,随着各类分子胶发现平台的出现,以及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上的应用,分子胶的研发正在从“碰运气”走向系统开发,这也使得分子胶再次成为药物研发的风口。
拥有优质分子胶发现平台的公司,包括Orionis、Monte Rosa、Proxygen等在内的分子胶研发公司已经获得各大MNC们的青睐。今年内,除了罗氏和Blueprint Medicines,艾伯维和礼来也就分子胶达成了相关的高额合作。
此外,分子胶领域也吸引了资本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分子胶领域的大额交易不断,累积金额已超百亿美元。